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七年級日記
語文七年級日記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語文七年級日記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語文七年級日記(精選6篇)】,供你選擇借鑒。
語文七年級日記篇1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課程,語文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語文豐富我們的語言,給我們以知識,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語文,是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學好語文,因為它還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呢?今天,黃老師教了我們學好語文的竅門。
學好語文最根本的就是四個字“聽、說、讀、寫”。
“聽”就是上語文課要認真地聽好課,聽懂聽進老師的話。老師說:“真正會聽的人,看他的眼睛就知道。”
“說”就是多動腦筋,上課善于思考,積極舉手發言。
“讀”呢,就是多讀課文,多讀書籍,多讀一切有益的文字。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課文是要讀出來的,不能光看。只有放聲讀,才能培養出語感,才能熟讀成誦。學好語文,重在積累。因此,還要多看課外書,這樣不僅可以開闊眼界,豐富想象力,還可以彌補課本內容的不足。老師說,要讓看書變成自己的習慣。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看課外書,如做操之前的十分鐘,可以看書。下課十分鐘也可以看書。做完作業還沒到九點,又可以看書。如果把這些點點滴滴的時間加在一起,每天就會有差不多一小時的看書時間。日積月累,堅持不懈,到六年級升中時你肯定成為一個飽學詩書的人。
“寫”,就是多練筆,多寫作,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要學好語文,應堅持寫日記,不要不知所云,要有感而發。沒有感觸時,應寫觀察日記,記述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提高自己的記敘和描寫能力。寫日記是一種實踐,可以為自己積累經驗,從而超越從前,越來越好。
語文七年級日記篇2
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我們不僅在課堂上學語文,在生活中,我們也在學語文,接觸語文。打小時候起,我喜歡拿著拼音卡片牙牙學語。上了小學以后,我認識了很多字,便開始接觸各種書籍。我品味著方方正正,勻稱娟秀的中文字,忽然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的圖案。于是,我開始接觸越來越多的書籍,從書中,我仿佛看到了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體會到了抗日戰爭的困苦,知道了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長大后,我開始賞析魯迅﹑冰心﹑朱自清的作品,他們給我的生活抹上了五顏六色。書的滋潤是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筆來,用清淡似水的筆劃出一道心靈的軌跡。于是,讀讀寫寫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蘇步青說過,語文是學習的工具,是基礎,就像蓋樓房需要打地基一樣。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而語文則是數學的基礎。
我愛語文,因為她是我的生活更加充實,使我懂得更多的道理,掌握更多的指示。語文,我和你就像親密的朋友,不是嗎?
如今,不管我的成績是好還是壞,語文都是我最親密的朋友。她從幼年陪伴我到現在,讓我學會了閱讀,明白了做人之道……她永遠是我的好伙伴。
語文七年級日記篇3
我們幾乎從呱呱落地就開始接觸語文,真正學習語文這門課程則是從一年級開始。
在小學四年級以前,純真幼稚的我對語文本身意義只有一層朦朦朧朧的概念,認識更多的語文是一門考試的考試的課程,所以學習語文就變成了一門苦差事。隨著我的逐漸成長,在語文學習中思想意識也發生了轉變,漸漸地愛上了博大精深的語文。
記得那是初升六年級的時候,我們正在學習《鄭成功》一課,老師布置了一項為鄭成功寫小傳的作業。作業一布置,班里就炸開了鍋,同學們嘰嘰喳喳地議論,一些同學決定把課本上的內容稍加改動完成小傳,而我卻不想那樣干。回到家,我開始犯愁,不想抄課本,又苦于家中沒有電腦,該怎么辦呢?我在課桌前不知所措,心如亂麻。鄭成功,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中華上下五千年》一書中有他的介紹。我腦海蹦出的火花如清風一樣吹散了苦惱。快去找書呀!
說干就干,我飛快的跑向書房,滿懷希望地來到書柜前,輕快利落地打開書柜,一排排整齊有序的圖書,歡迎我的檢閱。它在哪呢?我定神仔細看圖書的第一行,《童年》、《小王子》、《西游記》……圖書一本接一本,就是沒有《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失望極了,迅速把目光轉向第二列書籍,看了一本又一本還是沒有,我的心里燃燒著急慮的火焰,失望填滿我的心田。突然,在第二列的倒數第二本書上,幾個熟悉的字如火苗瞬間點亮了我低落灰暗的心,一陣欣喜涌上我的心頭,找到了!
于是拿著這本沉甸甸的書,查看目錄,還真出現了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字樣。激動得翻開書頁,全神貫注地把介紹認真地看了好幾遍。至今那頁紙上的部分內容還歷歷在目:民族英雄鄭成功是福建省南安縣人……
看著這一行行文字,我的心里踏實了許多,滿懷求知欲的心得到了滿足,愉快地拿著書回到了書桌前,認真參考開始寫人物小傳,內心充實而愉快。
現在,我雖已告別了小學進入了初一,但是我想我對語文的喜愛不會因為自身的成長而慢慢隱去。我會帶著對語文的滿心歡喜,向著美好的未來前進!
語文七年級日記篇4
今天,我帶著激動與興奮的心情上了這節語文課。因為我非常好奇老師為什么要我們搜集關于春天的成語呢?
就這樣疑惑著期待著,上課鈴響了。伴隨著歡快的音樂聲,這堂神秘的語文課拉開序幕了。我們一邊打著節拍,一邊唱著美妙的歌曲。歌曲《小燕子》輕松活潑,雖然天氣仍十分寒冷,但在這樣音樂聲中,我仿佛感覺到了春的腳步,我就是那身著黑色禮服的小燕子,我在歌唱著,報告著春的消息。第二首《春暖花開》是我們最喜歡的了,唱著唱著,我似乎都置身于一片花海中了,閉上眼睛,呼吸著空氣的芬芳,感受著春的溫暖與和煦。這春天,還真像一首首動聽的歌。
不過這節課最激動人心的還是第二環節。春如詩——我們進行了成語接龍的游戲,比一比哪個小組能說出更多的關于春天的成語。由于前一天大家都做了準備,所以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老師介紹完游戲規則后,我們小組內討論了對答方案,游戲終于開始了!大家興奮不已,一個個美妙的詞語從同學們的口中噴涌而出。
第一輪,每一小組都對答如流。第二輪有些小組由于沒有仔細聽別人的詞語,說重復了,不幸被淘汰了。看著剩下的小組越來越少,我的心也越來越緊張。最后,終于只剩兩組了。我們小組的發言代表也承受不了這重負,讓我作為代表發言,我既是興奮又是緊張。卯足了勁,與另一小組一來一往,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說錯了。不過由于緊張,另一小組一時想不出成語來,我們組幸運獲勝啦!這節課真有意思,好希望春天快點到來啊!
語文七年級日記篇5
聽到“語文”這個詞,你一定不陌生吧!是呀,生活處處有“語文”,想知道我和“語文”的故事嗎?那就聽我慢慢道來吧。
從記事起,我便知道了“語文”這兩個字。那時,家中掛了一幅山水圖,我經常去看那幅圖,常常用它來編故事,然后講給父母聽。我津津有味地講著,講完以后,爸爸便稱贊到:“好,這孩子想象力豐富,將來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作家,一定要好好學習噢!”聽到這句話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想著:“語文是什么呢?”
后來,我長大了,父親便買了一些書給我讀。漸漸的,我喜歡上了語文,也喜歡上了讀書。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不錯的,書確實是一個好“寶貝”,它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帶我游覽人世間的大好風光,帶我走進神奇的世界,領著我穿越時空隧道,在古今中外的畫廊中自由翱翔……我終于理解了“語文”
書讀多了,知識也增長多了,閱歷也豐富多了。現在我在生活中遇到疑難時,也不會驚訝的將嘴張成“O”形了,因為我有了書,有了語文,有了解決疑難的鑰匙。
的確,有了語文,我們的生活才變得更加充實,我們的精神才變得更加愉快。親愛的讀者,為了使我們的人生更加燦爛,讓我們共同努力,攜起手來一起學好語文吧!
語文七年級日記篇6
新學期來臨了。新的學期要有新的打算,有了新的打算,才會有努力奮斗的目標。
我的新學期打算是:首先,要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的好孩子。講文明,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堅持講文明話,做文明事。不講臟話,不打架罵人。要講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并且對他人的不文明行為要敢于抵制。懂禮貌,就是對人要有禮貌。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同學之間要團結互助。在家里要孝敬父母長輩,聽大人的話,不隨便找家長要零花錢。守紀律,就是要嚴格地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按時上學,不遲到早退,不無故曠課。嚴格遵守課堂紀律,上課時不講話,不做小動作。
其次,要努力學好文化課,力爭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由于四年級是小學階段最關鍵的時期,因此我決心在學好語文、數學課的基礎上還要學好體、英、美及科學等課程。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解,多動腦筋,勤于思考,不恥下問。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科作業,寫字工整不潦草。同時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課外讀物,以擴展和充實自己的知識面。
另外,我還要在新的學期中發揚成績,克服缺點和弱點,徹底改掉以往做作業慢、愛貪玩的壞毛病。
總之,我一定要說到做到,言而有信,用實際行動來實現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