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
好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層次和結構,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規劃和設計,合理安排段落和層次,使文章的結構有條理、有邏輯。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參考,希望對大家寫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有幫助。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1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開始于周代,每年冬至后108天是清明節。清明節在每年公歷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清明節又叫寒食節。
關于清明節還有一個感人的由來。傳說晉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餓昏了,他的隨從介子推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烤著給晉文公重耳吃。晉文公重耳執政后,重賞那些有功之臣,卻忘了賞介子推。有人提醒說也應賞介子推。晉文公重耳帶著大臣去賞介子推,誰知介子推已經帶著老母親躲在綿山上,有人提出燒山,因為介子推那么孝順,一定會帶著母親出來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晉文公重耳和隨從上山去看,只看老母親和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樹上燒死了。晉文公重耳非常傷心,下令從此以后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所以這一天叫寒食節,又叫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有祭祖,掃墓,踏青,植樹。清明節這天爸爸,媽媽還去紀念逝去的先人,去給逝去的先人掃墓。清明節這天我們還要植樹,俗語說的號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后,種瓜點都。清明節后天氣漸漸暖和,農民伯伯也開始抓地了。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2
清明節是中國人紀念已逝親人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會有許許多多家庭為逝去的親人掃墓,這種習俗已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了。
然而,近年來清明祭奠這個習俗卻慢慢變味了,變得奢侈化了。過去祭祀,在平常人家庭里只用些黃色圓形紙(俗稱元寶)和幾碟小食一壺清酒即可。而現在卻演變成什么小車、紙別墅、傭人等等……真是五花八門,而這些祭品往往又需用火燒掉,成為嚴重的火災隱患,每年清明節都有失火燒山事件發生就是明證。
今年的清明祭奠,人們的奢侈令我咂舌。清明節當天早上,看著家人張羅著祭祖用品,嘴里還念念有詞,說什么百萬家私之類的,聽得我稀里糊涂。正當我想上前問媽媽這樣做有什么意義的時候,忽然小侄子“哇”一聲:“好大的一只燒豬啊,那個爆竹卷著有大鍋蓋一樣大!”我扭頭朝馬路上一看,果然是四個人抬著一只大燒豬和一卷大爆竹,還有人擔著祭品跟在后面。這也太夸張了吧,不是明擺著炫耀嘛!看著那支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祠堂方向走去,我不由嘆了一口氣。
我們家也出發“拜山”了,一路走去,途中還真是驚嘆連連啊!“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這個彌漫著淡淡哀傷的節日里,我想人們的心情也難免會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吧?但是為什么今天全然不見了呢?雖然說清明前后也有踏青嬉游、親近大自然的傳統習俗,但是至少去“拜山”上墳不該如此吧。一路上,我看見浩浩蕩蕩的車隊,那些人抬著奢侈的祭品來到他們先人的墳上。在祭祀的整個過程中,根本沒有一點憂傷、莊重、肅穆的氣氛,反而看見他們臉帶笑容,還嘻嘻哈哈大笑不止。等他們祭祀完之后,又燒了一大卷炮仗,后來還放了幾筒禮炮。天哪,禮炮不是在喜慶的日子才放的嗎?怎么清明節祭奠親人也放啊?這到底是在紀念已逝的親人還是搞什么新意?這樣過清明節我還是第一次看見。
春雨蒙蒙,飄灑在我的臉上。望著這灰暗的天空,回想起那已逝的親人,那是多么令人懷念。我默默地為他們敬了酒,上了香,接著帶著哀愁與不舍,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了歸途。想著剛才見到的情景,我一路無語。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3
盼啊,盼啊!清明節終于到了,學校放三天假,老師還講了清明節的由來,并且讓我們在假期了解清明節的習俗。
早晨起來,媽媽煮了一大盤子的雞蛋,爸爸說,來,咱倆來碰雞蛋。我用心地挑揀了一大的,拿起來就跟爸爸碰了一下,我的雞蛋馬上裂了一個大口,爸爸笑著說:“小傻瓜,要用小頭碰。”
媽媽帶我上街,好多人買香和紙錢。媽媽說:“他們是去掃墓,給死去的親人送錢。”
這幾天天氣又冷了,還有點下雨,我想到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和媽媽一起到郊外去踏青,郊外的景色真美啊!桃花開了,桃樹伸出許多小手,拉住春姑娘的衣袖,春姑娘一不小心,把粉紅的花兒,撒了桃樹一頭。迎春花舉起金黃色的小喇叭,向人們報告著春天的消息。柳姑娘垂下她那美麗的秀發,在春風的吹撫下擺動。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4
天上小雨飄,又是一年清明時。這是祭掃陵墓、緬懷故人的節日,可惜的是,在這節日里,我卻不能去祭奠那些為新中國的勝利而付出生命的偉大烈士們,令人遺憾。
一個個小木牌,上面刻著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輕輕插進土中,這便是我為他們制作的簡易木牌。我微微閉眼,雙手合十,喃喃道:“你們是捍衛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英勇戰斗、血灑疆場的民族英烈.,讓我們擁有一個這樣美好的生活,你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斗爭而光榮殉職,是我們的好榜樣,偉大民族精神的寫照。”輕輕叩拜了一下。
“這么多年過去了,你們家喻戶曉,被世人贊美著,你們有的死于戰爭,有的死于帝國主義的殘暴折磨,盡自己所有的力量與生命拯救祖國,保衛祖國,一句話——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我對你們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你們是神圣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在我的眼里,他們是光明的象征,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是我們努力下去的動力!”腦中閃過一個個臉龐,堅毅、剛強、豁達、憤怒……最后化為一團虛無,我眼睛微微濕潤,叩拜了第二下。
我要鄭重的對烈士們說:“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斗爭勝利了,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將繼承你們努力開辟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滿腔熱血的炎黃子孫,有著世間偉大的精神,我熱愛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你們在九泉之下安息吧。”第三下叩拜結束,在眾多墓前放了些潔白的花兒。
春風輕拂,并沒有下雨,陽光正好,或許是烈士們感受到了我獨特的祭奠,又或許是他們同意了我的話。只希望這溫和的春風帶著我的崇敬與思念飄遠,到達烈士們的所在的地方。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5
四月五日清明節,爸爸帶我去奶奶家過清明.從我們家出發到奶奶家一共奔馳了一百多公里,到奶奶家時已經十一點三十了。太婆的墳離奶奶家有一些距離,吃了點包子我們就出發了。
大約走了半個小時就到了,我們在大人的帶領下先把墳頭和四周的雜草清除掉,然后爺爺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紅紙條放在墳上,并把祭祀用的雞、豬肉、果品、酒等擺放在墳前,再點蠟燭和香,把蠟燭插在墓碑前,點燃的香插在墳前和四周。
當一切準備好了我們就要開始拜太婆了,雖然她老人家已經不可能看到這些,可這代表了我們對她老人家的懷念和尊敬。每一個人都有序的輪流到墳前上香鞠躬到酒,心里默默念著自己的愿望希望得到先人的保佑。當香和蠟燭差不多要燃盡時我們把帶來的紙錢給燒了,把鞭炮給點燃,山里頓時響起了“劈哩啪啦”的鞭炮聲很久才散。奶奶說這是告訴太婆我們走了明年清明再來給她掃墓。
明年的清明節我還會回奶奶家做清明的。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與李商隱齊名的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 而我, 又是怎樣度過這個節氣呢?
清晨, 我睜開朦朧的睡眼, 換好衣服, 迎著朝霞, 踏青去了。
我來到了東海公園, 太陽剛剛從海平面升。 借著那一縷縷陽光, 我看到了小草剛剛從泥土里鉆出來, 迎著春天的陽光, 茁壯成長……
拐了幾個彎, 便來到了十八盤。山路崎嶇, 但花紅柳綠的十八盤令我神往。 盡管爬十八盤是很累的, 但我毫不在意。 在大自然中遨游本身就是快樂的。
我氣喘吁吁地從十八盤上來, 停息了一陣, 便又踏上了征程。 路邊的樹抽出了新芽, 有柳樹、松樹、 柏樹、 甚至有杉樹。 野花遍地是: 雜樣兒,有名字的, 沒名字的, 盛開在草叢里, 像眼睛, 像星星, 還眨呀眨的。
在樹叢中, 我又發現了一條岔路, 岔路之中更是別有一番景象: 綠發亮的樹下, 點綴著新生的小草,真是別有洞天啊…… 在那玩耍了一陣, 我又回到了大路上, 因為我發現那條岔路是條死路。
太陽已升到頭頂了,中午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濱海路, 要回家吃飯了, 我借著午后溫暖的的陽光, 把這美好的一天記了下來。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7
清明節放假,我對爸爸說:“我們一起去山上踏青吧!”我用懇求的眼神望著爸爸,希望爸爸能夠同意,爸爸可怎么都不干,我便大哭起來,爸爸奈何不了我,只好點點頭答應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帶上上山的裝備,和爸爸一起去踏青。半個小時的路程讓我筋疲力盡。
到了山上,我貪婪的呼吸了一大口空氣,看著那巍峨的雄山,流淌的小溪,碧綠的泓碧水,嘰嘰喳喳的小鳥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飛翔,還有那隨風搖曳的柳樹,更是讓人神往。頓時,我仿佛明白了高山流水的真正含義,那美景勝過一件華麗的衣服,勝過一棟舒適豪華別墅,勝過一個優美舞者。對于此時此刻的我來說,那是一件無價之寶,沒有人能夠買走它。我欣賞著美景,俯視山下,看到了一棟棟房屋,一個個忙碌的人,一只只引領孩子前進的母親??????
轉眼間,到了中午,爸爸采了一些野菜,我吃著野菜雖有些苦澀,但我吃到了自然的味道,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先苦后甜,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說到這,我又回味了這里的美景,午飯后,和它告了別。回到家,我并不覺得勞累,只認為那是一種享受,享受到了從未享受過的美好。
這一次踏青,讓我感受到了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也感受到我的未來人生。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朝詩人杜牧是這樣描寫清明的。 清明節在每年的四月五日。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清明果。清明果是用一種青色的植物和米粉混合做起來的果子,里面的餡有肉、豆腐干、咸菜等。我也嘗過,吃起來軟軟的,黏黏的,很多人都喜歡吃。除了吃清明果,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去掃墓。我爸爸媽媽也帶我去掃爺爺的墓。
爺爺的墓在鄉下,爸爸開車要幾十分鐘才到。我們把清明果、菜還有酒都擺在爺爺的墓前,奶奶還說什么“快起來吃”和許多我聽不懂的話。然后我們在墓前拜幾拜,拜完后,爸爸開始放鞭炮。放好鞭炮,我們就收拾好東西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總能看見許多火紅的杜鵑花,我和媽媽都很喜歡,爸爸就采來許多。于是我們就開心地讓這些美麗的花和我們一起回家了。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9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按照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 4月4日至6日之間。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氣。作為節氣,清明時期正是我國大部地區,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生機勃勃故稱之為清明。首先,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農諺說:“清明前后,點瓜種豆”, 正是春耕播種的大好季節。其次,清明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牧的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本周四,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 到少年宮認真觀看了解了烈士事跡,為這些偉大的英雄獻上親手制作的千紙鶴。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寶貴的生命與鮮血換來的,還要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長大后報效祖國,成為祖國的棟梁!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10
清明節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其中一個,又叫“寒食”節,有掃墓和吃艾餃的習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陰雨綿綿,似乎又多了一絲肅穆的氣氛。這天,我們全家帶著祭品上山掃墓。山腳下,前來掃墓的車輛排成長龍,挨挨擠擠,行進速度緩慢,還有交警臨時指揮。
我們先來到奶奶的墓前,拿出祭品放在墓碑前方,虔誠地寄托對奶奶的哀思。突然,“嘭??啪!嘭??啪!”的鞭炮聲傳入耳畔。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有一些人不顧“文明掃墓,禁燃鞭炮”的倡議,在墓前擅自燃放鞭炮。盡管今天陰雨綿綿,但燃放香燭和鞭炮的火災隱患仍不容小覷。
我陷入了沉思中……
忽然,想起老師在課上說過的“網上掃墓”。對啊,老師曾提起過“網上掃墓”既可以緩解交通壓力,倡導綠色文明祭祀,同時也可以方便網友清明期間足不出戶祭掃先人,可謂“一舉三得”。
當天,我就和爸爸約定明年的清明節我們就在網上去祭奠奶奶。今后,我們也會動員身邊的人響應這個綠色的號召,加入到網上掃墓的行列中來。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11
“明天放假了!”“明天放假了!”“明天是清明節,全國放假!”……隨著同學們的歡呼聲,同學們紛紛走出了校園。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就隨著爸爸回到農村的奶奶家。一進家門,就見奶奶在忙著包粽子。我問:“奶奶,您包粽子干什么?”奶奶笑著對我說:“包給老祖宗吃呀?等會你去上墳記得帶去呀!”我甜甜地答道:“好。”其實,我是回想起以往過節吃過奶奶包的粽子,那香味……“嘿嘿!等會我多吃幾個才是。”
下午兩點多鐘,伯伯一家四口,我們一家三口,叔叔一家三口,連同幾個爹爹的幾家人,二十幾個人浩浩蕩蕩的隊伍向墳地走。我們有的攜帶酒食果品,有的拿紙錢,有的炮,有的拿鐵鍬,有的拿柴刀等物品,說說笑笑來到了墳地。
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放鞭炮,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當然,我吃得最多的是粽子——兩個。伯伯叔叔都笑話我,我可管,只要自己喜歡就行。
呀!吃撐了,連晚上的團圓飯都吃不下了。可惜了那雞腿鴨腿海蝦。還好,離開奶奶家時,奶奶給我捎上十幾根我的最愛——粽子。
這就是我每年過的清明節。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又來到了。
這幾天,小巷里已經有人們開始賣那紅紅綠綠的紙做的各種東西,人們就用延傳下來的方法,買些那種紙,用火燒給故人,用這種方法來祭奠他們。這樣一來到處煙霧彌漫,燒完的紙灰四處亂飛,對環境有許多污染。這個季節,雖是小草剛剛發芽的時候,但是天氣干燥,燒紙就有可能引起火災,后果挺可怕的。
現在,也有年輕的人們用鮮花、絹花擺放在故人墓前以作祭奠,這樣做多環保呀,我真希望現代人都能用文明的方式代替傳統,而又不失去清明的意義。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依舊和往常一樣,來到老家,看到那巍巍聳立的高山時,我不禁有些洋洋自得。因為如果不是我,這里早被燒毀……
清明節即將來臨,老師告訴我們這幾天放假,讓我們回老家掃墓。掃墓?對于這個陌生的詞語,我異常興奮,于是興高采烈地聽老師說起了防火知識……
我日盼夜盼,終于盼到了清明節,我來到了老家的深山中。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甫真是料事如神,我們一行人頂著毛毛細雨來到了故人墳前。突然,大家都莫名其妙地哭了起來,并且又是燒香,又是燒紙錢,還擺上了貢品。只有我一個人在那偷偷的笑……忽然,我驚呆了,再也笑不出來了,燒紙錢引發的火很大,雖然下著小雨,可那火并未澆滅,反而越燒越大……
想著老師上課時說的話:“火是無情的,生命卻是有限的!
在樹林里掃墓,一定要十分留意到那些煙頭,那些點著了的紙錢,火苗……千萬別小看它們,不及時將它們撲滅,必定釀成火災……”我回頭望望爸爸、媽媽,可他們對于眼前的一切仍然無動于衷。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十分為難,看爸爸、媽媽這表情,假如我將火撲滅,肯定會招來他們的責罵。而不及時將火撲滅又……“咳、咳”一股刺鼻的黑煙將我從幻想中拉回了現實。我定睛一看,那火已經釀成了熊熊大火,火勢再不控制就來不及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搶過姐姐的水桶,縱身一躍來到了小河邊,立馬裝滿水,向那團大火撲去,“撲通”,火總算澆滅了。望著這“杰作”,我暗暗得意。我原以為媽媽會夸獎我,可遭來的卻是一頓臭罵……我終于忍不住哭了,嚷嚷道:“你們知不知道,火是無情的,要時刻注意,別因為小火釀成大火而引發火災,這樣會帶來慘重的損失的!”
聽完我的話后,大家似乎都明白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后來,再也沒大意過。
別小看一支小小的煙頭,一顆小火星,如果不及時撲滅,依然可以釀成大火災。火是無情的,生命是有限的。千萬別讓那小火苗釀成大火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森林防火—人人有責!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14
4月5日,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今年我跟隨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去過“清明節”。清明小假期的頭一天,太陽還是高高的掛在天上,我想起大人說的:“清明節那天都會下雨的”,就感到納悶,天氣這么好,明天會下雨嗎?第二天我們很早就起床了,因為我們要去上墳,祭念我的太姥姥。一出門,就發現天空居然下著毛毛細雨!真靈啊!姥姥帶著我們先去市場上買了些祭祖的物品,我發現市場上到處擺滿了“清明餃”和“青年團”。大家都在爭著買這些傳統食品,有的買來是自己吃的,有的買來是用來上墳的。
我們撐著傘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山上。我在路邊摘了一些好看的鮮花,挷成一束,打算把它送給我的太姥姥。因為媽媽說,我若把它放在墳頭,太姥姥就會看見的,會很開心的!
路上到處都是來上墳的人,他們看上去都很傷心,我想他們肯定也像我一樣,很想念過世的家人。望著天空飄下來的小雨,我想起了一首從前學過的古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現在似乎有點明白并能感受到這首詩的真正含義了!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二年級篇15
清晨。天空泛著清淺的灰藍,把陽光投下的色澤成冷色調。空氣帶著早上特有的潮濕氣味,今天是清明節的早晨,仿佛連老天爺也憂傷了起來,沒有了明媚的陽光,沒有了鳥兒的歡叫,沒有了喧嘩的叫賣聲;一切都好像變得傷感了不少,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時,我們一家也收拾著準備去掃墓。
天空中發著暗黃的淡光,雨絲猶如銀針一般,灑落在地上。在這一刻,世界是最安靜地,街上偶爾有汽車開過,但發動機的聲音也似乎被湮滅在那悄無聲息的雨中。小區里少了愛玩的小朋友們的身影,少了平常大人們的談話聲。這一切,似乎都為來到的清明而停止了。
坐在車上,行駛在雨中,雖然說是清明,但我還是看到了許多初春時候的景象。兩旁的路邊上,濕漉漉的柳樹剛發出了嫩芽,金燦燦的迎春花張開了笑臉。這一切,也似乎在為清明的到來而到來了。
每一年的清明節,大家的心情總是沉重的,我坐在車上,這一路,車行駛得很慢,每一個人說話,連一向話多的媽媽也沉默了,不過很快,車就開到了目的地,我們將車停在山腳邊,一行人下了車,拿著祭奠太太,太爺用的紙錢,紙衣等,一個個緩緩的攀爬著陡峭的山坡。太太和太爺的墓緊挨著而且并不高,這也是我們攀爬的很輕松,先來到太太的墓前,奶奶親手將蠟燭點燃,插上,又擺好酒、肉,才緩緩的接過媽媽手上的紙錢,奶奶的臉色不是很好,帶著淡淡的悲傷,一句話也沒說,點燃了第一張紙錢,奶奶這才開始振振有詞地對太太說著話,緊接著,我們都跪了下來,大家都在跟太太說著想說的話。最后,又將那件做好的紙衣燒給太太,這才離開。
我們又來到太爺的墓前,帶著同樣的悲傷為太爺燒紙錢,紙衣。一切完成了后,看著那如煙如灰的紙旋轉在空中,我們也在心中悄悄地祈禱,祈禱太太太爺在天上也能好好地花到這筆錢,買許多好吃的東西,享享福。這才離開。
我們掃完墓,又坐上回家的車子,望著一路上那新生的嫩芽,草葉上的露水,心中也稍稍開心了點,我也領悟到了很多很多:清明,似乎并不單單代表著憂傷,它似乎也是代表著春天,它時時刻刻都透露著一種春的氣息,春意盎然,讓人不可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