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根據《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小說改編
影片的故事從1942年至194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在那個動蕩的時期,全球的政治和軍事形勢緊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奧本海默根據《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小說改編最新,歡迎參閱。
奧本海默根據《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小說改編
然而這不影響奧本海默在理論物理與量子力學上的地位,在被麥特戴蒙飾演的格羅夫斯中將找去參與原子彈的研發工作之后,《奧本海默》也進入電影的主線故事。1942 年「曼哈頓計畫」正式展開,美國軍方在新墨西哥州建立了一個秘密研究小鎮,找來全國最頂尖的科學家與技術人員,希望能靠著完整的理論基礎,搶先世界各國完成設計和試驗,結束這場造成全國許多人傷亡的二次世界大戰。
只不過以「原子彈之父」的生平故事為主題,在所有觀眾都知道他們將會研發成功的情況下,《奧本海默》并不是一部以「三位一體」的核爆試驗作為「麥高芬」(MacGuffin) 的電影。根據獲得普立茲獎的傳記《美國的普羅米修斯》改編,整部片不光只有他開發核武、終結戰火的「成就」,更把焦點放在這個計畫對整個世界與與奧本海默帶來的影響之上,把電影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電影《奧本海默》劇情情節梗概
《奧本海默》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一部傳記影片。這部影片以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為主人公,講述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故事。
電影《奧本海默》改編自伯德(KaiBird)和舍溫(MartinJ.Sherwin)所著奧本海默傳記《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American Prometheus: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Robert Oppenheimer),該書曾獲2005年普利策傳記文學獎。在影片中出演美國原子彈研制計劃--“曼哈頓計劃”負責人的達蒙(Matt Damon)表示,《奧本海默》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故事”。
諾蘭在CinemaCon上透露,他之所以會對拍攝《奧本海默》產生濃厚興趣,是因為他了解到,在1945年人類首次核試驗(TrinityTest)的準備階段,當時的參與者在知道核彈有可能會摧毀地球的情況下仍然按下了引爆按鈕。“我知道沒有比這更戲劇化的故事了,”諾蘭說道,“我想和他們一起待在那個房間里,看當時是什么情況。"
電影《奧本海默》主演陣容
電影由希里安?墨菲主演,艾米麗?布朗特、小羅伯特?唐尼、馬特?達蒙、弗洛倫斯?皮尤、拉米?馬雷克、本?薩弗迪、喬什?哈奈特、戴恩?德哈恩、杰克?奎德、馬修?莫迪恩、阿爾登?埃倫瑞奇、大衛?克朗姆霍茨、迪倫?阿諾德、邁克爾?安格拉諾、肯尼斯?布拉納、大衛?達斯馬齊連、杰森?克拉克、詹姆斯?達西、大衛?里達爾、馬提亞斯?施維赫夫、古斯塔?斯卡斯加德、亞歷克斯?沃爾夫、加里?奧德曼、卡西?阿弗萊克等出演。
諾蘭現身《奧本海默》中國首映禮
8月22日,影片《奧本海默》在北京環球影城舉行中國首映禮,克里斯托弗·諾蘭時隔六年再度來到北京。談及自己的“選材”原則,這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眾多影迷的導演作如上表示。
《奧本海默》由環球影業出品,耗資約1億美元,是曾執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等片的諾蘭最新作品。影片的靈感來自由凱·伯德和馬丁·舍溫合著的《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一書,聚焦“原子彈之父”的心路歷程。
高概念、技術奇觀、非線性敘事,在影迷心中,諾蘭的電影具有屬于自己的典型特征;基于此,《奧本海默》顯得頗為不同。作為歷史傳記片,諾蘭在其中摒棄了“高概念”設定,敘事上也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曾經的炫技式拼接,《奧本海默》在傳記寫作和歷史敘事框架下,講述了一個特別的人的重要人生經歷。
“研究團隊計算出了一種無法被排除為零的可能,即原子彈爆炸可能引發大氣層的鏈式反應從而毀滅整個世界。但無論如何,奧本海默還是按下了實驗按鈕,最初讓我著迷的點正在于此,于是我開始看書,讀他的故事。奧本海默在歷史上是個非常重要的人,他生命中重要的那一刻,整個世界變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諾蘭坦言,他認為這樣一個極富戲劇性的人物,應該有自己的銀幕故事,“我沒特別想要傳遞什么,戲劇化的故事不是告訴觀眾要怎樣思考,而是帶領觀眾與這樣一個人物一起經歷他人生的一些階段,沉浸式地感受身處在改變世界時刻當中的種種。”
好萊塢大片《奧本海默》為什么惹惱印度
綜合《今日印度》及“今日俄羅斯”(RT)24日報道,英裔美國電影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好萊塢大片《奧本海默》因在露骨場景中引用印度宗教典籍內容,在印度引發強烈反對。印度信息和廣播部部長對相關片段表示不滿,印度政府信息專員烏代?馬胡爾卡致信導演諾蘭,要求影片刪掉相關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