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師范男生免費教育"政策被女大學生提請審查
&bsp; 現如今,中小學教師,尤其是小學階段、幼兒園階段的男性教師可謂是少之又少,面對&ld;陰盛陽衰&rd;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的現實,已經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日前,據悉福建省擬將試水一年&ld;師范男生免費教育&rd;政策,但是在該消息曝光后不久,就引發了極大的爭議,認為違反教育公平的原則。對此,你怎么看?
試水一年的福建省&ld;師范男生免費教育&rd;政策,近日被一名女大學生申請福建省政府法制辦進行審查。
這項福建省教育廳2015年起試行、僅面向福建男性高考考生的政策提出,福建5所師范類院校將開展小學、幼兒師范男生免費教育試點,考生在校期間可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享受師范生助學金,當年招生計劃無法完成時,考生還可參照有關政策適當降分錄取。
這一做法迅速引發爭議。支持者認為,此舉可以緩解福建省小學、幼兒園男性教師稀缺的問題。在反對者看來,該政策明顯違背教育公平的原則,有性別歧視之嫌,甚至&ld;不惜將優秀的女生拒之門外&rd;。
根據《福建省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備案工作機構應在不晚于45日內完成審查,如備案工作機構認為存在合法性、適當性方面的問題,該政策有可能被建議自行糾正、變更或者撤銷。
遞交審查申請的大四女生王一梅(化名)就讀于福建省外的某教育部直屬師范類院校。她對免費師范生政策并不陌生,2007年5月國家將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范大學作為試點施行該政策,免費師范生入學前需承諾畢業后從事中小學教育10年以上。多個無部屬師范院校的省市也開始探索省內免費師范生政策。
王一梅發現,盡管都被冠以&ld;免費師范生政策&rd;,但福建省教育廳2015年6月印發的《福建省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辦法(試行)》稱,開展&ld;小學、幼兒師范男生免費教育試點&rd;,將&ld;免費師范生政策&rd;限定于男生,把女生排除在外。
此舉的背景,是&ld;針對福建省小學、幼兒教師隊伍性別結構矛盾突出、男教師稀缺的現狀&rd;。按照這一辦法,如果無法完成招生計劃,男性考生可以參照省屬本科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招生政策,被適當降分錄取,在享受完師范生助學金及免學費、免住宿費等優惠之后,他們要回生源所在設區市有空編的小學、幼兒園任教,且從事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不少于10年。從事兩年教學工作后,經考核符合要求,這批男生還可以免試推薦錄取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這觸動了王一梅。在她看來,&ld;降分錄取&rd;與教育法中&ld;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rd;,&ld;保障女子在入學、升學、就業、授予學位、派出留學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rd;等立法本意相悖,也不符合《婦女權益保障法》&ld;學校在錄取學生時,除特殊專業外,不得以性別為拒絕錄取女性或者提高對女性的錄取標準&rd;的要求。
&ld;這一政策不以學識能力為標準,而以性別為條件,是明顯的招生性別歧視。&rd;她認為,這是當地教育部門為了招男生而主動降低標準,不惜將優秀的女生拒之門外。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準備,9月22日,王一梅將《就&ld;師范男生免費教育&rd;相關條款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申請書》郵寄給福建省法制辦。
對于福建省教育部門來說,&ld;男教師危機&rd;是試行這一政策最為現實、迫切的原因。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官網2015年11月曾刊發《男生免費上師范,2016約起來!》一文,其中披露,目前福建省小學專任教師中女教師的比例占616%,城區小學女教師的比例高達832%,相較而言,絕大多數幼兒園長期無男教師,近年高校應屆師范專業畢業生中男生比例僅占18%,每年通過公開招聘的男教師700名左右,僅占招聘教師總數的129%。
事實上,省內免費師范教育只對男生開放的省份不止福建,江蘇等省市也是如此,河南則是&ld;鼓勵男生報考&rd;。婦女傳媒監測網絡與性別平等網曾在《2016年中國免費師范教育性別歧視報告》中統計稱,從2010年到2016年,只招收男生的免費師范生計劃從200人增加到1455人,7年內增長了7倍,實行該政策的省份也逐漸增多。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周偉認為,該政策明顯涉嫌性別歧視,屬于不合的區別對待,&ld;憲法、教育法都規定了男女平等,為什么對男生優惠,對女生就沒有優惠呢?數化或者其他專業為什么不對女生優惠呢?這是教育念的問題,教育廳沒有權力對憲法規定的男女平等做這樣一種差別對待&rd;。
&ld;所謂公平,是同樣問題同樣對待,不同問題不同對待,并不是齊劃一。&rd;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秦前紅認為,福建省的這項政策是針對某些教育問題,如幼兒園男性教師的缺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原則上,政策的出臺必須有充分證據證明此種舉措符合教育本質規律,并且能切實解決問題,如果招生時也公開、透明、公正,那么尚可接受。
在公益組織&ld;新媒體女性網絡&rd;負責人李思磐看來,盡管女教師基數比男教師大很多,但放眼個教育領域,無論是評職稱還是校園管者,基本都是男性的天下,&ld;單方面講教師基數大而男教師少,其實是掩蓋了教育領域的性別不平等。&rd;
據了解,2015年、2016年,福建省&ld;師范男生免費教育&rd;招生計劃均為每年500人。但該省教育廳教師處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iddt;中青在線記者,2016年,500個招生名額只完成了452個,沒完成的多在省內經濟欠發達地區,&ld;因為名額是按地區定向的,畢業了要回去工作的。&rd;
對于該政策在性別平等方面引發的爭議,該工作人員未予回應。
&ld;這個方式本身起到的效果是有限的,不過,不能因效果有限,就一刀切地從&ls;公平&rs;的層面上討論這個問題。&rd;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
儲朝暉說,中小學沒有男教師,一些男孩子會被邊緣化,造成新的不公平。他們曾做過調查,發現一些中小學女性班主任不喜歡男孩子,有些男孩子調皮、易惹麻煩的性格特征常使女教師厭煩,因而有的班級較少給男生提供機會,最終使一些男生的成長受到壓抑。
&ld;現如今,教師崗位可能更多的是強調為人師者要有固定的知識,而沒有強調教師要有更多的活動能力,沒有強調教師要怎么把自己的優勢潛能發揮出來,這就使得教師崗位在目前的要求下很難吸引男性。&rd;儲朝暉提出,應該改革教育的管體制和評價機制,特別是要把男教師的優勢潛能激發出來,讓他們能夠依據自己的教育念,去辦自己認為是好的教育,才可以吸引更多男性走上教師崗位。
在一些受訪的公益人士眼里,教師行業尤其是小學、幼兒園的男教師較少,并非因為男教師處于弱勢地位,更非學習或得到工作的機會沒有女性多,而是他們主動放棄了,&ld;教師崗位無論是薪資還是社會地位,都達不到很多男生的需求&rd;。
這與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前述文章的判斷不謀而合,文章分析,&ld;高中優秀男生就讀師范專業的意愿不強,幼兒師范專業男生更是基本無人問津,導致福建省小學、幼兒園師資隊伍性別結構失衡,男教師稀缺,&ls;陽剛教育&rs;缺位&rd;。
王一梅認為,恰恰是對&ld;陽剛教育&rd;的強調,強化了性別偏見,這只會進一步加劇小學、幼兒園的&ld;男教師危機&rd;。她說,傳統觀念里&ld;男強女弱&rd;&ld;男性陽剛、女性溫柔&rd;的性別成見,導致人們普遍認為&ld;女性更適合當老師&rd;。這一觀念代際相傳,自然影響到家庭和個人在選擇專業和職業時的考慮,&ld;師范生確實有很多是女生,但這種情況不能用男生降分錄取的方法來改變&rd;。
她還在等待福建省法制辦的答復。&ld;希望大家可以消除一些刻板印象。&rd;王一梅吐露心愿,&ld;很多職業與性別無關,希望無論男生、女生都能夠自選擇職業。&rd;
本報北京9月2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