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四胞胎女嬰在上海早產 搶救兩個多月好轉出院
&bsp; 一般情況下,孕婦懷孕通常只會生下一個寶寶,不過也會有例外,比如雙胞胎、三胞胎、四胞胎。其中,以四胞胎為例,是指女子一次懷孕同時產下四個小孩子的情況,其出生比率達到729000:1。而出現同卵四胞胎的情況更是微乎其微。日前,江西四胞胎女嬰在上海早產,經過兩個多月的救治,四名小寶貝健康出院啦!
2016年7月7日,江西吳女士在上海產下罕見的同卵四胞胎,從全球報道來看,幾率僅為1/1500萬,體重最輕的老三只有1斤半,最重的也不過2斤出頭。
2016年7月7日下午5點,來自江西上饒的29歲孕婦吳女士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經剖宮產生下四胞胎女嬰,均為自然妊娠、且為同卵四胎,從全球報道來看這一妊娠幾率僅為1500萬分之一。因為早產,四胞胎中有兩個極低體重兒,另兩個是超低體重兒,不同程度出現呼吸和喂養困難,出生后直接被送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搶救,產生了40余萬元醫療費。
澎湃新聞(thepaper)9月22日從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獲悉,經過2個多月救治,四胞胎情況好轉、陸續出院,其中體重最輕的寶寶出生時780克增至2050克,于當天出院。不過,專家表示,四胞胎的治療并未結束,一些并發癥仍需長期持續關注,神經、聽力等發育等需要長期隨訪。
9月22日,住了78天暖箱的老三終于長到了4斤多,指標達到出院標準。
吳女士9月22日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此次為意外懷孕,在她懷孕3個月時在當地醫院被判斷為三胞胎,醫生當時就表示手術風險較大,建議其引產,或前往上海的醫院進一步檢查。為安全起見,家人在其孕5個月時,陪她來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經檢查發現竟為四胞胎,且為同卵,實屬罕見,這讓一家人都很吃驚,此前她已育有2個孩子。
考慮到母嬰安全,醫院在吳女士懷孕29周時就將其收治入院。7月7日上午,吳女士在懷孕7個月被發現臍血流異常,下午4時醫生即為其準備手術。下午5時,四名女嬰依次降生,體重分別為1120克、950克、780克和1100克,父母將其取名為愛、妮、茹、依,諧音&ld;愛、你、如、一&rd;。
&ld;目前從全球報道來看,這一妊娠幾率為1/1500萬,非常罕見。&rd;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主任曹云表示,這一例也是該院近10年來接診的唯一同卵四胞胎,其中2名寶寶體重在1000-1500克之間,屬于極低出生體重兒,另外2名寶寶不到1000克,屬于超低出生體重兒。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陳超同時介紹,醫院曾在2004年、2009年分別救治過四胞胎,均救治成功后出院。這是第三次,幸運的是這四胞胎沒有發生早產兒并發癥,&ld;如容易致盲的早產兒視網膜病,需要手術治療的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需要家庭氧療的慢性肺病等。&rd;
但于四胞胎發育尚未完善,還需要過感染關、生長發育關、腦部發育關和神經發育關等多道關口,當晚未來得及與父母見上一面,就被分批轉運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接受治療。
先期出院的姐妹們也回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陪她一起畢業啦,父母分別將四胞胎取名&ld;愛、妮、茹、依&rd;,意為&ld;愛、你、如、一&rd;。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主任曹云表示,住院期間,歷程最為曲折的當屬體重最小的出生時僅780克的三寶。
&ld;初到病房時因中樞發育不成熟,1個月時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需要氣管插管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持,又存在喂養困難,經常嘔吐。&rd;曹云說。
當時,醫院應用了目前治療超低出生體重兒最先進的呼吸治療技術,減輕機械通氣對肺造成的損傷。應用10天機械通氣后成功拔管,繼續應用無創機械通氣技術,逐漸降低呼吸支持的力度,在住院2個月后三寶成功脫離氧氣。而另外三個寶寶也存在喂養困難,腹脹情況反復,起初一頓只能喝05毫升奶,而正常嬰兒一頓至少可以喝毫升。
但可喜的是,經過2個月治療,四胞胎體重開始穩步增長。曹云表示,其中最輕的三寶體重目前已增至2050g,但仍然比正常寶寶發育晚1-2個月,呼吸和吞咽協調,腹部也有了一點皮下脂肪,面色逐漸紅潤了,于9月22日出院。在此之前,四寶已于8月25日出院,大寶和二寶于9月2日出院。
&ld;四胞胎出院后治療并未結束,一些并發癥仍需長期關注。&rd;曹云舉例,大寶、二寶和四寶的聽力損害,需要長期隨訪,因為一部分早產兒聽力損害隨時間改善不明顯,需要聽力輔助治療,而三寶有輕度腦損傷,也需要長期神經發育隨訪,如果影響運動、智力發育,需要康復治療。
據母親吳女士介紹,四胞胎的降臨對家庭來說是幸福,也是負擔,出生至今治療費用超過40萬元,后續喂養仍然有困難。目前,9958基金會和愛佑基金會為其發起募捐活動,最終募集近30萬元,減輕了這個家庭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