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幼升小家長與孩子要如何溝通才好
幼升小家長與孩子要如何溝通才好?家長要給孩子創設一個可以靜心學習的環境,有孩子自己的桌椅、臺燈、小書架等。回家之后,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區域里做自己的事情,給孩子留一個相對獨立的、固定的學習空間。一起來看看吧!
2018幼升小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方法
讓孩子講一講
父母應主動詢問孩子在校表現,想辦法讓他們”學舌“,孩子不會系統地有順序地敘述,父母可以有目的地按時間順序問,讓孩子慢慢想,一件事,一件事地說,培養孩子說話的條理,同時鍛煉他們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讓孩子比一比
鼓勵孩子和小朋友比,哪個小朋友專心聽講,回答問題時聲音洪亮,哪個小朋友懂講禮貌、講衛生等等,孩子表現欲萌發,開始明白自尊和上進,不甘心落后,所以比的過程讓他們分清是非美丑,能促進學生由”知“向”行“的轉化。
讓孩子看一看
一年級課程知識淺顯,又不留家庭作業,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只有從他們讀書、講題來判斷。每天讓學生看課本,可以提早了解孩子在知識上的缺欠,及時給予輔導,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復習方法,逐漸形成獨立學習的能力。
讓孩子練一練
學校里學習內容豐富多彩,上課、做操、唱歌等每項內容都有具體要求,習慣的培養也很嚴格,如隊列、坐立走的姿勢、書的擺放、舉手回答問題等,都要按常規要求去做,所以要從禮貌、衛生紀律、習慣等許多點點滴滴的事,一件一件地練一練,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先入為主,以后就是嚴格要求和不斷鞏固的問題了。這樣講,比、看、練的方法形式活潑,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可以喚起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盡快喜歡學校生活。小朋友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這個過程,無論是知識層次、還是學習意識、處事能力等都有一個新的要求,在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上,家長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激發孩子對小學的向往的方法
“我記得要上小學時,父母并沒有準備什么,我也一直玩了一個暑假,等上了小學,就很不適應,既要寫作業,又要參加值日勞動。”高中生小唐告訴記者。
小學老師龔麗說,孩子剛剛從幼兒園畢業,對小學沒有概念,父母要在這個階段,給孩子灌輸“上小學可以認識更多同學”等好處,讓孩子覺得,上小學是一件很不錯的事。
“開學前幾天,家長最好給孩子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慶祝其成為一名小學生,如帶他們去吃大餐,在家里布置一些氣球、彩帶等,并告訴孩子,上小學是非常光榮和驕傲的事,給孩子留下美好回憶,激發孩子上學的沖動與向往。”龔麗說。
其次,家長要考慮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會有哪些不適應,會遇到哪些困難。
“幼兒園主要以游戲為主,所以孩子在幼兒園比較快樂,沒有壓力。一旦上了小學,就必須開始學習了。試想一下,一直在盡情玩耍的孩子,要成為一名遵守紀律、認真聽講的小學生,并且回家還有家庭作業等著他們,孩子能馬上適應嗎?”龔麗說,孩子一旦學習進度差,家長也不要忙著責怪孩子,這其實是孩子不適應的表現,家長要有耐心,多鼓勵、支持孩子,讓他們度過適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