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媽媽苦守腦癱兒子 山窮水盡也要治
&bsp; 高齡媽媽孕育一個寶寶實屬不易,自身承受著各種艱辛與不易,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傾注了所有的愛與關懷。原本應該是越來越好,誰料意外總是不期而至。日前,一位高齡媽媽幸運的誕下一個兒子,湊成&ld;好&rd;字,結果兒子在七個月大的時候竟查出腦癱,并且恢復難度大,對此,這位媽媽一直苦苦守候在孩子身旁,讓人動容。
高齡媽媽苦守七個月大腦癱兒子
&ld;所有人都勸我們把孩子拋棄掉,可我們狠不下心。&rd;在廣州三九腦科醫院8樓過道里,一張簡潔病床上,今年37歲的楊金英一邊說著,一邊流下了眼淚。她的小兒子譚光普年僅1歲,卻患有重度腦癱。和其他腦癱患兒家人一樣,楊金英比任何人都希望,發生在小光普身上的噩夢能隨治療消弭,為了這個目標,她和丈夫咬緊牙關,陪孩子踏上求醫之路。
小光普靜靜地坐在媽媽腿上,清澈的大眼睛里只有快樂,沒有悲傷。他只有一歲,尚不知疾病為何物,更不懂自己患有重度腦癱無法抬頭,不能穩坐、站立,就連吃飯,吞咽也十分困難。確診以后的5個月,是父母日夜寸步不離地守候著他,為了照顧孩子,楊金英和丈夫熬白了頭。
2015年9月,小光普出生,他的到來曾為家庭帶來無比歡悅。楊金英和丈夫譚進雄來自茂名新坡鎮官渡村的一戶農家,家境不算富裕,夫婦二人均無固定工作,靠打零工為生。10年前,他們育有一名女孩,更希望再生一名男孩,湊成個&ld;好&rd;。然而,家中老人身患心腦血管疾病,每年都要花去不少治療費,很長一段時間里,楊金英夫婦只好將&ld;生二孩&rd;的心愿埋在心底。隨著老人狀況日益穩定,緊張的經濟環境稍有緩和,夫婦倆重燃&ld;生二孩&rd;的想法,盡管二人年紀已將近40歲。
去年9月,36歲的楊金英冒著的高齡產婦的風險進入了產房,生產過程中又出現難產,腹中的胎兒一度缺氧。楊金英受盡磨難后,小光普終于出世。守候在產房外的家人知曉譚家再添男丁時,都忍不住歡呼。&ld;好&rd;字已成,本應繼續幸福過日子,然而,在養育小光普的過程中,譚進雄夫婦卻發現孩子異常難帶。&ld;寶寶每天都在哭鬧中度過,晚上更是睡不好覺。&rd;楊金英說。
家人起初以為小光普比較嬌氣,直到孩子長到7個月大,譚進雄夫婦赫然警覺,小光普可能有大問題,&ld;很少有情緒好的時候,還不會抬頭。&rd;
當當地醫院的醫生將檢查報告遞給楊金英,說出&ld;腦癱&rd;這一難纏的病癥,楊金英瞬間崩潰,&ld;我們在小光普身上寄予了太多希望,希望他聰明伶俐,希望他為平凡的家帶來榮譽……&rd;楊金英與丈夫相對落淚,診室里的醫生建議,如果不愿意放棄孩子,就去廣州求醫。
今年4月,楊金英和丈夫帶著小光普踏上求醫之路,他們來到廣州三九腦科醫院,小光普被確診為&ld;重度腦癱&rd;。醫生告訴楊金英夫婦,這種腦損傷會導致身體不受控制,是一種運動障礙,孩子也很痛苦。&ld;如果在孩子三月齡之前求醫,可以通過康復和藥物進行治療。雖然治療過程很漫長,卻可以幫助孩子恢復到基本接近正常孩子。但小光普七個月大才確診,恢復的難度就更大了。&rd;醫生如實陳述。
聽完醫生的話,楊金英不知如何是好。&ld;每個療程大概需要15萬元,醫保報銷后,自費1萬多元。治療費對于我們家來說,太高了。&rd;楊金英夫婦是普通打工族。她在當地商場做銷售員,丈夫是一名裝修工人,每月收入合計只有3000元上下,一個療程的治療,相當于全家不吃不喝不花一分錢,夫妻倆四個月的工資總數。
醫院8樓病區,集中收治了不少重度腦癱的患者。在那里,楊金英似乎看到了小光普的&ld;未來&rd;,但楊金英從未想過放棄,&ld;光普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不愿看見他長大之后,因為失去自能力而受苦。她說,兒子的運動能力,治療后能恢復多少算多少,做父母的,必須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他。
來廣州的5個多月,楊金英夫婦四處舉債,為光普做了6個療程的治療。有時,楊金英會憧憬這樣的情景:小光普終于好了起來,會跑會跳……
但在病區里,白發父母用力攙扶著患病孩子走路的場面,又一次次敲碎楊金英的幻想,&ld;看到他們,我似乎看到光普的未來,心中覺得很難受……他是我們的&ls;老來子&rs;,為了他,我們真的不敢變老。&rd;小光普并不知道自己的情況和父母的悲傷,只要有人逗他,他都撲閃著眼睛咧嘴笑起來。但每當聽到別人稱贊小光普&ld;可愛&rd;,楊金英都無比心酸。&ld;如果孩子是正常的,我會為這些贊美感到驕傲。&rd;她說,孩子是個折翼的天使。
目前,小光普父母陪伴,在三九腦科醫院做治療。每個療程里,他都要做7種治療來刺激身體的感覺。&ld;運動、按摩、水療、針灸、蠟療、電療、口肌訓練等,都是光普每周要做的治療。&rd;國慶后,小光普在媽媽的幫助下順利完成運動訓練,但楊金英心里的焦慮并未緩解。&ld;孩子的情緒穩定了很多,可他已經1歲多了,還不能抬頭,身體軟得像沒有骨頭,我看著難受……&rd;對楊金英來說,更揪心的是下一療程和以后至少一年的治療費用。(李斯璐)
公益指引
●公益熱線:020-87776333
●公益郵箱:xkbttgy@163
●賬戶名稱: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天天公益專項基金
●銀行賬號:44032601040006253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廣州遠洋賓館支行
注:捐款時請注明&ld;新快報溫暖&ties;號&ties;&ties;&ties;(受助者姓名)&rd;,如&ld;新快報溫暖1號吳再鋒&rd;。如需捐款收據,請在匯款時附注捐款收據回郵地址、聯系人姓名及電話。請務必將銀行的轉賬回執傳真至新快報(傳真號碼:020-85180284),逐日登報明細以傳真為準,分批公示以天天公益基金到賬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