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
好作文的表達方式通常多樣化,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表現形式,能夠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獨特性和創意。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本文為你提供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寫作技巧和示例!
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的清明節,人們個個都帶著悲傷的心情迎接這個沉重的'節日。
清明節,最重要的就是掃墓。掃墓,是活人與陰間逝去的故人鬼魂的一次對話,所以掃墓的時候,要有沉重的心情。我們先擺上一張和幾把椅子,然后在上面擺上幾個艾餃、艾團、和幾個小菜。然后就插上香,然后就開始朝著香上拜一拜,也可以說一些祈求的話。等一切工作完后,就可以開始放鞭炮,這是一種在民俗傳統當中驅走鬼和不好的東西的一種做法。在放鞭炮時,我們要躲的遠遠的,不然會被鞭炮傷到。最后,我們就要懷著悲傷的心情下山了。
清明節的主食是艾餃和艾團,這個面皮是用綠綠的艾草和面團和在一起,也就變成了綠色了。然后就開始制作艾餃和艾團了。艾團是甜甜的芝麻餡的,則艾餃就是咸菜餡的了。雖然艾餃和艾團的制作相似,但是成形時艾團是橢圓的,而艾餃是半圓的。做好以后,在蒸籠里面一蒸,就可以吃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清明節的習俗,有獨特的特點,雖然這是一個沉重的節日,但也是令我們喜愛,也讓我們知道了,清明節要祭拜祖先。
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篇2
你們一定知道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吧?這首詩寫的就是清明時節人們踏青掃墓的情景。唐朝就有了關于“清明節”的詩,那么,“清明節”究竟是一個多么久遠的節日呢?我來告訴你,其實“清明節”比唐朝還要遠,它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那是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為了緬懷忠臣介子推而定的節日。
今天我們過的清明節,已經成為國家法定節日了。這一天,所有炎黃子孫,無論身處何地,也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社會地位如何,只要有可能,他們就會千方百計地回到自己先人所在的地方,就算路途再遠,他們也要回來,祭拜養育他們的祖先、前輩。因為他們知道給了中華兒女一代又一代生命延續的人是自己的父輩和先人。雖然有不少人在國外工作和生活,但是他們血管里流淌的永遠是中國人的血,他們是龍的傳人——中國人。
我還要告訴你,清明節也是一個感恩的節日。清明節前后,我們都會為已故的長輩祭拜,祝他們在天之靈能安息;清明節也是我們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好日子,這一天人們掃完墓就會帶著孩子在郊外踏青、在公園放風箏,我們在大自然中,盡情享受美麗的風光。
今天4月_
日就是清明節,我還真親身體驗了一次掃墓,奶奶家的親戚從安慶那么遠的地方趕回來,這就表現了我們是同祖同宗同脈的一家人。在這一天,我感受到了,血濃于水的親情。
最后,我還要告訴你,在清明節掃墓時,我們一定要注意,選好了燒紙的位置,不然就會發生像20__年因清明燒紙引發的森林大火,還有20__年那次森林大火,造成3人死亡的可怕事件。所以,我們要文明過好清明節,注意保護環境,把中國傳統的文化和感恩的美德世世代代傳下去。
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篇3
春雨剛走,大自然像是被洗刷過一樣,空氣顯得格外清新,花兒顯得格外艷麗,草兒顯得格外翠綠,天空中籠罩著一層蒙蒙的白霧,我們六五級段的同學們,伴著著美好的季節,朝著春游目的地——東山公園進軍。
經過一路的長途跋涉,終于達到了東山公園。東山公園的環境十分優美,到處是綠油油的草地,草地上中著美麗的桃花,有潔白如玉的白桃花,有似個害羞的小姑娘的粉紅色桃花,有艷麗的桃紅色桃花,真是美極了!
經過一番休息,大家都拿著美麗的風箏放起來,在天空上,只只風箏連成一片,寧靜的天空頓時熱鬧起來,出現了五彩的風箏世界:各式各樣的的風箏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瞧,那邊緩緩游動著一只大金魚,金黃金黃的身軀,印著五彩繽紛的魚鱗,身后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彩色尾巴,在蔚藍的天空中悠閑自在的游動;有一只綠色的蜻蜓在有緩緩地飛舞,在黃色的風箏架上,畫著一只徐徐如生的綠蜻蜓,一雙鼓鼓的大眼睛,兩對透明的大眼睛,在遼闊的天空中自由的飛翔著;還有幾只漂亮的花風箏,在天空中跳集體舞。只只美麗的風箏,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盡顯優美的舞姿。
瞧,大家放風箏都是那么起勁!遠處,一只金黃色的風箏飛的高高,位居首位,原來是兩位同學正熟練的操縱著風箏,一位同學一邊轉動線軸,一邊奔跑著,另一位同學默契配合,不停地拉動著風箏線,是風箏越飛越高,美麗的風箏帶著他們美好的愿望,展翅高飛;那邊,還有幾位同學也在放風箏,因為經驗不足,風箏沒能飛上藍天,但他們沒有放棄,任在認真研究。
望著大家的風箏展翅高飛,我也拿著我的大紅風箏加入了放風箏的行列中去……
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篇4
人生中有許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游泳,第一次劃船,第一次釣魚,第一次打籃球……我最難忘的第一次是放風箏。
一天放學后,我媽媽說:“快點寫作業,寫完了咱們去放風箏。”我一聽樂了,急忙開始寫。也許是今天作業比較難,也許是我太想放風箏了,總之寫完作業后,我的心情就好像打了勝仗一樣高興。
我迫不及待地帶著自己親自做的大鯨魚風箏,和爸爸媽媽來到廣場。廣場上已經聚集了好多人,有遛狗的,打羽毛球的,還有很多放風箏的。抬頭一看,天上的風箏有燕子、龍、蝴蝶,還有喜羊羊熊大熊二等,但我覺得這些都沒有我的鯨魚風箏好看。“咱們放吧。”爸爸說。“嗯!”于是媽媽松開手,我拉著風箏線飛快地跑了起來。第一次放風箏,很怕自己放不起來,我跑了很久累得氣喘吁吁。回頭一看,大鯨魚早已經飛上了藍天,我興奮地又叫又跳,心兒仿佛也隨著那風箏飛上了天。周圍的人們也都說著:“看!那個大鯨魚風箏多漂亮啊!”我的風箏仿佛也在和我說:“謝謝你讓我飛上了天!”
放風箏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樂啊。
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篇5
在一個晴朗的上午,陽光明媚,春風拂面,媽媽帶著我到公園里去放風箏。
公園里已經有許多比我們早到的人都在那放風箏,有的坐在地上放,有的邊跑邊放,還有的站在那兒,張嘴望天,神情專注,認真的不得了;天空中的風箏各種各樣,五顏六色,有黑色的“老鷹”,有五彩的“鳳凰”,還有鮮紅的“金魚”等;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很安靜,有的喜歡東張西望!
我的風箏是一只美麗的“蝴蝶”,大大的翅膀,長長的觸角,就像一位穿著金黃色紗裙的仙女。媽媽幫我舉著風箏,我一邊跑一邊松線,正好有一陣風吹過,媽媽一松手,我的“蝴蝶仙子”就飄呀飄呀地飛向了空中,我不停地松線,她就越飛越高。只見她把藍天當成了舞臺,在那跳起了優美的“華爾茲”,她的黃色裙擺隨風飄動,她是那樣的美麗!“老鷹”、“金魚”、“燕子”都成了她的觀眾,都深深地被她吸引住了。
我真想也長上一對翅膀,飛向那浩瀚的太空,在無邊的宇宙中自由地翱翔!
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篇6
這個月_,正好遇上了清明節。自從正月開學后,我再沒見爺爺和奶奶,非常想念他們,爺爺和奶奶打電話讓我回去過清明節。
今年的清明節,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以前,每逢清明節總要灑點雨兒。人們希望今年的這一天也能下點兒雨,據說這樣能給人們帶來吉祥。因為,這對于干旱少雨的北方來說,春雨實在是太珍貴了。今年雖然沒有下雨,但太陽卻是那么溫暖,它趕走了初春的寒冷,給掃墓的人們增添了幾分暖暖的春意。
清明節,是人們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無論是生活在本地的人們,還是在外地工作的人們,這一天都要進行掃墓活動。你看,一個小小的縣城里,大街小巷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紙作。我和爺爺、爸爸、姐姐,也加入了掃墓的行列。
清明節,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給墳上栽植松樹和柏樹。因為,在我們這里,松樹和柏樹是一年四季常青的樹種。栽上它,預示著家庭和事業常青不老!我們家就在縣城,我們家的祖墳就在縣城邊上的山上,滿山遍野,現在都栽上了柏樹,把原來一個個光禿禿的黃土山打扮成一片片綠色的海洋。
掃完墓,中午吃蛇蛇又是這里人們的一個重要習俗。家家戶戶用白面制作成像蛇一樣的面食,人人都要吃。據說,吃了蛇蛇,就不會被蛇咬了。在我們這里,蛇是財的象征。吃了蛇蛇,自然會給人們帶來財運。
我喜歡清明節,我更喜歡老家的清明節!
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篇7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里過。在家里,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肴——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優秀范文版權所有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里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干凈的報紙,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里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后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后備箱中的佳肴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于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優秀范文版權所有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后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么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肴。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篇8
記得每年的清明節,家里的氣氛總是有些沉重,小時候不知道為么,現在長大了,漸漸地懂了,原來,清明節這一天,是活著的人向死去的人訴說哀思。聽媽媽說,她原來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生病死了,這對外公外婆的打擊非常大。也也難怪每到親人團聚的日子,他們總是看著照片流眼淚。
今年,爸爸媽媽商量好了,清明節我們一家陪外公外婆踏青,再不能讓他們沉浸在痛苦中了。清明節也要快樂地過。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咪咪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著和煦的春風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著外公外婆開心。
哇,公園真熱鬧啊!人山人海。藍藍的天空被五花八門的風箏給遮住了,在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路旁的桃樹上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風一吹,那桃花便像仙女一樣,紛紛地落了下來,看著這怡人的景色,外公外婆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他們幫著我拿出風箏也加入了放風箏的隊伍。我們使勁地跑,風箏終于飛上了天,越飛越高,好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在自由地遨翔。望著風箏,我們都笑了。
回家的時候,我們去了舅舅的墳地。爸爸媽媽告訴舅舅,外公外婆身體很好,我們一家都很好,讓他放心。我也告訴舅舅,我的學習也很好,我們家還買了新房子,馬上和外公外婆一起搬進去住。默念時,我一不小心說了句“祝舅舅和大姨清明節快樂”媽媽捏了我一把,偷偷地望了外公外婆一眼。我也嚇得直吐舌頭。沒想到外婆卻說,沒關系,他們今天看到我們了,還聽我們說了這么多的話,一定很高興很快樂吧
是啊,為什么不能說呢?不管是死去的人還是活著的人,我們都要快樂!清明節也要快樂!
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篇9
在這楊柳輕飄,微風吹拂的季節里,北廣場傳來了一陣陣歡笑聲,咦是誰在笑呀?啊!原來是老師正帶領著我們這幫調皮鬼在放風箏呀。
一進到這美麗的廣場,望著綠油油的草地,我們把書包一放,身子一躺就干脆不起來了,一邊躺著一邊聽老師說:“今天我們要放風箏……”,“那就開始吧。”不知是誰連話都沒等老師說完,就接上嘴了。老師看了看我們焦急的樣子笑嘻嘻地說:“那,好吧。”就這樣,我們就開始放風箏了。
我和郭煥耀一起放,他的風箏是一只鳳凰。我把架子整理好,郭煥耀拴線,然后,待風一到,我手持風箏,郭煥耀拿線,他一聲令下,我把風箏往空中一拋,他便開始一陣猛跑,誰知風穩“鳳凰號”一上空,就和其它的風箏纏在一起,他們到好,一拽,一拉,收回了自己的風箏,我們的線繞成了一個團,風箏還差點掉進河里去。無奈,只能去請求老師的幫忙。
現在該我放了,郭煥耀想休息一下,我可慌了神了,一個人可怎么放呀?突然我眼前一亮,我可以把風箏放在地下,以“拖地”的形式來放呀?對,就這么辦。于是,我便開始用“拖地”的方法來放。可是,才剛放起來,風好像故意刁難我,瞬間消失了,風箏嘩地一下掉了下來,差點“骨折”了。可這不能摧殘我們的意志。就這樣,一次又一次……最終還是沒能飛起來。它讓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不容易,放風箏看似好辦,可并不容易。
這個活動,就在同學們的笑聲中結束了。
在我童年的夢里,飛得最高的就是風箏。
那是一個晴朗的日子,我一群孩子到郊外去放風箏。
地面上,我們扯著長線跑著;天空中,風箏迎著風飛著。這些在天空中飛著的都是我們精心制造出來的理想的翅膀啊!每個人的理想不一樣,每個人做出來的風箏也不一樣。
你看,那個樣子像一頂水兵帽,后面還飄著兩根飄帶的風箏就是我的。因為我長大了想和我的舅舅一樣當個海軍。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線牽著的高高的帽沿下,看見了無邊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紋……
那個飛機風箏是菲菲的,他想當飛行員都快想瘋了。可現在的白紙飛機卻吃不準這個小胖子的體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張照片貼在風箏飛機駕駛艙的位置上。
瞧呀,一只美麗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這一定是小微的巧手做的,她想像爸爸一樣做個昆蟲學家。喲,那邊張牙舞爪地飛來了一只大蜈蚣。這一定是調皮蛋強強。這家伙在地上欺負人不算,到天上還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飛飛的殲擊機立即出擊。唉,威力巨大的殲擊機竟和一條蜈蚣同歸于盡——纏在了一起摔下來。我心愛的水兵帽也犧牲了一根飄帶,在空中失去平衡,搖搖擺擺地飛不穩了……
在地面上,我一邊放線一邊跑著。啊,每個人的童年也就像是一個風箏。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手里的線越放越長,風箏也越飛越遠,越飛越高。心里想著:千萬別讓手中的線斷掉呀。風箏是理想的翅膀/我們大伙跑著,喊著,放風箏的快樂讓我們忘了回家。
清明節習俗以及活動作文篇10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長安廣場放風箏。
我們來到長安廣場,哇,游客真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各種各樣的風箏真是千姿百態、五顏六色、人見人愛。
開始放風箏了,我先把線放長,逆著風向,我拽著線一松一緊放,就這樣,風箏凌空飛起。不久,風箏已經飛得很高了。在放風箏的人都指著我的風箏說:“這個風箏飛得真高,那一定很會放風箏”。聽了這句話,頓時,我心中感到很高興。
忽然,風停了,風箏慢慢地落下飛不起來,這時,我很失望,情緒低落,準備放棄。就在這時候,媽媽來到我的身邊,和藹可親地對我說:“啟華,別放棄,失敗了不要緊。只要有耐心和恒心,風箏一定可以再次飛起來的。”我聽了媽媽的話,又努力地放起來,就這樣,我一遍又一遍地嘗試,風箏終于再次飛起來了,我快活地奔跑起來。
通過放風箏這一件事,我明白了學習也應該要有恒心和耐心。只要有了這兩樣東西,天底下最難的事情,我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