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村落古鎮旅游地有哪些
現如今很多人會去旅游,除去那些熱門景點,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看看,不妨參考一下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美的村落古鎮旅游地有哪些,希望你喜歡。
最美的村落古鎮旅游地有哪些:黃龍溪——中國十大水鄉古鎮之一
古鎮介紹:
有著1700余年歷史的川西古鎮黃龍溪,位于成都市東南約30公里處的雙流縣。正街、新街、橫街、上河街、下河街、復興街、等6條老街剛進行了一年的閉關維修改造,全部鋪上了紅石街面,兩側建筑也恢復了本色,古色古香。
黃龍溪古鎮內,明清時代的建筑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紅石鋪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桿窗欞,無不給人以古樸寧靜的感受。鎮內還有六棵樹齡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雄渾厚重,給古鎮更增添了許多靈氣。鎮內現還保存有鎮江寺、潮音寺和古龍寺三座古廟幽深的老街,彎彎曲曲,街道兩旁有眾多小飯店,門前大多飄著一面藍底白字的酒旗,什么“魚香子”、“呂回頭”、“唐酥店”等,在風中不停地舞動著招徠著客人。古鎮的石磨豆花非常有名,幾乎每家都會做,但又各有特色。走過一條街,又見一道巷,腳下光溜溜的青石路,烏黑發亮的門板,古 色古香的招牌,透著濃濃古意。
古鎮上,最有特色的還有它的茶館,路兩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開的竹臺、竹椅、竹凳,還有花花綠綠的太陽傘,成為古鎮上一道誘人的風景。一碗茶兩三塊錢,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們,大清早上館子遛鳥兼喝茶,花錢不多,卻是一種悠閑、雅致的享受。
每年正月初一至大年十五,黃龍溪還要舉行耍火龍、水龍等娛樂活動。
乘車路線:成都新南門汽車站有到黃龍溪的班車,8:00—16:00,每隔1小時一班8元/人;紅牌樓發車每半小時一班,7元/人
食宿:焦皮肘子、珍珠豆花、野菜炒蛋、素炒野灰灰菜、紅燒黃辣丁等是黃龍溪的特色食品,不可不嘗。最為享受的是雇一條小船,100元左右,將各種美味叫上船來,一邊品嘗一邊欣賞兩岸風光,酒足飯飽時,正好到了大佛寺,即可上岸游覽,船家便在岸邊等候,兩小時后又乘船返回古鎮。
在鎮上住宿一晚15元至40元/人不等,通常游覽黃龍溪當天即可發返回成都。
最美的村落古鎮旅游地有哪些:悅來古鎮——與西嶺雪山相鄰
古鎮介紹:
悅來古鎮,位于大邑縣鶴鳴鄉,是通往西嶺雪山、花水灣溫泉的咽喉要道。悅來是一個典型的川西古鎮,在悅來鎮上,一切都是安靜詳和的,人們在慵懶午后的陽光下打著長長的川牌,坐在橋頭的小茶鋪里,喝著三角錢一碗的花茶,時間仿佛就此停滯,入眼的熱鬧和喧囂只幻作風動而心止。
悅來古鎮不大,只有四條街。而古建筑主要集中在悅來正街和河壩街上,基本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川西小鎮建筑風格,中西方建筑風格元素融合的民居比比皆是,這是悅來古鎮不同于其他古鎮的特殊之處。
小鎮的風景十分古樸。在悅來正街下段,你會看到一排古老而又低矮的圍墻,據當地人講:這就是有名的“川王宮”舊址。另外在這條街的309號值得一看,革命烈士車耀先曾經在這里住過,他可是成都老字號餐廳“努力餐”的創始人。河壩街的中段有座很小的廟宇,當地人稱為“張大夫子廟”。傳說是紀念重修了這條街道和房屋的當地善人。河壩街的盡頭是座建于1920年的鶴林橋鐵鎖橋,上面鋪滿木板,走在上面依然是顫顫悠悠的感覺。
鎮上的東西賣的很便宜,新場鎮正好在街道的鳥嘴部分,兩條大路在此交叉,直走翻過孫家坡可到西嶺雪山,走另一條路翻過橫子山可到崇州的懷遠鎮。
乘車路線:在金沙客運站乘開往大邑的客運車,車票10元/人,然后到大邑后再轉乘去悅來方向的車即可。大邑到悅來,票價2.5元,行時30分鐘左右。如果從平落方向來,也可在回大邑時的“官渡加油站”處下車,然后再到馬路對面,等開往悅來方向的過路車即可。
美食:悅來古鎮上有很多小飯館,當然最有特色的還是麻羊肉、奶湯羊肉、蒸菜和野生菌。
周血旺是當地一家很好吃的地方,店里冒的血旺肥腸不僅新鮮、麻辣鮮香,而且分量十足。一家人去吃,花幾十元就可以吃得很舒服。此外,老公路旁還有家店叫“葷豆花”的。這道本是川南一名菜的豆花在古鎮被演繹得更好吃,用剁碎的肉臊和著豆花一道燒制,吃起來是肉的葷香裹挾著豆花的幽香,清爽中又油潤綿長,鮮美可口。
最美的村落古鎮旅游地有哪些:懷遠古鎮——竹編勝地
古鎮介紹:
懷遠古鎮位于崇州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古鎮不大,占地僅一平方公里。
古鎮建筑多為清代和民國年間建造,同時保持著四門四大街的格局,現存街道30余條,其中小北街、南街、下新街、正西街、臨江街等10余條保存較為完好。建筑絕大部分都按《清代工部》法則建筑的多為穿木結構。臨街擺柱,前殿后院,廊樓結合和四合院引巷子住家,是懷遠古鎮的基本風格,而其具體街巷但有許多不同特色。
縱橫交錯的的二十多條大街小巷布滿了綢緞鋪、茶行、竹編行、油行、藥鋪……逢上單日趕集,小鎮熱鬧非凡。懷遠最有名氣的“三編”:藤編、棕編、竹編,幾乎家家都有能工巧匠,藤、棕、竹在那些老人手上就成了一件藝術品,沿街擺開,讓人眼花繚亂。懷遠擁有一大批“三編”專業人才,據1985年初步統計,三編專業戶全鎮有1900余家,3000多人從業。在鎮子東邊的東華懷路一段和文井新街下段,一條全長900米的藤編一條街正在興起,現有30余家藤編大戶在這里開設作坊。
看點:
在懷遠鎮,我們不僅看到有完整的穿逗結構房屋的木板鋪面(其連接處是沒有一顆鐵釘的,也不用膠水的!屋頂的光亮處叫“亮瓦”,是一種和瓦的形狀一樣的玻璃,作為室內采光用。據資料所載,這里的建筑大多為清代及民國年間所建),還有不少依稀可見當年應該是十分精美的門洞、木雕等建筑裝飾,甚至還有十分清晰的“__語錄”的標語(年代至少應該有25年以上了吧)!
從河邊一條小街往里走,一個古老院落就呈現在記者眼前,斑駁的墻上有“林氏宗祠”幾個大字。(附圖)這是一個修建于清代咸豐年間的宗祠。走進正門,寬大的四合院一派繁忙,數十名老人聚在這里打牌、擺龍門陣,臉上的笑容和身邊的鳥籠詮釋著他們生活的悠閑。懷遠古鎮工作人員吳建英說,這個宗祠主建筑至今保護完好,完整保存著全市絕無僅有的純楠木宗祠神櫥牌,上刻清朝歷代皇帝赦封文獻,行文流暢,字體剛勁秀麗,雕刻精美。
乘車路線:到成都金沙車站、石羊場車站、火車北站都可乘坐到崇州的車,再從崇州轉車到懷遠,車票5元/人。
美食:來到懷遠,一定要吃這里的“三絕”:豆腐簾子、凍糕、葉兒粑。
豆腐簾子鮮嫩可口,極富營養。凍糕在懷遠已有200多年歷史。正宗凍糕為大米漿自然發酵,加上品豬油精制而成,入口化渣,滿口清香。葉兒粑的歷史則可追溯到西晉時代,前身是家喻戶曉的“菜扁子”。如今,在懷遠文井路上段約500米的繁華街面上,已集中了10余家以葉兒粑為主的“懷遠三絕”名小吃店鋪。特別推薦汽車站對面的老字號“黃老實” 葉兒粑,柚葉的清香味讓人想起就流口水。鎮上的小旅館10元/人。
最美的村落古鎮旅游地有哪些:培田古村
培田客家古村,位于福建閩西山區連城縣宣和鄉境內的培田村。背倚松毛嶺,面朝筆架山,擁有800年歷史。至今仍保存著(全國)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藝,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堪與永定土樓、梅州圍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經典之作。培田古村,名列中國十大最美古村落,與宏村、周莊、烏鎮、婺源等齊名,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國南方莊園”,有“民間故宮”之美譽。本就是官宦商賈后裔的培田人,世代耕讀結合,書香熏陶,純樸而熱情,哪怕路遇一挑糞農人,也是彬彬有禮的。據說是全國唯有三座的文武廟,一在臺灣,一在浙江,另一座就是培田了。培田的祖先給這個面積僅13.4平方公里、住戶300多家,村民僅10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筆巨大的遺產:培田村保存著30幢大宅、21座祠堂、6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4處庵廟道觀,總面積達到7萬平方米。全村建筑的博大、保護的完好、珍藏品的多、文化底蘊之深,為外界所嘆服。
最美的村落古鎮旅游地有哪些:下梅
下梅古民居,位于武夷山市區東南12公里處,屬武夷鎮管轄。下梅村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積淀豐厚,明清風格的古民居分列于長900余米的當溪兩旁。古街、古井、古碼頭、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風淳樸的民情風俗,構成典型的南方水鄉風格。這里至今仍保持較為完整的明清風格,再現康乾盛世經濟繁榮的史實。結合精巧的閨樓、書閣、花園、經堂、廂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下梅民居的獨特風格。為了采光、集雨、通風,各民居都設置了四方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廳,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風火墻上多繪有二方連續彩畫,意蘊高雅。這些彩畫至今仍絢麗清晰,經數百年風吹日曬而不褪色,令人不禁為古匠人的高超技藝和優質顏料嘆服不已。民居布局錯落有致,里弄縱橫,巷道曲折,鋪以河卵石路面,古樸雅潔。武文化民村或許是時尚,現代人不約而同地將懷舊的觸角伸到“歷史的冰箱”中去追尋一段往事,于是古街、古巷、古井、古村落這些經受了多年寂寞的古遺址如今變得門庭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