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
寫作文需要素材的積累,平時要注意觀察和思考,多積累一些有用的材料。怎么寫出優秀的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方便大家學習。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1
清明節放假,我到奶奶家。奶奶烙了很多的藕盒、茄盒、還有蘿卜,去上墳,紀念祖先。
清明節這天,一大早奶奶煮了很多雞蛋,而且奶奶把雞蛋染上了紅顏料,很好看。我和小朋友們碰雞蛋,好好玩。
在清明節這天,有的人家還扎了秋千,可以蕩秋千。
還有的人家把自家牛的牛角染成紅色,還有的把其他小動物的頭也染成了紅色。
清明節還可以踏青。又叫探春、尋春、郊游。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觀賞春色。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插柳等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 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2
星期五的早上,春光明媚,萬里無云,我早早地起了床,等著媽媽帶我去爺爺家做青團。
一路上,密密麻麻的車子像蝸牛一樣爬行著,我趴在車窗上,看著車窗外的美景,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奶奶家,我就發現爺爺已經在等我了。我們稍作準備便開始做青團了!首先選一團面團,再搓圓,然后,找一道縫隙,把大拇指塞進去,再做成一個圓盤。把餡放進去以后,再搓成圓球,在放了水的糯米里滾來滾去,一個青團就做好了。裹了糯米的青團像穿了一件雪白的衣裳,變成了雪花青團。我心里想:多么美的青團呀,肯定很好吃吧!蒸好后,我拿出一個青團嘗了嘗,啊,多么美味呀!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3
清明節來了,我和家人一起去踏青。
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還有那紅紅的太陽,像一個藍桌子上面擺著的一個紅盤子。紅盤子周圍裝滿了白棉花。在白棉花的映襯下,紅盤子顯得更紅了。
我們要登上一座又高又大的山。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樹葉寶寶像一只只伸出來迎接我的綠色手掌正向我揮手呢。
開始登山了,我們順著石頭做成的梯子,一直向上爬,爬到那陡峭的山峰上。沒路了,我們只好一手捉住兩旁的石頭,一手捉住兩旁的大樹,雙手用力拉,雙腳用力蹬,用盡全身力氣向上爬,等爬到山頂時,我的汗水都已“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了。
啊!真是難忘有辛苦的一天!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4
清明節這天,我和爸爸上網給革命英烈們掃墓。我們登錄上了清明節祭英烈的網頁,鞠躬、獻花并留下了寄語。
網上掃墓完成后,聽著爸爸講述邱少云、黃繼光、秋瑾等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跡,我心情非常沉重,腦子里閃現著一個個在槍林彈雨中沖鋒陷陣、在白色恐怖的敵后英勇斗爭的英雄人物。他們不怕流血犧牲,在兇惡的敵人面前敢于斗爭。是他們的奉獻和犧牲換來了新中國、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為新一代少年兒童,在向先烈們表示哀悼的同時,更應該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他們的崇高敬意。想到這些,我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大了,擔子更重了。今后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學習更多知識,掌握更多本領,使自己更快地成長為對社會、祖國有用的人。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5
星期天,我和我們家族的人去拜山,發生了許多奇事趣聞。
我們一路上用竹杖慢慢的行走,路邊有很多野果,野枇杷、野芒果滿山都是,黃燦燦果子隨著風搖擺。到達山上了,我們先把東西放好,然后一點點的清除祖墳旁的雜草,垃圾都有很多。我突然看到了一條蛇,嚇得一蹦三尺高,大家也堆草起來用火燒,雖然很嚇人,但也解決了這條蛇。我們在旁邊找果子吃,我們還沒吃過野生的植物,今天可要大飽口福了。
看著我的夥伴一點一點的把皮掰開,里面的果香特別濃郁。金色的芒果肉閃耀著金光,好像在向我招手。我們就在一片森林中吃得像大花貓一樣,臉上露出了笑容。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6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陰歷的四月初五,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人們在清明節時也有一些活動,如:放風箏、采青、吃青團……
今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來到蓀湖花海踏青,這里已經有很多人了,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在遛狗,還有很多小孩在玩沙子,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光芒,嘴角顯露著幸福的微笑。
我們帶上自行車和扭扭車,來到觀賞道上,聞著泥土的清香,感受著溫暖的春風,瞬間就把我緊張的心一掃而空,我們開心地追著,快樂地笑著……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7
今天是清明節,天氣陰涼,灰蒙蒙的,下著微微細雨。午飯后,爺爺帶領我們一行人去給祖先掃墓,我們一齊去掃墓的人可多啦,有二爺爺,四爺爺,五爺爺,爸爸,二叔,三叔,我,弟弟,妹妹等十多人。有的人拿鋤頭,有的人拿祭拜品,打著傘浩浩蕩蕩的前往后山上的祖先墳地。
我一路上都發揮大姐姐的作用,拉著弟弟、妹妹上山,山路濕滑,我們很小心的走,所以我們都沒有摔跤,很順利的到達掃墓的地方。然后,各有各忙,大人們都忙著用鋤頭除去墳前的雜草。把祭拜品放在墳前,然后,給祖先上香、燒紙錢,放鞭炮。我是最早給祖先上香的,在上香的時候,我祈求祖先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幸福,我學習進步。掃好墓后我們就回家了。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8
表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仿佛如夢如幻,迎來了一個個的清明,都是潸然淚,都是遙寄悲壯,總在心間傳遞著自己的感情。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由于種種原因,今年未曾去掃墓,也就只能在心中默默懷念著那些人,亦有悲痛。但誰知那些親人,逝去人們的靈魂是否能夠在天國感受到深深的慰藉?希望像《尋夢環游記》中的那樣,每個人都去思念去感動。
亦不同于往常,沒有以往的細雨垂落,只是一輪高陽懸掛在天空。告別了冷冷的雨,散發出四射的光芒,驅散陰暗。那或許就是冥冥中的一種暗示吧,讓我們去愛自己,愛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全身上下激發出一種活力,又不由得想起了這光,是多么少人的付出方才給予的,也去放上一束鮮花,凝視許久,感受散發的光熱。
許多人,他們可能都已離去,但我們依舊生活在他們的籠罩之下,亦在他們的注視之下長大。為國做出了眾多的貢獻,品讀著他們的事跡,學習他們的精神。人生處處是清明,我們應時刻的想起,就像千百年前去思念屈原一樣,永久常存。
清明具來矣,常人數風塵,不應天上語,此足留容深。
清明節,無亦于在悲痛思念之間徘徊,追求著早已悲然的景與人,共度今夜。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一個清明,一次深念,一次記憶里的游蕩,但愿千里常絕,一切悲客似人家。清明復清明。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9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去掃墓。剛到山坡下的柏油路時,我看見馬路右邊擺滿了小車和摩托車,看來我們不算太早哦。
我們一家人沿著一條窄窄的小山路向山坡上走去,山路左邊排滿了一座座墓地,右邊長滿了小草和稀稀松松的大樹,山上不時傳來陣陣爆竹的聲音。沒走多遠,就到了太奶的墓地。奶奶和媽媽用鐮刀割墓地邊上的野草。割完草,奶奶把帶來的魚、雞、米果等供品擺在墓地前,點燃香燭,爸爸把爆竹點燃,“啪啪啪”的聲音立刻在山腰上響起,濃濃的煙在墓地前冒起。放完爆竹之后,奶奶叫我在墓地前跪叩了三個頭。
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么要來掃墓。爸爸說“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活著的人懷念死去的人的節日”。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10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是柳永贊美柳樹的詩。讀到這,我迫不及待地想出去游玩了。
我走在路上,看見山上的花草像是給山編了一個樸素的花環,地上的小草從土里悄悄地鉆出來,路上的柳枝像家里的窗簾一樣垂下來,隔出一個世外桃源。
到了目的地,我下了車,頓時芳香撲鼻,我飛奔起來,跑了一會就滿頭大汗,腳下軟綿綿的,腳下的小草給刪鋪上了一個碧綠的地毯。小朋友們在放風箏,有紅的大魚、白的飛機、紅黃相間的龍,奇形怪狀,風箏在天空中飛,我們在下面嬉笑。
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這美麗的郊外,這真是一次難忘的清明踏青。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11
今天是清明節,也是踏青的好時機。
我爸帶我去森林公園踏青。
我們在踏青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等著今天的踏青。出發了,我帶著滿懷興奮的心情前往森林公園。到了森林公園,已經是午飯時間了,我爸從車里拿出我們自帶的烤箱,烤起了羊肉串和蔬菜。開始吃燒烤了,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串羊肉串,好吃極了。
吃完燒烤,我爸又給我下了一包方便面,這包方便面真是美味十足啊!吃飽了,我爸又開車帶我前往博愛去看桃花,博愛的桃花爭先斗艷,美麗極了。
看完桃花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回到了家,經過這次踏青,讓我看見春天已經來臨。啊!春天讓萬物充滿生機,春天使我們感受到大地的溫暖,春天令小朋友們認知了季節的更新,春天真是個美麗的時節。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12
清明不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更是一個傳統的節氣。清明節在我國有很悠久的歷史,它的活動有許多,如:掃墓、踏青、放風箏……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踏青了。
就說掃墓吧。它是紀念去世親人的活動,寄托了我們對親人的哀思。4月4日那天,下著蒙蒙細雨。這讓我想起了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那天,我們一家人駕著車,拿著祭拜用的食物和鮮花,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掃墓地點。來到大廳里,就看見許多人在掃墓。爸爸去領取爺爺的骨灰盒,掃墓開始了,奶奶抽了幾支香,用打火機點上火,拿給爸爸、媽媽和我。然后我們一起祭拜爺爺。奶奶再把鮮花獻給爺爺……
現在,我們還要提倡文明祭拜。文明祭拜,從我做起。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13
今天中午,艷陽高照,爸爸媽媽準備帶我去蓀湖游玩。
到了蓀湖,我們先去看了花海,這兒的花真的太美了!我們先是看到滿山遍野的油菜花,金燦燦的可好看了。后來又陸陸續續的看到了迎春花,桃花,玉蘭花……
接著我們去爬山,我們一口氣爬到了山頂。俯望下去,哇!真高!這讓我想起了最近新學的古詩,杜甫的“望岳”,特別是最后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正在我玩得正嗨的時候,爸爸媽媽說:“我們該回去了”。我很不情愿,就說:“再玩一會兒嘛”。
可我們小孩在這種事情上幾乎沒有發言權,我很不情愿地結束了這次旅程。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14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跟我說要去燒紙來緬懷已經去世的親人,我的親姥爺在媽媽1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為了表示對親老爺的懷念,每年媽媽都要去后海祠堂燒紙,今年特意帶上我,我們到了那里以后,先買一些各種各樣的燒紙和冥幣,然后捧著那一大堆東西,媽媽拿來一支筆,在燒紙上寫了一些字,我問媽媽:“為什么要在上面寫字呢?”媽媽回答道:“因為寫上地址,就能寄到那里了。”當時我偷偷的樂了,來到燒紙用的鼎旁,滾燙的火考著我的臉,我們往里面放燒紙,都燒完了,我們才回去。我問媽媽親姥爺真的能收到嗎?媽媽只是說用這種方法來寄托我們對親人的哀思與懷念。
我終于知道怎么燒紙了,通過這次清明節,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一年級清明節征文最好的篇15
今天是清明節,是掃墓踏青的日子。清明節是中國漢族的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我們也叫寒食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后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早晨天剛亮奶奶把我叫醒,她說清明節要早起。吃早飯時,奶奶端來了熱氣騰騰的餃子,我莫名其妙地問,為什么吃餃子哪?奶奶說吃完飯去掃墓,餃子是祭拜祖先的。以前家里窮,一年都吃不上次餃子,自己根本就舍不得吃,只是祭祖和家里老人吃點,別人根本吃不著。桌上還有雞蛋和蔥。奶奶說清明節要吃雞蛋和蔥,這樣小孩會更聰明的。我想讓自己更聰明,吃了很多雞蛋和蔥。媽媽卻在一旁偷笑了起來……
飯后我們到山上掃墓,祭拜先人,踏青尋春。爸爸說,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是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后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
今天我了解了很多清明的知識,我們中國有很多豐富的民族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