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什么意思啊
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冬至是什么意思啊,只供參考,喜歡的朋友們歡迎分享收藏!
冬至是什么意思啊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這一天太陽經過冬至點,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2023年-2031年冬至時間表
2023年-2031年冬至時間表 | ||
2023年 | 12月22日 | 11:27:09 |
2024年 | 12月21日 | 17:20:20 |
2025年 | 12月21日 | 23:02:48 |
2026年 | 12月22日 | 04:49:55 |
2027年 | 12月22日 | 10:41:50 |
2028年 | 12月21日 | 16:19:19 |
2029年 | 12月21日 | 22:13:45 |
2030年 | 12月22日 | 04:09:13 |
2031年 | 12月22日 | 09:55:07 |
冬至古詩詞
冬至夜懷湘靈
白居易〔唐代〕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冬至
杜甫〔唐代〕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減字木蘭花·冬至
阮閱〔宋代〕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滿江紅·冬至
范成大〔宋代〕
寒谷春生,熏葉氣、玉筒吹谷。新陽后、便占新歲,吉云清穆。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笑強顏、風物豈非癡,終非俗。
清晝永,佳眠熟。門外事,何時足。且團欒同社,笑歌相屬。著意調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蘇軾〔宋代〕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北方冬至習俗
北方人習慣在“冬至”這天吃餃子、餛飩。
在北方流傳著一句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每年到了“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相傳,這一習俗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南方冬至習俗
南方在“冬至”這天習慣吃湯圓。
在南方流傳著一句俗語:“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還代表團圓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