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賽程安排
6月13日晚,2023世界女排聯賽中國香港站首日比賽在香港體育館拉開帷幕;你是否在尋找“2023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賽程安排”?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3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賽程安排
6月13日 20:30 中國女排VS加拿大女排
6月16日 20:30 中國女排VS保加利亞女排
6月17日 20:30 中國女排VS波蘭女排
6月18日 20:30 中國女排VS意大利女排
2023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最新賽況
中國女排贏得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首場比賽勝利
在當晚中國女排首場迎戰加拿大隊的比賽中,中國隊以3:0獲勝,奪得開門紅。在容納萬人的香港體育館內,“中國加油”“女排加油”的吶喊助威聲此起彼伏,氣氛十分熱烈。
香港啦啦隊負責人佩霞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女排隊員表現得特別好,很興奮,很享受這一場比賽。
在比賽結束后,中國女排隊長袁心玥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隊整場比賽打得非常團結,但還可以做得更好,更細致一點,希望后面的比賽越打越好,不僅要重視每個對手,而且要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本次世界女排聯賽中國香港站的比賽于6月13日至18日舉行。本站比賽共有8支球隊參賽,進行16場比賽。
在此前日本名古屋站的比賽中,中國女排4戰全勝。按照賽程,中國女排還將于16日、17日、18日分別對陣保加利亞隊、波蘭隊和意大利隊。
中國女排現任主教練是誰?
中國女排現任主教練是郎平。
郎平是中國女排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她曾經是全球最優秀的排球運動員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教練員。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她帶領中國女排在國際賽場上獲得了多項榮譽,包括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金牌和1995年的世界杯冠軍。
隨著時間的推移,郎平的成就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她于2013年被任命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她在擔任主教練期間,帶領中國女排贏得了多項比賽的冠軍,包括2014年世錦賽、2015年世界杯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她的領導能力和教練技能得到了廣泛認可和贊揚。
作為一位傳奇的排球運動員和教練員,郎平的成就和影響力不僅僅局限于排球領域。她也是一位廣受尊敬的公眾人物,她的勇氣、堅韌和領導能力在中國社會中得到了廣泛認可。她的成功經歷和教練理念也為許多人提供了靈感和啟示。
總之,郎平是中國女排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領導能力和教練技能為中國女排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她的成功經歷和影響力也為中國社會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女排精神內容
1.團隊協作精神
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是女排精神不變的底色。中國女排自建隊以來,始終堅持和發揚集體主義精神,無論是教練員、運動員,還是工作人員,每個人都為了集體的榮譽拼搏、奮斗。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在中國女排,信任無時不在、無處不有,不管是一帆風順之時,還是背水一戰之際,高度的信任深深地植根于這個團隊成員的心中。她們堅信,在任何情況下,集體的利益和榮譽必然高于一切,而“團結”更是制勝的核心要義。
2.愛國精神
任何一個國家團隊,首要任務便是愛國。中國女排自1981年到1986年開創的5連冠偉業,就像久旱甘霖,激勵著一代中國人。盡管是多年前的輝煌,但是“中國女排精神”已經深深地刻在了無數中國人心里,她依然是愛國主義的象征和民族自豪感的體現。
3.生命不止,戰斗不息的精神。
中國女排的前行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有過五連冠的輝煌,也經歷了跌宕起伏,但在自強不息信念的支撐下,方能克服重重困難。
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但依然堅持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眼中充滿堅定。”
4.絕不拋棄,決不放棄的精神
作為最能燃起國民熱情的隊伍之一,女排姑娘們總是能以出色的成績和不服輸的精神帶給觀眾一次次的感動。女排多次登頂,其實并不是中國女排有絕對實力戰勝對手,而是一股永不言棄的精神,不到最后不放棄。
排球運動的起源及歷史
排球運動源于美國。1895年,美國馬薩諸塞州(舊稱麻省)霍利約克市,一位叫威廉斯·蓋·摩爾根的體育工作人員發明的。
當時,網球、籃球很盛行。摩根先生認為籃球運動太激烈,而網球運動量又太小,他想尋求一種運動量適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能參加的室內娛樂性項目,就想把當時已廣為流行的網球搬到室內,在籃球場上用手來打。這種游戲開始時,他將網球網掛在籃球場上,用籃球隔網像打網球一樣打來打去進行游戲。但室內籃球場面積較小,網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進:一是把網球允許球落地后再回擊的規則改為不許落地;二是把網球的體積擴大;三,籃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預想的方式進行游戲,便改試用籃球膽。而籃球膽又太輕,在空中飄忽不定。玩起來不方便,難于控制。于是,該市的“司堡爾丁體育用品公司”試做出了圓周為25—27寸(約255—346克)規格的球。
這種新上市的球類項目,最初沒有固定的名字,也沒有一定的場地和規則。參加比賽的雙方人數不限,只要不使球落地,從網上回擊到對方場地便行。這個新的運動項目最初起名叫mintonette(小網子),第二年(1896年),斯普林菲爾德市立學院的艾·特·哈爾斯戴特博士將此球命名為“華利波”(VolleyBall),意為“空中飛球”,這個名字沿用至今。但因經過試用效果很好,就決定采用這種球。現在國際標準用球雖歷經百年,進行了千百次的改進,但球的規格和第一代的球幾乎差不多。
排球這個新的運動項目,于1896年斯普林菲爾德市(Springfield)斯普林菲爾德青年會干事培養學院青年會召開青年會體育干事會時,該校學生以示范表演的形式與觀眾正式公開見面,就博得了觀眾的喜愛和贊賞。同年,在馬薩諸塞州的斯普林菲爾德市舉行了第一次排球公開賽。這是世界上第一場排球比賽。當時比賽采用五人對五人。從那以后這個新的運動項目在各學校迅速開展普及開來。與此同時,也引起了美國軍隊的興趣,并把排球列入軍事體育項目,廣泛在軍隊中開展,在空軍中一度達到狂熱的程度。
排球傳入中國的時間,一說是1905,一說是1913年。Volleyball在我國最早譯為“隊球”(也叫華利波),后改“排球”。將“華利波”改稱“排球”是在1925年3月舉行的廣東省第九屆運動會上,主要取其分排站立之意。在1964年東京舉行的第十八屆奧運會上,首次進行了排球比賽。
排球運動自1895年創始以來,迄今已有一百年的歷史。排球從開始僅僅是少數人的一種游戲、娛樂的手段,發展到今天已成為遍及世界五大洲,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