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昏倒送往醫院搶救后身亡 事件真相曝光
急診室接到一位10多歲的小男孩,據老師介紹說,男孩在課間時與其他同學一起玩耍,突然昏倒了。那么送往醫院搶救后身亡是什么原因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男孩昏倒送往醫院搶救后身亡
醫生立即對男孩進行體征檢查,判斷可能是腦部血管出現了問題,同時抽血檢查血液。醫生申請急診綠色通道進行腦部CT檢查,發現大腦內一血管已嚴重堵塞。
等男孩父母趕到時,看到男孩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心電監護儀上顯示數字一直不穩定,男孩母親痛哭,不解為什么自己的孩子會出現腦血栓。
此時,醫生沒有更多時間與家屬交流,“時間就是生命”,而且還是這么小的生命,立即對男孩進行溶栓治療。
不幸的是,血液檢查結果沒出來前,男孩的心電監護儀發出了刺耳的警報聲。醫生立即進行了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突發心肌梗死。經全力搶救后,不幸身亡。
男孩父母聽到這一消息嚎啕大哭,不敢相信這么小的年紀會突然離開。
待男孩父親情緒穩定后,兩人交流中得知,男孩從出生起,很少喝白開水。因母親母乳少,孩子出生幾個月就斷奶了,一直喝奶粉,到了3歲左右,一次男孩父親給孩子買來一瓶可樂,從此男孩奶粉不喝了,開始“迷戀”可樂。之后,男孩渴了就喝可樂或者其他飲料,很少喝水。
醫生說:導致孩子突發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就是做父母的忽視了一件事—— 飲料不能代替水。
醫生解釋說:可樂等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鈉,且熱量很高,長期喝這種飲料會導致肥胖,且長期水分攝入不夠會導致體內缺少水分,血液變得粘稠,血液流速變慢,久而久之,體內垃圾不能及時排出而形成血栓。
血液檢查結果出來后,醫生繼續與男孩父親說:檢查結果出來了,這么小的年紀血脂和肥胖成年人接近,血液中垃圾必定不少。
醫生提醒:瓶裝飲料是深加工食品類,論營養幾乎沒有,卻添加了很多不利于身體健康的食品添加劑,比如精制糖、阿斯巴甜、山梨酸鉀、香精等;且熱量很高,易導致肥胖、誘發糖尿病等慢性代謝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