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
寫作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文學、哲學等領域的知識,從而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和文化視野。好的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1
在中國淵源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像珍珠一樣耀眼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讓我們感動著。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邱少云叔叔的故事。
隨著我的閱讀,我不禁被故事情節深深吸引,在書中隨著主人公的開心而開心,傷心而傷心。可后面,當我看到他為了不讓敵人發現隱藏的戰友和作戰意圖而選擇犧牲自己時,我禁不住淚流滿面。
今年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去祭掃烈士陵園。站在烈士們的墓前,我想起了邱少云叔叔的故事;我想著他們為什么死?不是別的原因,只為讓祖國和平,只為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是啊!從古至今,我們有多少先烈為了偉大的祖國而犧牲,你能說他們不怕死?難道他們就沒有自己相親相愛的家人?他們的犧牲沒意義嗎?不!他們也懼怕死亡,他們也有需要照顧和保護的家人,正是有無數先烈忘我的犧牲,我們的祖國才有今天的強大和我們的幸福生活!于是我暗下決心:我們一定不能忘記先烈的犧牲,我們會完成他們的遺愿,我們會讓他們知道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他們知道他們沒有白白犧牲。
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好好勞動;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告慰他們,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2
古今中外,愛國人士比比皆是,古往今來,愛國人士層出不窮。
中國乃是屹立在東方的雄雄大國,擁有五千多年的光輝歷史。上至商夏,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這個詞,從未從人民的心中忘卻。中華兒女都已自己的行動,以自己的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王師比定中原日,家怨無忘告乃翁”這是宋朝陸游在臨終前告訴自己的兒子,宋朝軍隊收復中原時,一定要告訴他。陸游死時唯一掛念的還是自己的國家,這愛國之情有多么強烈啊!
愛國的人,歷來被世人稱贊甚至于名垂千古,而賣國賊,不僅受到世人的唾罵,一致留下千古罵名。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愛國人物和事跡,這些人物和事跡深深的打上國家的烙印。同時這些人物和事跡又代表著本國的國之情,推向世界。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愛國事跡仿佛把每個國家都團結得更加緊密。
如今我以祖國的富強而驕傲,為祖國的繁榮而自豪。當今,中華兒女遍布世界各地,讓每個中國人放飛潔白的和平鴿,讓和平鴿永遠飛翔在中國領土,讓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首都,讓五千年的古文化繼續得到傳承。讓愛國之情永遠燃燒在國人心中。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3
我是一位遠在21世紀的中國的初中生,剛剛學習完您寫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令我很驚訝的是,在兩個強盜的國家,竟然有您這種如此公正看待事件,如此熱愛藝術,如此高尚正義的人。
圓明園,世界的奇跡,人類的寶藏,東方的驕傲,她是一個有著幾代人的心血,許多人的辛勞,無數人的付出的奇跡,人類的奇跡,世界的奇跡。可這個奇跡,就在那一瞬間,被兩個強盜毀掉了,多么的令人心痛,令人嘆惋,令人憤怒。
但同時令人們感到欣慰的是,兩個強盜的國家中,還有您,令人敬佩的您。感謝您對強盜做出了堅決的批判,感謝您對圓明園做出了絕對的贊賞,您不僅替中國人說出了心聲,還替全東方人,乃至全世界人都說出了心聲。
當我讀完您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時,一股不知名的感覺冒了上來,感動?欽佩?贊嘆?也許都有吧,強盜的國家應以有您而驕傲。感謝您對中國的設身處地,感謝您對幻想的贊賞有佳,再次感謝您,衷心的感謝您,全中國人向您致敬!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4
說到歷史人物,大家肯定會想到:大義凜然的關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才華橫溢的周瑜……而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是一個做事十分精細的人。
他的一個朋友去他家做客,送了一個蛋糕給他。當他的朋友再次來到他家做客時,看見桌子上有一本賬本,他的朋友隨手翻了一下,發現了賬本記著朋友他上次做客的時候送的蛋糕。深知他習性的朋友并不驚奇,因為他的朋友知道他送給別人的東西從不會記在賬本上,但朋友送他的東西,哪怕是一支筆,他也會記在賬本上。
他不僅做事十分精細,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他也很獨特。
他的朋友去他家做客時買了一盒魚蛋,他的孩子打開盒子吃了一個后,立馬吐了出來,并說:“不新鮮,不新鮮!”他的夫人也吃了一個,說:“哪里不新鮮!”說著,并夾了許多魚蛋給孩子吃。孩子說什么都不吃,他的夫人就生氣了:“這孩子,魚蛋明明很新鮮,你卻一直說不新鮮!”孩子依舊不吃。他看見了說:“孩子說不新鮮自然有它的道理。”夫人聽了笑著對朋友說:“他教育孩子的方式一般人都學不來。”
他在大家的心里是一個用筆當武器,來喚醒人類的心理,但他在我的心里卻是一個做事十分精細的人。
你知道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是誰嗎?下集待續……嘿嘿!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5
光陰倒轉,恍惚之間我來到了那一天。
莽莽烏江印著如血的殘陽,一如你身上滴下的錚錚鐵水,那立拔山河的氣魄隨激流滾滾而去。
你是一個令我心痛的悲劇,雖然不似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卻是獨具一格的悲壯,天地之間好不蒼涼,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為你譜下詩篇,如果你聽得到那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那么你會慚愧嗎?
你是一代英才,但卻從不愿從頭再來,你以為大丈夫就要無敵于天下,永立于不敗之地,你以為東山再起會讓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你錯了,錯得很離譜,離譜到根本不配做一個統領大半江山的霸王,只能永遠成為一個為后人留下遐想的神話,再也不能像雄鷹一樣傲視天下了。
你不會知道臥薪嘗膽后的甜美,結局使你注定成為一個為后人“景仰”的懦夫,榮辱成敗,不在一念之間,若當年的一切可以從來,我相信你能夠力挽狂瀾,其實并不是天要敗你,是你敗了你自己,或許這也是你最好的結局,歷史終究是歷史,你已經成為了過去。
你的愛與恨都隨著江水奔騰遠去了,如果你的靈魂真得還會有來世,我愿化作你騎乘的駿馬,隨你殺敵而去。
哎,可歷史誰又能更改……
悲——哉——,項羽!項羽,悲——哉——!
對歷史人物的了如指掌才能寫出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佳作來,小作者平時對項羽資料的收集整理讓他在寫作時有了豐富的材料,全文以“悲”的基調來貫穿,悲哉,項羽躍然紙上!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6
所有的悲傷,總會留下一絲歡樂,所有的遺憾,總會留下一處完美,在歷史的長海中,史冊的記載下,總有耀眼的銀星閃爍著炫目的光彩。
歲月的痕跡,歷史的沉淀,閃爍著永遠的記憶。
而他,則是歷史銅鏡中泛起閃爍奪目的一縷金光。
他遨游過浩瀚大海,懷抱過巫山云雨。一直有這樣一條不屈的河在他心中盡情的流淌,帶著無數的獨出怨憤,奔向生命的盡頭。或許,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悲愴的長詩,卻字字滲透出他的高潔、忠直。
他的悲劇,是一個正義與邪惡的悲劇,在暗無天日的年代,舉世皆濁,只有他,睜著悲憤的雙眼看鴻哀遍野,西風殘照,他寧折不彎,最終選擇葬身江底,才結束那種慘象,心懷遠志卻無能為力的折磨。
所以,當他以死言志,他所悲憤的景象仍在上演。
他的一生,一直沿著“忠君愛國”向前延伸。當被流放,他所牽念的是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哪怕是在投江的瞬間,他的信念,始終對楚國不離不棄,他的忠貞給他帶來的不是嘉獎與榮譽,反而是一生的悲愴,在他的心中,品行高潔是鮮花香草,而他,在我心中是香草,萬世景仰,他的《離騷》此起彼伏,一唱三嘆,可是思想終歸是思想,黃昏已至,深夜不遠了,他感嘆,一步一步地走著,看著迫近的黑夜,世間的荒蕪,他投身汨羅江,最后交靈魂變成傲立的梅花。
理想、信念、生命與詩歌,象巨石激起千層浪花,可他卻不知是否會有人會因此覺醒,無論結果如何,他已經被這個他曾經生活過的大地上的人們永遠地銘記,歷史的水聲幽幽地朗讀著他的詩,我的眼前浮現的是他看夕陽在天邊沉落的景象,畫卷中的他,永遠那么飄遠,那么凜然,仿佛只有我能讀出他的悲傷!
無論時光流逝多少年,他也一直占據著我心中一塊叫做“尊敬”的領域,在這,他的品行,他的精神讓我的血液有了更為強勁的力量,又在我年輕蓬勃的身體中流淌不息,直至永遠。
不知用什么語言才有資格來表達我對他的尊敬,只有在心里,默默地懷念他,他是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屈原。
萬頃重湖悲去國,一江千古屬斯人。
古人不遠,歷史銅鏡中最閃爍的亮點是屈原……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7
從古至今,無數英杰來來往往,我崇拜精忠報國的岳飛,更敬佩為國捐軀而無畏正直的于謙。
他并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御史,比他牛,比他威風的人多了去了。
他因為皇帝朱瞻基平定了他步步朱高煦的叛亂后,(按慣例,每平叛后都要讓一個御史去數落叛亂者,當時正好抽中于謙)以另人發饋的聲音配之嚴厲呵斥的表情以及令人發指的動作給朱瞻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朱瞻基就派他去巡江西(說實話,這并非升官,只不過是照例巡按,考察他的能力)。
于謙巡按江西時安撫老百姓,為官清廉,不貪污不受賄,深得老百姓的歡心以及各界會士的好評贊吧。
他又不在該“送禮”的時候討好獨攬大權的死太監王振,甚至連瓶老陳醋也不帶,王振氣急敗壞心想:這個小兔崽子,竟敢欺負我!他怒目圓睜,踩得地板吱吱響,叫道:“給他關東廠里!”他被逮捕至東廠。好人有好報,上至四朝老臣楊士奇,下至老百姓都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說王振你不要太過分,別把事情做絕!(藩王可不是好惹的)王振不得不放之一馬(可見王振為欺軟怕硬專揀軟柿子踩的超級孬種小太監,在之后的“土木堡”之戰中可見一般)。
在之后的土木堡之戰中,王振終于被咔嚓了,但四朝老將張輔、內閣、六部九卿、三十萬大軍等戰死沙場,關鍵是皇上朱祁鎮也被俘!
也先的瓦刺部隊_越勇,沖至北京城下,如果這時少了這個人,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勢必比北宋還糟糕,(皇上已被俘)但是“這個人”—于謙(主角)還在,大明國運便可起死回生,中間發生了一件大事:當時人心惶惶,全部主張南遷(除于謙少部分人),主張南遷之一的一個名為徐珵的人第二天上朝第一個說:“我夜觀天象(這沒有也不算什么依據),唯有南遷可保國。”正等朱祁鈺同意后大家抄起東西走人的時候,一聲力挽汪洋的怒吼發出了:“主張南遷者,該殺!”(當然是于謙發出的)。大家看見于謙堅定的目光,他心里想:我要與大明共存亡!原本主張南遷逃跑的人們突然“勇敢”了,把徐珵罵出了大殿。(后來徐珵隱姓埋名,改名徐有貞,請大家記住這個名字,很重要)他們把王振余黨千刀萬剮。
經歷了一場大戰之后(這里不進行仔細描述),成功地擊退了也先的軍隊。
于謙的英雄本色,逐漸地顯露出來。
可謂英雄者,先學畏知懼,曰:畏懼后英雄。再而會勝畏,敗懼,故可無所畏懼,還會德才兼備,可出真英雄哉!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8
我心目中的李時珍
一天,我正翻看著《中外歷史名人》這本書,偶然間看到了李時珍的故事,我看得入了迷,一剎那好像有身臨其境地觀察著李時珍的感覺。
李時珍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學醫家之一。他從小時候開始學習醫學,李時珍出生在一個醫學家庭,爸爸和哥哥都是學醫的,李時珍從小就跟著他們一起學醫。有一次爸爸帶著哥哥出門了,家里只留下了小兒子李時珍,不久,有兩位病人來了,李時珍說:“我爸爸出去了,不到晚上回不來,我先給你們治吧。”病人同意了,李時珍立刻開方抓藥,晚上,他爸回來了,問:“這是你開的?”李時珍小聲說:“是的,不知道對不對。”然后把病人的癥狀,為什么開這種藥講得頭頭是道。
李時珍十幾歲的時候,發現當時流行的《本草經》有誤差,便準備將其修正。而他父親說:“你的想法是好的,但你讀的書不夠,再等會兒吧。”李時珍聽后認真讀書,知識量大大增加。之后他便翻山越嶺,嘗遍百草,還經常詢問山中的獵戶、農民……終于,他寫成醫學名著《本草綱目》震撼全國。
李時珍一生學醫,他所撰寫的《本草綱目》現在也仍造福眾生。我要當一名醫生,我要向李時珍學習!
老師評語:從文章中能讀出小作者對李時珍深深的敬意,是一篇比較全面的人物傳記。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9
在我的記憶長河里有許許多多的感人的歷史故事,其中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江姐的故事。
江姐即江竹筠(1920—1949)四川自貢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48年6月被逮捕。1949年11月14日被秘密槍殺。
只有十歲的江姐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于她身材天生矮小,夠不到高大的機器,只能坐在特制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頭皮鞭的抽打。悲慘而又勞苦的童年使江姐深深體會到了舊社會的黑暗和吃人的本質,心中埋下了反抗這個人剝削人的社會的理想。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參加領導重慶學生抗暴運動,并為市委機關報《挺進報》做了大量工作。1947年,在“反內戰,反饑餓、反壓迫”的學生運動高潮中,受中共重慶地下市委的指派,1947年冬隨彭詠梧到下川東開展武裝斗爭,擔任下川東地區地工委和川東臨委的聯絡員。負責組織大中學校的學生與______反動派進行英勇斗爭。在丈夫彭詠梧的直接領導下,江姐還擔任了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聯絡和組織發行工作。1947年,彭詠梧任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領導武裝斗爭。江姐以川東臨委及下川東地委聯絡員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爭最前線。1948年,彭詠梧在組織武裝時不幸犧牲。江姐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說:“這條線的關系只有我熟悉,我應該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受盡了______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甚至竹簽釘進十指。特務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打開缺口,以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組織是沒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她關懷難友,參與領導獄中斗爭,被親切地稱為“江姐”。
江姐啊!你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10
在我的記憶長河里有許許多多的感人的歷史故事,其中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江姐的故事。
江姐即江竹筠(1920—1949)四川自貢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48年6月被逮捕。1949年11月14日被秘密槍殺。
只有十歲的江姐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于她身材天生矮小,夠不到高大的機器,只能坐在特制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頭皮鞭的抽打。悲慘而又勞苦的童年使江姐深深體會到了舊社會的黑暗和吃人的本質,心中埋下了反抗這個人剝削人的社會的理想。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參加領導重慶學生抗暴運動,并為市委機關報《挺進報》做了大量工作。1947年,在“反內戰,反饑餓、反壓迫”的學生運動高潮中,受中共重慶地下市委的指派,1947年冬隨彭詠梧到下川東開展武裝斗爭,擔任下川東地區地工委和川東臨委的聯絡員。負責組織大中學校的學生與__反動派進行英勇斗爭。在丈夫彭詠梧的直接領導下,江姐還擔任了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聯絡和組織發行工作。1947年,彭詠梧任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領導武裝斗爭。江姐以川東臨委及下川東地委聯絡員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爭最前線。1948年,彭詠梧在組織武裝時不幸犧牲。江姐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說:“這條線的關系只有我熟悉,我應該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受盡了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甚至竹簽釘進十指。特務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打開缺口,以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組織是沒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她關懷難友,參與領導獄中斗爭,被親切地稱為“江姐”。
江姐啊!你永遠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