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作文600字
在寫作文前要認真審題,理解題目的要求和意圖,避免跑題和偏題。好的有關清明作文600字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篇1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篇2
杜牧有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到了這個時候,掃墓、踏青、做清明餅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我們小組迎著和煦的春風,一起體驗了摘綿菜,做綿菜餅的活動。
我們坐上了郭亦涵媽媽的車,出發了。一路上,我們笑著鬧著。不知不覺,就到達了目的地。我下了車,咦,這是哪兒呀?這就是目的地了嗎?媽媽告訴我:“是呀,目的地永嘉到了,我們去摘綿菜吧。”哦,原來是這樣啊,我隨手從旁邊的田地里摘了一株綠色的怪怪的草:“這就是綿菜了嗎?”媽媽回答道:“哎呀,這怎么可能是綿菜呢?綿菜可不長在這種地方!”要上山了,我們一路上打打鬧鬧上了山,安靜的羅東村被一陣陣歡聲笑語籠罩著。
走著走著,前面出現了一片樹叢,我不敢進去,停住了腳步堵在路口。就在這時,我的“過山車”來了,呵呵,那就是毛興維呀!我兩手搭著他的肩,他在前頭,我在后頭,跟著他的步伐,穿梭在樹叢間。大人們摘了一株綿菜給我們看,原來,棉菜的中間有黃黃的花,三層的葉子上有細細的絨毛。我們也照著樣子去摘綿菜。盡管我們很累,但是很開心。
摘了大約兩到三點,就要上車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永嘉。可是,接下來究竟要到哪里去呢?原來,是去學校做棉菜餅呀。
到了學校,我們就動手做了起來。先把棉菜洗干凈,然后放在榨汁機里榨成汁,接著把汁倒到攪拌機里和面粉一起攪拌,這中間,大人們負責把餡料炒起來,蘿卜絲、肉、豆腐干在鍋里越吵越香,饞得我們直流口水。藝磊媽媽將攪拌好了的綿菜面團分小塊放一堆,我們開始包綿菜餅了。先將皮的中間壓個洞,放美味的餡兒,再小心翼翼地將綿菜餅搓圓。做好的綿菜餅一個個被放進蒸鍋,半個小時后,我們便嘗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真美味呀!
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正如詩人所說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清明節的來歷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呀!
我們早早的吃完早飯,準備去掃墓。我們提著東西走在馬路上,我看見路上的車子來來往往,路上的行人也來來往往。今天天氣不是很好,天空上還下著一些毛毛細雨走進墓地,里面人來人往,煙霧彌漫。我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我家的墓碑前。爸爸媽媽從塑料袋里拿出紙錢和其他祭祖物品,我也上前幫忙拆分,并分成了三堆。隨后,我們燒起了紙錢,把香點著,還放起了鞭炮。我們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墳前,一個個上前磕頭。輪到我了,爸爸一邊叫我磕頭,一邊請爺爺、奶奶保佑我平平安安。
在這片土地上,我的爺爺和奶奶安詳的睡著,永遠的睡著。點燃的'香慢慢地飄了起來。也飄進我們的心中。我情不自禁的吟起了杜牧寫的《清明》。
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憂愁一直伴隨著我和家人結束掃墓。
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篇4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要去老家祭祖。
隨著兩旁的大樹向后退去,我們奔馳在鄉村柏油馬路上,遠遠地,一座高大雄偉的建筑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爸爸說:“這是老家祭祖的祠堂,叫養浩堂。”我們來到祠堂門前,完全是北京的建筑風格,雕梁畫棟,巍峨壯觀。
吃完午飯,我們來到祠堂祭祖,這個建筑分三部分,處處金碧輝煌,壯觀極了。抬頭仰望,“養浩堂”三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跨過高高的門檻進入第一進房子,房子正中是一座屏障,雕刻著象征著君子的梅蘭竹菊。我們從右側進入,越過臺階,穿過庭院,來到第二進。四面潔白如新的墻壁上掛著“孟氏祖訓”和“孟氏族譜”。祖訓共16條,告誡我們孟氏子孫做人的道理,了解到先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胸襟。我也知道了我是“亞圣”孟子的第77代子孫,深感自豪。
我們來到第三間房子,正中間供奉著兩位祖先的坐像,他們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俯視著我們。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恭敬地跪拜了祖先。
走出祠堂,周邊鳥語花香,油菜花金燦燦的一片,路邊的野花一簇簇地擁在一起,綠油油的蠶豆隨風搖擺,小河清澈見底,河邊的柳樹也探出了翠綠的小腦袋。美麗極了!想想我們的祖先從山東遷徙到泰州,當時沒有交通工具,他們扶老攜幼,一路顛簸,還有許多的行李,頂多坐牛車馬車而已。再看看現在,我們一家人從泰州到老家五十幾公里,短短的四十分鐘就到了,就是從山東到這頂多幾個小時,我們的祖先多么的`不容易啊!所以作為后人我們更要感恩先祖,銘記祖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篇5
今天是清明節,我跟著爺爺、爸爸、叔叔,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一起去掃墓。
在去掃墓之前,我要去四爺爺家看看。
去了之后,看見電視上一直在播放著有關今天是清明節的事。有去紀念烈士們的,其中有好多師生、軍人、消防隊員和公民。雖然我沒有去,但是跟著電視上記者的走動,感覺真的在那兒一樣,非常的壯觀。
一會兒,爸爸叫我們走了。
我們慢慢地上山,我們比賽看誰跑得快?我們就跑啊跑啊……結果,一會兒的工夫,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們就追上來了。
他們先走了,我們三個在后面跑,怎么跑也追不上。我們實在想不出好方法就直接往上走,但是怎么也看不著他們。我們往上走了一個山坡,才看到他們,我們趕緊從這條路上跑過去。但是走到一半的時候,感覺這條路非常難走,我們只好慢慢地往上爬,最后還是爬上去了。
爬上去以后,爺爺叔叔早已經把要掃墓的東西準備好,就等著燒紙了。我突然感覺這里靜悄悄的,燒紙的時候只能聽見風的聲音……
掃完了墓我們就回了老家。
回家之后,我和姐姐一塊兒在小廣場上玩兒。有好多新的健身器材。我和姐姐一起比賽,看看誰腿伸得長。她居然違反了游戲規則,用手撐著……我實在受不了,就使勁往前蹬_,最終還是她超過了我。過了一會兒,爸爸回來了。
爸爸叫我回家,我和爸爸去跟爺爺奶奶打了一聲招呼,就回家了。
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女與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與您相見。這怎么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蒙蒙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么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么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采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爺爺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與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與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篇7
清明時節,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來到李慶蘭烈士陵墓,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祭奠烈士英靈。烈士雖已長眠地下,但他們的精神將與青山共存,與日月爭輝。
同學們,在那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多少革命先輩,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國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英勇奮斗,前赴后繼,贏得了人民的世代敬仰。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戰斗到最后一刻,最后,毅然跳下懸崖,壯烈犧牲,令敵人膽顫心驚;邱少云為革命的勝利,烈火燒身一動不動,用生命換來了勝利的曙光;夏明翰烈士英勇就義前,面對敵人的囂張氣焰,大義凜然地寫了“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的壯麗詩篇;年僅15歲的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面不改色心不跳,從容就義,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了他人的平安;還有黃繼光、董存瑞、等等,正是這無數先烈對共產主義的執著追求、英勇犧牲,才換來了我們幸福美好的今天。
同學們,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多姿多彩的、和平幸福的年代里,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無數先烈用生命給我們換來的幸福生活,勤奮學習,努力成才,牢記烈士的遺愿,踏著烈士的足跡,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去實現先烈們未竟的共產主義事業,去創造共和國無限美好的明天!
李慶蘭烈士,安息吧!您的精神將永垂不朽!您的英名將萬古長青!
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篇8
清明節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著傾盆大雨。我看見媽媽和爸爸的身影,興奮地嚷叫起來。因為這天然而清明節,爸爸媽媽早晨四五點鐘就從縣里趕過來了,為的就然而掃墓。這天早晨的六點三十分,爸爸問我要和他一齊去掃墓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在路上,我突然發覺爸爸的手里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鞭炮。我覺得很奇怪,心想:爸爸會不會然而忘了拿鞭炮了呢?于然而,我用驚訝的眼光望了望爸爸。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然后親切地對我說:“然而啊!我這天確實沒帶鞭炮。”
爸爸的話音剛落,我立刻接上了嘴。“那您為什么明明白又不帶來呢?”
爸爸明白我然而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于然而對我說:“那然而因為今年這兒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
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里,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然而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那里,我想到社會中又有多少個這樣不守規的人呢?雖然這只然而一件小事罷了,但它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然而多么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做一位禮貌人,好嗎?那此刻就行動起來吧,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讓一個嶄新的社會呈此刻我們面前吧!
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篇9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稱為“寒食節”。相傳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晉文公想請介子推回朝做官,可是介子推卻隱居山林。有人給晉文公獻計說“放火燒山,介子推一定會逃出山林”。晉文公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便派人放火燒山,然而,介子推并沒有逃出山。當大火被撲滅后,人們發現介子推背著母親被燒死在大叔下,晉文公得知后悔不已。為了紀念他,每年的四月五日便定為清明節。
提到清明節大家一定會想到掃墓。我們家也不例外。
清明節那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到湯山給爺爺掃墓。爸爸開著汽車停到了山腳下,我們乘著板車上山。剛上板車的時候我很興奮,因為在市中心沒有那種板車,我也是第一次坐這種車子。而且在開往湯山的路上,只見一簇簇、一叢叢金黃色的油菜花在微風中擺舞。但是當我在半山腰上看到了一座私家墳墓的時候,心情就像從山頂跌到了山谷,變得非常沉重。那一刻我希望時間能夠停留,不想面對見到爺爺墳墓時的悲痛。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爺爺的墳前。只見一塊大石碑上刻著我們全家人的名字,還有爺爺生前的照片。爺爺一副慈祥的面孔,面帶微笑地看著我們,仿佛對我們的到來感到很高興。媽媽把帶來的糕點和水果擺在了爺爺的墳前,我獻上了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來的一束菊花,給爺爺磕了三個頭。并對爺爺說:“爺爺,您在那里生活的好嗎?我們看您了!”給爺爺燒完紙錢我們就下山了。
回來的路上,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希望爺爺在另一個世界里能生活的和我們一樣幸福。
有關清明作文600字篇10
清明掃墓寄托著對逝去親人滿滿的哀思。焚香燒紙錢、供奉許多祭品以及燃放鞭炮行祭拜禮等,是我國清明掃墓的習俗。
然而有許多新聞媒體播報了類似綠色掃墓的專題欄目,以此來告知那些過于浪費的掃墓者。看到欄目后我有一種深深的認同感。雖然我們是該好好祭奠,然而懷念親友的方式不只有這一種。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多樣不浪費財物,不破壞環境的方式表達。
文廟的“春思.春頌”——清明祭頌詩會,形式不具一格,凡是在文廟燒香緬懷祖先的人,都可以上臺朗誦或表演。通過朗誦或表演,緬懷已逝的親人,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們一家三口到達文廟,清明祭頌詩會已經開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正在神情并茂演說山東快板。他自創的快板《鬼子來了》,是為了哀思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爸爸。精彩的山東快板,博得了陣陣掌聲。原來啊,他就是原新疆曲藝協會會長、新疆曲藝表演藝術家馬爺爺。今天,通過清明祭頌詩會,祭奠親人亡靈,并通過自己的長詩,告訴遇難的親人,她生活得很好,她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所有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很多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偷偷抹眼淚……受這種特殊氛圍的感染,我邀請了四位不相識的小朋友,年齡最小的才6歲,一起上臺表演了《弟子規》朗誦,告訴我們已經死去的親人,幼小的我們沒有忘記你們,沒有忘記你們傳承下來的忠孝禮儀!在清明時節,我們很想念你們!
清明祭頌詩會,用現代科學文化形式,替代了封建迷信焚燒行為,即進行了文化交流,又祭奠了已逝的親人,更是給我們兒童的一堂意義深遠的歷史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