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的優缺點有哪些
冬天到了,天氣開始變得嚴寒,那么這時候地暖和空調就要派上用場了,那么為了方便大家更加了解,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地暖的優缺點有哪些,歡迎閱讀!
地暖的優缺點
一、優點:
1、舒適:俗話說“腳暖身不寒”,地暖的熱量都是從腳底向上傳遞給整個身體,符合中醫提倡的“溫足涼頂”的養生理念,取暖體驗非常舒適。
2、安靜:地暖還具有無風、無塵、無噪音的優勢,非常適合呼吸系統敏感以及對睡眠環境要求非常高的人群,如老人、孕婦、嬰兒等。
3、健康:地暖比空調取暖更健康,看到這里有的朋友就要問“這個還有健不健康一說?”。當然有,地暖采用遠紅外發熱,遠紅外光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健康狀況,對身體有一定理療作用,還不會得“空調病”。
4、不受空間限制:安裝地暖不像中央空調那樣需要占用大空間,安裝地暖厚度不會超過10cm,有的干式地暖就需要幾公分就可以安裝,基本不會受空間得限制。
5、成本低:地暖成本相比中央空調會更低,便宜點得六七千就可以裝,當然好一點的也有數萬的。
二、缺點:
1、使用成本高:在北方很多都是供暖公司統一供暖,所以費用就像我們用水電氣一樣統一繳費購買,一個月的供暖費成本差不多就要兩三千,對于一些本就收入不高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2、不穩定:地暖的供暖效果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而達不到實際效果,比如天氣、周圍鄰居,都會影響到自家的供暖效果。
使用地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檢查與保養:使用前后都要對地暖進行檢查,如管道連接是否正常、有無滲漏等情況。使用一段時間后,要進行清洗保養,避免管道堵塞。
2、正確設置溫度:初次使用地暖時,溫度應循序漸進地調高,避免一下子將溫度設定得過高,以免損壞地板和影響地暖的使用壽命。合適的溫度設定在18-22℃左右。
3、注意室內濕度:使用地暖時,室內空氣可能會變得干燥。為了保持舒適的室內環境,可以使用加濕器或在室內放置水盆等措施來增加室內濕度。
4、避免頻繁開關:不要頻繁地開關地暖,這樣不僅不能節省能源,還容易導致設備損壞。外出時,可以將溫度調低一些,回家后再調高。
5、確保地面散熱良好:避免在地板上堆放雜物或覆蓋地毯等物品,以免影響散熱效果。確保地面散熱良好,可以提高地暖的使用效率。
6、定期維護:為了保證地暖系統的正常運行,建議定期進行專業維護,如清洗管道、檢查閥門和接頭等。這樣可以延長地暖的使用壽命并確保其安全性能。
7、節能環保:使用地暖時,要注意節能環保,避免長時間開啟或設定過高溫度,造成能源浪費。合理利用峰谷電價,降低使用成本。
冬天空調制熱開多少度好
冬季空調供暖的設定溫度一般在25度左右。20℃的暖氣適合開空調,這不僅是一個適宜的溫度,還能防止空調超負荷運轉,冬天室外溫度低,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容易導致寒熱交替,冬天空調開得太高,熱空氣比較輕,熱空氣飄在房間上空下不去,而地面溫度還是很低。
冬季不要將溫度設定在空調所能承受的極限30℃,否則會導致空調頻繁啟停,增加耗電量,嚴重時甚至會損壞空調壓縮機,因為暖空氣流比空氣輕,所以容易浮在整個封閉的房間上面,使用壁掛式空調時,最好將風口調整到向下的角度。
冬天空調制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空調模式要設定正確
空調有著多種模式選擇,因為空調使用在夏季和冬季的緣故,冬季開空調的時候,大部分空調還處于制冷模式,因此空調開機就要選定制熱模式。此外空調開機時,應當設置其略高于預期溫度以最快速度達到取暖目的(采用高風速、低溫度設定),當室內環境溫度大大設定溫度的時候,再將空調的風速設定為中風速或低風速,從而減少耗能和降低噪音。待空調制熱穩定的時候,要小幅度調節空調的設置溫度才能保證制熱穩定,避免溫差過大帶來不適感。
2、空調的功率要匹配
空調都是以制冷作為設計標準(主要功能)。如果空調要考慮良好的制熱能力,在選配空調功率時需要采用更大點功率的型號(單位面積制冷量超過常規值,例如制冷量為180W/㎡時,可以將制冷量升高至200W/㎡),或者是選購空調帶電輔熱功能(但電輔熱耗能高)。一般情況1P空調的制熱面積是在10㎡左右,2P空調的制熱面積在2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功率超過太多也是不可取的,功率過大容易造成耗能多,不符合節能環保的需求。
3、空調設定合適的制熱溫度
空調可以讓室溫控制在16-30℃,但從人體的舒適度和節能性兩方面來講,冬季使用空調溫度設定在20-22℃之間最合適。對于喜歡設置室內高溫度的朋友們,請注意不要將溫度設在空調可承受的極端30℃,否則會引起空調頻繁啟動或不停機,增大耗電量,嚴重時甚至會損壞空調壓縮機,而且室內空調溫度過高,人體的舒適度也會下降。
地暖和空調哪個更實用
地暖和空調哪個更實用要視情況而定,主要和地域和氣候有關,我國北方絕大部分地區都是采取暖氣片、地暖供暖,而在南方大多數家庭都采用空調制冷、取暖。所以說,如果是在北方,那么選擇地暖進行供暖是比較實用的,如果是在南方的話,選擇采用空調制冷、取暖是比較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