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
明確寫作目的和主題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和前提,這樣才能更好地組織材料、展開論述、表達思想,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表達。如何撰寫優秀的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這里分享一些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1
每年的4月4日、5日、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即使氣節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川》中說︰“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稓q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之時”皆清潔明凈之時。故謂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說“三月節,……物質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佳節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钡让洌角迕鲿r節天地物候的生動描繪。
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志的清明解氣早已經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經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升華,清明節也就是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心土,折幾只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就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這一天,我和我的家人去給我的奶奶上墳,我們買了一些水果、紙錢和鞭炮,我們在去的路上看見有的人手里拿著許多上墳的東西。三五成群的來到自己家的墓地,給自己的親人上墳,我們到了那里先燒香,再燒紙放鞭炮,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寄托我們的哀思,之后我們還要給死去的親人去掃墓,把掃墓掃的干干凈凈的好讓親人看到把她的墓掃的很干凈。她一定是會高興的,我們上完墳回來的時候看見路上還是人山人海的。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2
清明,正是桃花遍野的日子。山上大片大片的桃花中幾棵高大的老樹顯得有些突兀,冬天的狂風叫那本就危在旦夕的它們格外衰老。禿禿的樹枝擎著干澀的分叉,顯得有些哀寂。都說春天是新生的孩子,我倒覺得像那快要去世的老人,抱著剛出生的孫子,那種獨特的結合不僅不會讓人感到唐突,而是一種別樣的美感。
小草冒出那嬌綠的新芽,一個勁地向上躥,也不怕那厚實的泥土折斷了腰。一切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拼命與時間競跑,就連夏日里那倚在墻邊風兒吹過才肯動一動的慵懶的爬山虎也努力地攀上墻體,長出紫色的小芽。春天是一場競速快跑,所有的生命都從冬天的沉睡中醒來,一切都煥然一新。
春天是個漂亮的姑娘,帶來一片又一片美好色彩。杜鵑花舒展鮮艷的花瓣,映著山巒,紅紅一片,好不熱鬧。春姑娘披著一身艷麗的新裝,用長長的裙擺,給連綿起伏的山脈染上一層新綠;用和煦溫暖的春風,將冰冷刺骨的溪水吹進一絲溫暖;用淅淅瀝瀝的春雨,把唇焦舌燥的大地從昏睡中敲醒。方才因春天溫柔的呼喚而蘇醒的萬物,睜著惺忪的睡眼,讓這個細雨里的季節顯得更為迷離。春姑娘那如墨色蝴蝶般的睫毛,每撲閃一次,便送來陣陣春風。春天那浸染著各種顏色的美好畫布,給冬日的素銀裝束潑上滿滿春光。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春天演奏著舒緩的交響樂,描繪著飽蘸墨色的綺麗畫卷。清明踏春,將春天的美好盡收眼底,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呢?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3
清明節,是個讓人傷感的日子,因為在那一天里,我們要祭祀祖先、上山掃墓、懷念已經逝去的親人。詩人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正是道出清明特別的情感。
今年清明節,我并沒有那么悲傷,因為那一天里,艷陽高照,據說這是十年以來天氣的清明節,這個清明節顯得有點與眾不同,這次我們沒有上山掃墓,但我們做了另一件有趣的事—吃清明餃子,清明餃也有一個悲傷的故事:
從前有個年輕人,名叫金蘭。父親亡故,靠母親在家紡紗織布度日。金蘭從小驕橫懶惰,還要打罵母親。金蘭在野地里無意中看到母羊給小羊喂奶的情景,幡然醒悟,決心要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母親過來送飯的時候,他迎上前去,母親以為自己送飯遲了,又要遭兒子打罵,母親想不開投河自盡,金蘭跳進水塘,但只摸到一塊木板,金蘭將木板拿回家中供奉在堂前。為了紀念母親,金蘭將母親放籃的地方長出的野草綿青采回來,做成苦餅。清明餃便是用來告誡子孫要孝敬自己的長輩。
而如今我們吃的清明餃卻不是苦的,相反,味道好極了,有豆沙餡的甜餃,有咸菜肉末的咸餃,還有艾青拌成的青餃,米粉裹成的白餃,簡直讓我大飽口福,清明餃的味道越來越豐富,但它蘊含的意義可不能忘記啊!心中要愛自己的長輩,懷念去世的親人,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這是一個多么有意義、與眾不同的清明節啊!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泵慨斘蚁肫鹛拼笤娙硕拍恋倪@首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媽媽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著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奶奶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里也沒有任何跟奶奶有關的事跡。她長什么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腦。我問媽媽:“媽媽,我見過奶奶嗎?待我好嗎?”媽媽無奈的說:“實話說吧,她對你可好啦,你犯錯了,她一直袒護你……”
經過幾十分鐘的汽車顛簸,我們終于來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們清理掉墓前的雜草,疏通邊上的排水溝,放上供品,點好香、蠟燭,把折好的紙錢燒成灰燼給親人拜祭,以此寄托對死去親人的一份思念。我們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后,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我默默的在墳墓前許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讀書聰明,學習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
在煙霧彌漫的山野中,我們踏著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兩個姍姍獨行,不愧是我們中華發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么的有意義。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5
今天是清明節,是中國傳統掃墓節日,爸爸開車帶奶奶、媽媽、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縣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們經過了1個小時的環山公路終于到達目的地——我夢中熟悉的家鄉。
一下車,我們就聞到一股清新的鄉村氣息,四周青山環繞,整個鄉村顯得那樣祥和。我們步行幾分鐘就看見一座泥巴蓋得老房子,這是爺爺、奶奶、爸爸以前住過的地方,現在只有曾奶奶、曾爺爺住在那里。一進門就看見曾爺爺與曾奶奶,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見我們到來,那爬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問候完曾爺爺與曾奶奶,我們要去掃爺爺的墓了,我們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陽光燦爛,小路兩旁都開始熱鬧了。有嫩綠的小草展露著小腦袋,忙碌的螞蟻在春運,春筍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腦袋,山間的小路上真有趣,一會兒小雞、小鴨與我們嬉戲,一會兒小羊、小狗與我們賽跑。遠處綠油油的麥田和金燦燦的油菜花為家鄉的春天添加了亮麗的色彩。不一會功夫,我們來到了爺爺墓前,爸爸帶著媽媽與我認認真真地向爺爺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爺爺還活在我們身邊,與我們一起享受這美好的生活。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6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7
今天,陽光明媚,微風把花的香氣散發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連續的陰雨,好不容易盼來了晴天,同學們又議論開了:上周老師叫我們每位同學帶一個風箏到學校來,今天那么好的天氣,能去放風箏該多好啊。果然,第一節課,老師宣布:“今天下午我們去放風箏?!薄班?”同學們歡呼雀躍。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同學們都把風箏帶到了教室,好一個風箏聚會!有活潑可愛的小金魚,有輕盈的小降落傘,有燦爛無比的彩虹,有秉公執法的包公……真是千姿百態,各顯風采。
我們來到操場上,三三兩兩組成一個個小組開始放風箏。我和一個男生選擇了一個奧特曼風箏準備放。他先用紅領巾試了試風向,然后舉起風箏迎風站立著,我慢慢邊放線邊往后退,差不多離開他五六米時我站住了?!胺拧保扬L箏用力往天上一送,我趕緊拉著線跑了起來,邊跑邊放線,“快,快放線!”他大叫著。眼見風箏慢慢升起來,突然,一陣橫風吹過,風箏忽忽悠悠地從空中掉了下來。唉,出師不利,不過沒關系,繼續努力。這次,我們有了經驗,乘風稍微小一點的時候開始放,這次風箏很順利地就飛了起來,我慢慢地一邊放線,一邊拉拉線,風箏越飛越高,線團上的線都幾乎放完了,我停止了放線,一只手拿著線團,一只手不時拉拉線,讓風箏保持在空中。放眼環顧四周,同學們也很快都把風箏放上了天空,各種風箏在天上盡顯英姿:“蝴 蝶”和“金魚”跳著優美的舞蹈;“飛機”一會兒俯沖,一會兒又舒緩平穩地滑翔;而我們的“奧特曼”正和一只“大眼怪獸”在對視著,好像馬上就要進行決斗……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操場。 “回教室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操場,同學都覺得意猶未盡,相約有時間一定再去放風箏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8
命中不能承受的重,就是對逝去親人難以忘懷的情,心中的重,是對爺爺生生不息的思念。
清明即至,全家人去掃墓。不知為什么,心繃的很緊,像是一根拉緊的玹。這幾多歲月的思念是我心切。近了。近了。心中的玹終于放開了。爺爺墓周圍的油菜花吐露著,金色花蕊。陽光照射到四周。
呼吸著周圍的空氣,似乎聞到了一股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味道。就是這般味道,陪伴了我一半的童年。
爺爺66歲忽的重疾,得知這個消息,全家一片呆,后來傷心欲絕。每次見他一次,都是淚水潸然,那是我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我的親人,在疼苦著。而我卻無能為力。這世間鮮美的愛,就要被無情的割去,就要被別人奪去。這些,都使我心碎……
爺爺,用他那老人最后的愛,最后的好,最后得狠。再次打碎我的心。痛,是那樣的痛。是我永遠難以平息心中的疼痛。他,說:‘孩子要管得緊一點,不聽話就打’‘不要打的太大力’。這兩句話,那么的矛盾,而其中又夾雜了多少愛。
子欲孝而親不在。這種痛苦無法想象。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9
清明節前夕,我們學校組織四五年段學生去科山祭掃烈士墓。
步行了許久,前面的同學突然大聲喊著:“快看!是烈士墓!”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哇!烈士墓頂端那閃耀的紅星映進眼簾。“紅星閃閃放光彩……”在我的腦海中響起。
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一根柱子高聳入云,上面寫著“惠安革命烈士墓”,這七個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碑前有一片綠茵茵的草地,兩排威武蒼翠的松柏上已掛滿了小白花,給烈士墓平添了肅穆。我們整齊肅立碑前,祭掃活動開始了:出旗、唱隊歌、默哀……默哀的那一刻,我把小白花放在胸前,默默地低下了頭,胸前隨風飄揚的紅領巾,我仿佛看見了腥風血雨的艱苦歲月里,一位位烈士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一個個英雄在斷頭臺上英勇就義,為了革命事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我的耳邊仿佛響著陣陣槍聲,眼前彌漫著戰斗的硝煙。那硝煙變成了熊熊山火,染紅了半邊天,消防官兵們為了人民,為了國家財產,穿上防護服,戴上防護罩,背上水槍,走進火場。經過一天一夜的緊急救援,27名消防官兵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影響,突遇山火爆燃,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老師常說:“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钡拇_,在這和平年代,犧牲奉獻也始終是軍人職業的主旋律。從烈焰肆虐的大興安嶺火場,到阻擊非典的小湯山醫院,從冰雪阻斷的生命通道,到山崩地裂的強震中心,總有無數強壯有力的臂膀撐起民族的希望。
風輕輕地吹著,柏樹輕輕地晃著,為新時代的楷模奏響生命的贊歌。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10
今天是清明節,但是我和媽媽這邊的親戚們是前天去掃的墓。地方還是老樣子,過程也沒有變。清明節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我們幾家一年中聚會的日子。
在陵墓宣傳區我看到了現在一些新陵墓的推介,其中最喜歡的就是植樹安葬,也就是在埋骨灰的地方種一棵樹而不是修一個水泥或大理石的墓地。平時祭拜就到樹那里去。
墓地基本上是一個永久性的東西,不斷地有人去世,那么墓地的面積就會不斷地擴大,如果全都像現在這樣花一大把錢修建一個墓地,過不了多久就會出現“死人和活人爭地皮”的現象。但如果是植樹的話,那么先人們留給后人們的就會是一片森林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樹是不斷成長的,每年去祭拜時肯定會看到它的變化,感覺好像去世的親人在以新的方式存活在這個世上,比起那日漸老化的墓碑更有靈氣。
希望這樣的方式能夠被更多人接受,從而得以普及。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11
清明節到了,蒙蒙細雨密密的織成一片,像扯也扯不開的愁緒一樣,讓人的心不自覺的感染上憂愁和悲傷。在這迷蒙黯然氣氛的感染下,我跟隨著家人去給奶奶掃墓。
爬過一段崎嶇的山路,我們終于來到了奶奶的墓地。一年沒過來看望奶奶了,墳墓前已經長出了不少的雜草,絨絨的青苔爬滿了墳墓四周,瑩瑩細雨下墳墓都顯出淺淺的碧色;墓臺上面也已經積累了厚厚的灰塵,里面還夾雜了許多腐爛的樹葉,整個都顯得很蕭索荒涼。姑姑見狀立刻拿出掃把,用力地掃著,頓時塵泥混著雨水,”撲撲”落下,有的還因為姑姑用力過猛而飛濺起來,我們馬上后退幾步,才幸免于難。爸爸則帶著我們拔除四周的雜草,砍去遮住墓碑的橫亂枝條。
清掃完墓,我們從車上拿下錢鈔,香燭等祭祀用品。爸爸擺上了花藍,媽媽開始折紙幣。媽媽邊折疊邊念叨這一年來的生活,我想,媽媽是想讓奶奶知道我們現在生活過得很好,讓她在天國也可以放心吧。紙幣全部折好后,爸爸把用火點燃,紙幣在火中一寸一寸地消失了,可能為在天之靈的奶奶帶來了更多錢吧!讓她在那邊也能過上富裕的日子。爸媽姑姑一邊撥動紙幣,一邊在旁邊輕輕地念叨:”媽媽,祝您在天國那邊過得快活,我們會永遠想念您的?!?/p>
祭拜完,我抬起頭來,看見爸媽沾滿了淚水的臉上滿是哀傷,剎時,我也淚眼模糊了……
在香燭徐徐升起的煙霧中,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她在天國那邊活得還好嗎?在那邊應該沒有病痛了吧…..幾乎各種跟奶奶有關的問題在我的腦海邊纏繞著。正當我們一家人沉浸在無盡在懷念中時,只聽“轟“地一聲,開始打鞭炮了。噼里啪啦的聲音驅趕了山野的寂靜,也沖淡了我們祭拜的思念憂愁,我覺得此刻奶奶應該是微笑著看著我們吧。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把手伸向窗外,綿綿的雨輕柔地吻著我的手,像奶奶給我的愛。我想:奶奶在天之靈一定看著我呢!我可要好好學習,讓天國里的奶奶能得到更多的欣慰!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12
啊,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都趕著去祭拜自己死去的親戚和朋友,有的人買菊花和美酒;有的買紙錢和香和燭??墒谴蟛糠秩硕疾恢狼迕鞴澥窃趺磥淼?,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爸矘湓炝?,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而且關于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的傳說是多種多樣的,是說不完的,今天就講到這里吧!從去年開始,清明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日,便于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祭奠親人。清明節真是來之不易啊!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13
又到一年清明時節。
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坐在院子外面聊天,吃清明團。哥哥姐姐來了,他們說:“弟弟,我們一起去放風箏,玩捉迷藏吧!我隨口地答應了哥哥姐姐的要求,我和哥哥姐姐在院子后面的路地上放風箏,我和哥哥姐姐配合,哥哥一手拿著風箏的頂端,我和姐姐在后面拉著線。我們就放成了一個玩偶風箏。接下來我們該玩捉迷藏了。
我們石頭剪刀布,啊,我輸了,我只好用紅領巾把自己的眼睛綁起來,開始數數。1、2、3、4……數到20了,我把綁起來的紅領巾趕緊解開。四處張望,發現沒有人。就在每個草叢里仔細觀察起來,啊,找到姐姐了,還有哥哥呢?姐姐說:“哥哥一定在院子里面,我走到院子里一看,馬上發現了哥哥。媽媽爸爸都笑了,說我真是一個捉迷藏的能手。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這種感覺在我們家一點也找不到了。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14
4月5日這天,小雨飄飄灑灑地下在泥濘的小路上,路上的行人匆忙地走來走去,臉上紛紛露出了悲傷,似乎靈魂都要出竅了。
在一條小路上,一個人攔住了騎黃牛的小牧童,他用沙啞的嗓子問:“借問酒家何處有?”小牧童沒有看出他的悲痛,就歡快的指向了遠處的店:“杏花村!”這個人答謝過后就向著店走去。
他走啊走,終于來到了杏花村,杏花村旁種滿了杏花,滿樹的杏花紛紛落下,白色的花瓣到處都是。他的身體劇烈地顫抖起來,也是在一年杏花滿樹的時候,他為了去京城考取功名,拋下了了他那唯一的親人——已重病在身的老母親,他高中狀元又有什么用,如果能讓母親起死回生,他寧愿名落孫山,永遠陪在母親身邊,當他中第歸來時,迎接他的不是母親昔日溫暖的笑靨,而是冰冷的墳地和滿樹杏花。這時,他后悔了,為什么他要不顧別人的勸阻執意赴京趕考,為什么要金榜題名,而不管不顧自己在世上唯一的親人。
她失魂落魄地走進店,坐了下來,店小二見有生意,就立刻上去滿臉堆笑地說:“客官要吃點啥?”他猛地一震,對,他要帶點吃的給母親。他對小二說:“小二,給我來一碗長壽面,再加個蛋,我要帶走?!毙《鸬溃骸昂绵?!”就忙去準備了。
他端著面,來到墳前,他放下面,情不自禁地在母親墓前磕了三個重重的響頭。額頭磕在石頭上,他卻沒有任何痛覺。
不知何時,他已淚流滿面,恍惚間,他又聽到了母親溫和的教誨,又看到了母親和藹的笑靨……
關于清明節的典例征文篇1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清明節,在這特別的日子里,我們全體師生來到烈士陵前,為我們心中的英雄掃墓。
此時此刻,我們看到的不光是烈士陵墓,而是烈士們那高大的身影。
我們為英雄獻上一束束鮮花,表達對他們的尊敬。先烈們的英名與山河共存,與日月同輝。
我們怎么能忘記無數先烈為祖國的繁榮,為人民的幸福,奮不顧身,壯烈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先烈們的事跡像高大的豐碑永遠的在我們的心里。
先烈們用生命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和平的環境和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先烈們對我們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