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整天都在少年宮上興趣班 家長搭帳篷陪讀
&bsp;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當今大多數家長的美好心愿,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成人成才,將來高人一等,家長們不惜耗費大把的時間、金錢、精力。日前,據悉有孩子一天都在少年宮上興趣班,而家長們也沒閑著,紛紛在少年宮門口搭起了帳篷陪讀,可謂是盡職盡責。
杭州青少年宮出現了二十多頂帳篷。都市快報 圖
10月16日是星期天,有網友報料:杭州少年宮的地上搭了很多帳篷,里面吃的喝的睡的裝備齊全‐‐很多學生早上、下午都在這里上興趣班,為免去來回接送、讓孩子中午能睡一會兒,父母就把必需品都搬來這里了。
16日下午2點,記者在少年宮看到23個帳篷,孩子們進進出出。更多時候是家長在里頭看書、玩手機、睡覺,等著自己的孩子。
少年宮一位工作人員說:&ld;帳篷可以搭,只要不搭在活動場地上、不影響交通。&rd;
媽媽等著孩子下課,她身邊放著沙琪瑪、快餐盒、水和充電寶。都市快報 圖
少年宮文藝樓北,一個穿紅衣服的女士躺在帳篷里。
她女兒8歲,報了書法、舞蹈、魔術三門課,早上7點和女兒一起起床,8:30到少年宮上課,中午12:20下課,下課后點了份必勝客比薩,在帳篷里休息,下午2:00多又開始上課。
天有點熱,她把帳篷兩邊打開通風,升起蚊帳。
這是她第一次在戶外搭帳篷。這頂帳篷收起來有七八斤重,因為怕打車堵,她走了20分鐘路,把帳篷拎到少年宮。到下午4點女兒下課了,她收起帳篷,又拎回家里。
下午孩子上的是魔術課,女士走進班級看女兒表演:女兒用鉛筆戳穿一張百元大鈔,眼睛一眨,鈔票竟沒有丁點破損。她拍下小視頻發朋友圈。
紅衣女士隔壁的帳篷里趴著個戴眼鏡的男士,是80后奶爸,有兩個兒子,他負責接小兒子在這邊上課,妻子負責大兒子在錢江新城上課。
戴眼鏡的陸老師在帳篷里等女兒下課,手持一本《讀者》雜志。
陸老師在小學教英語,女兒讀四年級。她說,帳篷買了三四年,自己在少年宮也搭了三四年的帳篷。
帳篷里有書包、文具盒、《讀者》、《湯姆叔叔的小屋》等。孩子上珠心算、速讀、書法三門,上午8:30上課,下午4:00下課,她在帳篷等。
聽人說陪孩子讀書辛苦,陸老師不以為然。她說,帶孩子,晚上要陪睡,還要保佑不生病,學習更抓狂,但跟孩子在一起多半是開心的。
幾分鐘后,女兒下課了。記者問小姑娘,喜歡爸爸多一點還是媽媽多一點?小姑娘不假思索:&ld;媽媽!爸爸都不陪我的!&rd;
陸老師笑了:&ld;如果父母都不能給她力量,誰能給她……孩子也忙,要體諒。我現在擔心她坐姿,怕近視,我自己是近視眼,女兒千萬不要啊。&rd;
夏先生有一兒一女,女兒的初中報考經歷讓他意識到,學習要從小抓起。都市快報 圖
夏先生的帳篷搭在聯歡廳北,是10幾年前一家公司開張時送的,直到兒子讀一年級,也就是這個學期才用起來。
他說:我還有個讀高一的女兒,她小時候我們忙,到五年級考慮讀什么初中的時候,發現好的初中對孩子的興趣愛好都有要求,再去學來不及了。其實,女兒也學過興趣班,鋼琴美術毛筆字……但我們沒怎么管,都放棄了;還好,四年級開始學素描,那老師不錯,堅持下來了,總算考了個好一點的初中。
女兒的經歷讓他意識到,學習要從小抓起。&ld;忙不忙都是相對的,看你怎么想。這個地方(少年宮)好,邊上有禮堂,中午有食堂吃飯,累了可以睡帳篷。我在想,多排幾節課也無妨,哈哈!&rd;
兒子也是一天三門課,珠心算、書法、閱讀,8:30上課,下午5:20下課,中途有休息。下午4點不到,小夏從帳篷里出來,又去上課了。
&ld;這就是生活方式,跟辛苦沾不上邊。30歲以前,你陪女朋友到處玩,沒問題。有孩子了就要陪伴,你陪孩子玩就是你自己在玩,你選擇了這個生活方式。&rd;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