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到掃墓作文
寫作文是一種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方式,通過文字將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讓讀者能夠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怎么寫出優秀的清明節到掃墓作文?這里給大家分享清明節到掃墓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清明節到掃墓作文篇1
清明節來臨之際,我跟著郁達夫文學社的老師和同學們一同相聚在這里,祭奠郁達夫這位了不起的文學家和革命烈士。富春江江畔,一陣陣清風拂面,我站在郁達夫先生的故居前等待著。
郁達夫少年文學社各個領導人為我們講述著郁達夫小時候的故事。我們聽的是那樣認真,那樣入迷。聽完這些感人的故事,我們不禁感嘆:“郁達夫小小年紀就如此有氣魄,怪不得長大以后會成為革命烈士。”在感嘆的同時,我又想起了自己,每天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卻不懂得知足,不斷的索取,與郁達夫相比簡直太不懂事了。郁達夫連一雙皮鞋都舍不得買,天天穿著簡樸的布鞋;而我們呢,衣食無憂。
接著,我們要親手做一朵小白花,獻給郁達夫先生。我認真地學著:我從紙盒里抽出三張紙巾,整齊地疊在一起,像折扇子一樣,層層疊疊地折在一起,在中心的位置用鐵絲固定住,最后一層一層地翻上來,一朵漂亮的小白花就大功告成啦!
隨后,我們要參觀郁達夫先生的故居了。郁達夫的故居是那樣的簡陋:院子里有幾棵參天大樹,大廳里只有幾張孤零零的凳子和一張方桌,廚房里有一些簡單的廚具,窄窄的樓梯,二樓是郁達夫一家的臥室,還有一條長廊……
最后一個地點——雙烈亭。我們徒步走到了鸛山公園的雙烈亭,聽老師講解郁曼陀的革命故事,站在革命碑前,默哀了兩分鐘,為這兩位家族的革命烈士獻上了我們親手做的小白花。我們從心底里敬佩郁達夫和郁曼陀倆兄弟!
正午的陽光透過一棵百年老樟樹,稀稀落落地灑在我身上,斑斑駁駁的,郁達夫先烈的革命光榮歷史永遠銘記在我心中!
清明節到掃墓作文篇2
清明節到了,我們一家又要回外婆家了,真是太高興了,而且還要給外婆上墳呢。
我們先在街上買了一些白紙條,這里人山人海的。我問媽媽:“為什么買的時候不買白色的紙偏要買黃色的紙呢?”媽媽說:“因為黃色的紙上面用真錢打過,燒了后陰間的人可以當錢花,白的紙應該印不上吧,況且也沒人賣白色的紙,所以就買黃色的紙咯。”媽媽還買了一些鈔票,和平常花的錢有點相似但又不一樣。媽媽看我疑惑不解的樣子就說:“這是冥幣,燒了就可以讓不在世的親人們花。”我們接著又買了一大堆東西,都是上墳用的。
走嘍,去上墳啦!
外婆的墳上長滿了雜草,就連過去放炮的紙盒都腐爛了,真是太亂了。拔草、撿垃圾,一番打掃后,外婆的“住宅”干凈多了,可以開始上墳了。
我們把紙分成三部分,從中間對折,再橫著對折,用打火機一點就燒著啦。要放炮了,媽媽不敢放,這個重任只好交給我這個小小男子漢了。我拿著打火機慢慢地走了過去,心里七上八下的:會不會炸到手?萬一炸到手會不會流血?一定很疼吧?萬一炮的威力太大,不會把手炸掉?我懷著恐懼的心靈,還捂著一只耳朵走了過去,啪,打著火,往前一伸,沒點著。硬著頭皮,把手往炮捻上一點。“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炮點響啦。“啊!我的手被炸到了!真疼啊!”我一聲慘叫,兔子一般沒命地竄出老遠。
等到炮聲停了,我們磕了幾個頭就回家了。回家后,真想念外婆在世的時光,那時候外婆特別疼愛我,每一次來,都給我準備了好多好吃的,回憶起來就感覺心里非常甜!
外婆,我真希望你沒有走,我想你了!
清明節到掃墓作文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一個緬懷逝者的日子。時光如流水,轉眼間又是一年清明節,今天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就像是天上的仙人在流淚,紀念著逝去的親人,表達哀思。早晨,爸爸媽媽就帶著我到鄉下去祭拜曾祖母。
我們在路邊的一個小超市里買了一吊祭祀祖先用的冥幣后,就坐車直奔鄉下,一路上我們沿著鄉間的水泥路前行。我望著車窗外,鄉下的景色可美了,山間的每一個角落都開滿了一簇簇火紅的映山紅,遠遠望去宛如一片片火紅的朝霞。鄉間田野的泥土還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小草可茂盛了,一陣春風吹過,他們擺動著輕快的身體,沙沙作響,就像在為我們逝去的親人唱著思念之曲。
大約經過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老家,曾祖母就安葬在一個陡峭的小山坡上。我和爸爸來到了曾祖母的墳前,先掛上了那吊紙錢,然后在她的墳前跪拜了三下。望著曾祖母的墓碑,我瞬間想起了她對我的疼愛。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去看望曾祖母,我一進門她就拄著拐杖,邁著蹣跚的腳步在她的大木箱子里,掏出了她最喜歡而且僅有的一個雞腿,塞到了我的手里,我推辭說“您自己吃吧。”曾祖母卻說她不喜歡吃,叫我幫她吃。那時年幼的我相信了。直到現在我才懂得她并不是不喜歡吃,而是為了留給我。想到這時,我頓時熱淚盈眶,視線漸漸模糊了……
隨后我在曾祖母的墓前插上了我最愛吃的兩根棒棒糖,心里默默念道:“曾祖母您放心,您的曾孫女已經長大了,我會聽話好好學習的。”
每年掃墓,都會想起曾祖母生前的音容笑貌和對晚輩們的牽掛關心,心中頓時感慨萬千,“生前的一次孝敬,勝過身后百次掃墓。”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身邊的親人,百善以孝為先。
清明節到掃墓作文篇4
在清明節前幾天的上午,我們的心情非常興奮,因為我們老師說今天下午要去掃墓。我們中午就把沉重的書包背回了家,準備了一大杯子水。下午去學校的路上我們發現下雨了,就開始猜測能不能去掃墓。真是天公作美,到我們集合時間,雨過天晴。
我們起程了,前面一個鮮艷的旗幟,寫著黃色的大字:沂河實驗學校,我們走過了上坡又到了下坡,途中還遇到了“周記”盒飯,我們都哈哈大笑。不一會看到了“華東烈士陵園”幾個大字,我們都狂奔而去,進了烈士陵園,我們看到了花花草草,我們看到的草生氣勃勃,那是烈士的英靈滋潤著那碧綠的小草。我們看到的花,芬芳迷人,那是烈士們歡快的笑臉在為抗戰勝利而歡笑。我們看到的樹筆直挺拔像一個站崗的士兵,那是英靈在樹里面,那是英靈又一次煥發。到了烈士紀念塔,我們學校的劉麗娜老師宣讀掃墓流程,我們學校還敬獻花圈。我們走到烈士紀念前,有兩個“一小”的解說員,給我們介紹這上面有哪位偉大領袖的碑文,我們不由的贊嘆,這兩個小解說員的口才。我們走到了烈士紀念館,走進去一看這里有好多烈士的名字,一塊碑上有上百個烈士的名稱,在一個碑上我發現了一個叫劉巍安的烈士,這位烈士是跟我奶奶一個莊的,我們走出烈士紀念館。又到了抗日浮雕紀念館,我們一邊走一邊看,走到一幅浮雕前不由得停了下來,是日軍把我們中國無辜的老百姓推落懸崖,我們不由得攥起拳頭。走到了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我們看出了日中實力懸殊,我們國家當時只有大刀、手槍,而日軍卻有機關槍、望遠鏡。最可恨的是有的日軍隊伍十分卑鄙,為了勝利不擇手段,竟使用毒氣彈。
我們瞻仰完先烈的光輝,使我最自豪的莫過于我們老家出了一個副司令—劉巍安。
清明節到掃墓作文篇5
清明的雨 湘西的四月,正是鶯飛草長的時節。清明節這一天,不知什么時候,迷蒙的蒼穹里,,已經飄起了如煙如霧的絲雨,那漫空飛舞的晶瑩,似在輕呼著初夏的暖意。于是遠天滾過一陣輕雷,象是一串串跳躍的音符;林間的布谷鳥也開始了歌唱,把綠色的囑托掛上樹梢;曠野的草葉上,漸漸地生出了一滴滴晶瑩的水珠,悄悄地潤濕了初夏的歌喉。
清明的雨裹著初夏,踩著芬芳的山風,溫柔地向我們走來。那淅淅瀝瀝的絲雨,象是九天玄女拖地的長裙,眷戀著碧綠的'大地,又象是巧奪天工的畫筆,勾勒出曠野神奇的意境。雨中的曠野,仿佛是一幅剛剛完成的水粉畫,散發出濃郁的詩情畫意。農舍里那些毛絨絨的小鴨子,似乎也經不住這清明雨的誘惑,一小跑而來,蹦入那泛著漣漪的水田里,開始尋覓起初夏的故事。
出來踏青的人們,不知該有多少。赤腳走在曠野的小路上,色彩斑斕的雨傘一支支地撐起,象是夏日的荷葉撐起一顆顆圓潤的露珠那般的安逸。
空蒙的遠方景色依稀,被盈耳的雨聲呼喚成了朦朧的畫屏。人在畫中行走,雨在傘邊滑動,一顆顆雨珠滴落在草地上,而后又化作裊娜的雨霧,悠閑地飄向遠方。 清明,確是一個綴滿夢想和希望的日子啊!這瀟瀟的雨,這甜甜的風,漫山遍野地下著吹著,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多少蓬勃的生機啊!人說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清明的雨,就已經報告了夏天的消息。我們盼望著夏天盼望著成長,是相信只要有陽光雨露的滋潤,稚嫩就會走向成熟,弱小就會走向強大,缺陷就會走向完美。
倘若先祖和親人九泉有知,這漫山遍野的綠啊,就應該是他們欣慰的微笑。 待到來年清明日,這鮮花,這樹林,這曠野,這世界,該不會重又沐浴今天的雨吧? 期待著,我深深地期待著。
清明節到掃墓作文篇6
今天是清明節,天上下著小雨。跟往常一樣,我和爺爺、爸爸一起去祭拜死去的公公。
我們在清明節前一天買好錢紙、蠟燭、鞭炮、香。準備在清明節時給公公送去。早上,吃過早餐后。我和爸爸、爺爺就把昨天買好的東西用袋子裝好。踏上了上山的路。到了墳地里。爺爺把蠟燭和香點燃,把蠟燭插在墓碑前,然后把香分成三份,我一份,爸爸一份,爺爺自己一份。然后對著公公的墳鞠了三個躬,嘴里還念著:“保佑圓兒將來考上大學,保佑浩宇健康成長。”爸爸隨后也對著公公墳前鞠了三躬。然后爺爺把我拉到墳前,也鞠了三躬。然后叫我把袋子里的錢紙全部燒完。我在燒錢紙的時候,一直在心里念叨:公公,我給您多燒點,但愿您在下面過得舒適。燒完錢紙,爺爺把鞭炮擺在旁邊,點燃后,我們躲在另一邊。放完鞭炮后。我們三個又把公公墳旁邊的雜草砍掉。
搞完了。我們三個又向家里走去。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公公這一生都在為我們后代著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做個有出息的人,讓公公在下面替我高興。到家里,奶奶在廚房忙著。到了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奶奶擺好了碗筷,我準備去夾我的最愛,可是,奶奶叫住了我,然后,把好菜夾到一個碗里,把筷子插在飯里,然后鞠了一躬,鞠躬后還留了一個空座。
吃完飯后,我望著天上的雨,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到掃墓作文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朝詩人杜牧所描繪的清明氛圍,是我之前無數次想象的情景。但今年清明節,卻是春意盎然,晴空萬里,此時的清明景象,雖與我想象相差甚遠,但我們一家人卻情緒高揚,備好所需貢品,驅車回家鄉為先人掃墓。
回到家鄉已是響午,族人們早已整裝待發,一行人浩浩蕩蕩向先人的墓地出發,有的扛鋤頭、有的拿鐮刀、有的挑品……,隊伍蔚為壯觀。
在向先人墓地行進的過程中,一路上我們披荊斬棘,克服了山路崎嶇不平等困難,終于到達了先人的墓地。聽老爸講,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墓地前方視野開闊,近處有一個湖,遠處有一座象“筆架”的山峰,這個墓址當初是專門請出名的風水先生經無數次選址而定。據說,它能保佑我們蘇氏家族興旺發達,人才輩出!爺爺還摸著我的頭,殷切地希望我能努力學習,將來為家族爭光,為社會做貢獻!
約半個小時,在族人的齊心協力下,有的除草、有的整地、有的獻紙錢、有的用毛筆沾上紅漆描字……,原本雜草叢生的墓地被修茸一新。祭拜先人的時刻終于到來了,前輩們在墓碑前擺上貢品,點燃蠟燭、香、金箔,后集體向先人行跪拜禮,以表示對先人的感恩與懷念!整個祭拜儀式在“噼噼啪啪”的炮竹聲中宣告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在掃墓的過程中,還遇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插曲。對面的一座山發生了火災,火焰在山風的助推下,瞬間燒紅了半邊天,讓人看了毛骨悚然。據分析,肯定是有人掃墓不小心引發了火災。慶幸的是,我們族人掃墓都很有經驗,把水帶上山,祭拜儀式結束后,澆滅所有的火苗才下山,以防反生類似災情。
傍晚時分,我們一家人在習習涼風的吹拂下回到了泉州。在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清明掃墓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習俗,點香燒紙,緬懷先人,本無可厚非。但若由此而發生火災,造成生態破壞,豈不違背了先人的本意。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意識的不斷提高,文明掃墓、科學掃墓,必將深入人心,社會也必。
清明節到掃墓作文篇8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干干凈凈。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后,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后,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后,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掃墓作文作文200字
清明節到了,我們回老家給曾祖母掃墓。奶奶把折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里,爸爸在錢袋上寫上了曾祖母的名字,也就是說這些“錢”是給曾祖母準備的。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去買鞭炮。已經有不少的人在放鞭炮。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菊花和折好的紙錢。奶奶拎著紙袋徑直地走向曾祖母的墓地。爸爸拎來一個鐵桶。大伯拿著干凈的抹布在曾祖母的墓碑上一邊擦拭著,用顏料盒在墓上的字上描了一遍,奶奶把鐵桶拿了過來然后把“紙錢”放進鐵桶里,爸爸打著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熏地飛向了曾祖母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媽媽說:“老師說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污染環境。”可他們卻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一一跟曾祖母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說,曾祖母是個很勤勞的人,是個好人。
清明節到掃墓作文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每年的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會掃墓祭拜,給在陰間的祖先稍錢花,并求得祖先保佑平安。
今年的清明節和往年不同,我并沒有去我的祖先那里掃墓,我倒是去了我9年未去的姥姥墳上去祭拜姥姥。姥姥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我只能隱約想起她很和藹對孩子非常好,姥姥是得癌癥去世的。那時候,媽媽每天牽著我的小手去看姥姥,又一次我還買了一些糖給姥姥吃,姥姥欣慰的笑了。反正姥姥在我心中就是一個善良、肯吃苦、一心一意的對孩子精神的集合體!
我們坐車來到了北牛,我們把車停到一個廠院里,我們便帶著紙錢等東西下溝了。下溝路上的景色非常美:淡紫的小花、朦朧的山、山半腰一棵似白云一樣的樹木挺立著。景色固然是美的,但我卻浮想聯翩:媽媽、姨姨等哥姐們上學是多么的艱難,尤其是晚自習。
我們到了溝里,展現在眼前的一座即將塌陷的房屋,可想而知這里的經濟多么惡略,再往下走,我看到了媽媽的兒時的房屋,不過現在已經用來養豬了。在這個溝里,一家連著一家,是多么的親密。
我們超姥姥的墓上走去。走了一會,終于看到了墓,我興奮地跑過去。大家都到齊后,我們便開始燒紙了,我們先在姥姥墳頭挖個小坑插個小黃旗,然后我自告奮勇拿著鐮刀給姥姥“整容”也就是把姥姥墳上的雜草清除干凈。我們開始燒紙了,我們把墳前畫一個圈,防止別的鬼搶姥姥錢花,我們還拿出牛肉、面包、水果擺到墳上給姥姥吃,因為姥姥最愛吃這些了。我還親自放了鞭炮。時間滴答滴答的過去了,我們也上完墳了。我們收拾好東西準備上溝了。
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告別了媽媽的故鄉,告別了姥姥。姥姥我一定還會來看你的!
清明節到掃墓作文篇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和阿姨、姨父、表哥們約好去掃墓。
一路上人山人海,車子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好不容易到了石砰,正準備登山,可惜“天公不作美”馬上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我不禁想起詩人杜牧所寫的那首《清明》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來。幸好我們早有準備,立刻換上雨衣、雨鞋,大人們也撐起了雨傘開始出發了。沿途我們看到了不少平時難以看到的花草樹木,突然,一群羊闖入了我們的眼前,它們發出”咩咩“的聲音,仿佛是為迎接我們這群遠到而來的客人。我們的心情絲毫沒有被今天的天氣影響,一眨眼的功夫就來到了第一座墓前。大家又是除草,又是掃地,把墓打掃的干干凈凈,大人們在墓碑前放了一束鮮花,還放了些紙錢、蠟燭和其它祭品,并要求我們輪流給死去的親人拜三拜,聽說這樣她們能在天堂保佑我們,于是,我們半信半疑的聽從了家長的囑咐。大人們都喝了一杯酒,說是祈禱生一個男孩,他們認真祈禱的樣子引來了一陣哄笑。一路上說著笑著,我們又到了外公的墳前,我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這兒的草都快長瘋了,幾乎把整個墓給淹沒了。大家又是一陣忙碌,但分工明確,除草的除草,掃地的掃地……
下山的路上,長輩們給我們講了很多小時候的故事,我的腦子里不禁想起了外公慈祥的面容。在我的印象中,他總是忙碌的,不僅給兒女們無私奉獻,而且時常熱心地幫助左右鄰居。每當雙休日,我和表哥表姐們都要到外公家吃飯,外公總是笑呵呵地迎接我們,慈愛地撫摸著我和表妹的頭,說我們又長高了……我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地生活著。我默默下定決心:“外公您好好休息,明年我還來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