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償補課"換了馬甲繼續盛行 老師上網直播補課
&bsp; 眾所周知,有償補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師德師風的不尊重,所以,全國各地三令五申嚴禁中小學校有償補課,可是,仍舊有一部分人頂風作案,無視各部門的規定。眼下,不少&ld;有償補課&rd;換了馬甲在各地盛行,老師們紛紛上網直播補課,令人大跌眼鏡。
8月18日,在經歷了十幾天的網絡補課以后,晨曦(化名)忍不住伸了一個懶腰說:&ld;終于解放了!&rd;幾個小時前她還端坐在家中的電腦前,頭戴耳麥低頭做著物筆記,屏幕那頭在線老師在手寫板上講解物力學大題的解題步驟,密密麻麻的紅色板書幾乎占滿了個屏幕。
&ld;在電腦上講課的正是我們學校的物老師。&rd;晨曦說,這是她所在的高中專門為他們這屆學生開設的&ld;網絡教學直播課堂&rd;。在近半個月的時間里老師針對高一學年數學、英語等學科的難點、易錯點對學生進行鞏固復習教學。
在教育部不斷給各地中小學&ld;有償補課&rd;發出禁令之際,暑假里有許多的中學生和晨曦一樣,告別了傳統的線下補課,紛紛轉投在線補課的懷抱。換了馬甲的補課新樣態&ld;網絡補課&rd;正搭乘互聯網技術的快車,繞開這道&ld;禁補令&rd;鉆進各地中小學的暑期生活。
今年6月,在浙江臨安中學實驗班就讀的晨曦和班上40多名即將步入新高二的同學收到了班主任下發的一份臨安中學體驗課開課通知,學校將在新高二的兩個實驗班試運行&ld;空中課堂&rd;。
體驗課開設不久后,學校又給全校新高二的同學下發了空中課堂暑期開課通知。通知稱,為了順應浙江新高考改革以及更好地適應高二階段選考科目的學習,特組織學校優秀的青年教師,在今年暑假開設數學、英語、物、歷史等8門學科的空中課堂。
記者查閱公開資料得知,這個被稱為&ld;空中課堂&rd;的網課平臺一個叫&ld;萬朋課后網&rd;的在線教育網站提供,版權所屬為浙江萬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學校教師通過這一平臺進行在線直播授課,學生們用安卓手機終端和電腦就可以在任何一個有網絡的地方聽課。
通知中還提到,浙江萬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取平臺咨詢服務費,按照課時,10元1節課,每節課1個小時,數學、英語等每科120元,歷史、政治等每科50元。
記者登錄&ld;萬朋課后網&rd;看到,在上面掛有課程的學校不僅有杭州學軍中學、紹興一中等浙江省重點中學,還包括蘇州一中、蘇州實驗中學、江蘇省海門中學等江蘇名校。每個學校都有自己專屬的課后網頁面,上面掛了語文、數學、物、歷史等多門課程,根據課時的長短每門課價格在50~600元不等。
比如,杭州學軍中學新高二暑假班的歷史課程,共3節課,每節課時長為15小時,價格為120元。蘇州一中共30個課時的新高三暑假班科組合課程,收費為600元。
中國青年報&iddt;中青在線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浙江省昌化中學的新高二學生也在今年6月收到了學校下發的一份&ld;告新高二學生家長書&rd;,為學生推薦學富云新高考教學研究課題組聯合杭州第二中學、杭州學軍中學等名校的骨干名師,共同研究開發&ld;新高考考前沖刺專題課程&rd;和&ld;新高考解題技巧和答題規范&rd;課程。
這些開課通知的背后是在職教師紛紛試水&ld;在線教育&rd;。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線教育搭乘&ld;互聯網+&rd;的快車發展迅猛。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研究分析報告》顯示,自2004年以來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年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已經形成一個龐大而穩定的基數,2015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約有72270萬人,市場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據&ld;萬朋課后網&rd;的官網介紹,該平臺強調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不僅突破時空限制,還保留了傳統課堂的實時性與互動性。通過這一平臺,學生可以看到老師做的標注、說明和板書,在直播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通過&ld;舉手&rd;向老師提問與老師對話,同學間也可以通過文字展開交流。
上了幾次課后,晨曦的同學瑤瑤(化名)發現,上&ld;網課&rd;雖然不像平時上課,會有老師面對面的監督學生是否認真聽講,但老師也可以很直觀地了解學生的聽課狀態。他們會不定時地進行網絡點名和簽到,以此來了解學生是否遲到和早退,也可以通過監控和鎖定學生桌面的方式,對不認真聽課的同學發出提醒。
瑤瑤說,對于這次的補課學校并沒有強制要求參加,而是建議大家自愿選擇。在聽完體驗課后,她根據自己的情況報了物和數學兩科,&ld;其實這就和補課一樣,為了開學考試更有底氣就報名了,在家學習也方便&rd;。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如今火爆的&ld;互聯網+&rd;教育往往就是把線下的應試教育搬到了互聯網上,幾乎所有的在線教育發揮得最多的還是補課的作用,學生在網上學習實際上已經變成在網上補課。
今年8月初,江蘇盱眙縣第一中學(初中)被媒體曝光,該校在今年暑假期間,以升學的名義,強制要求學生在家中補&ld;網課&rd;。
近年來,教育部門多次發文對中小學教師在校內外進行有償補課劃了紅線,教育部還在2015年印發了《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將中小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進行有償補課和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組織的有償補課等行為列入明令禁止的范圍。而對于在職教師從事在線教育平臺網絡補課的內容,從教育部到各地的文件都尚未進行規范。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網絡補課打了一個擦邊球,因為在線教育產生的問題,監管還處在真空狀態,但無論是線上輔導還是線下輔導,教師都從中得到了酬勞,那就屬于有償補課。
&ld;在這個方面我們要把網絡在線學習和網絡補課兩者區分開來,在線學習是更廣的概念,在線補課是網絡在線學習的其中一個方面,從知識共享的角度出發我很提倡在線學習,但是把在課上刷題改成了到網上刷題的在線補習就需要規范。&rd;儲朝暉認為,目前至少要劃這樣一條紅線:從事網絡教學的教師不在自己任課的學校班級內進行網絡授課。
晨曦班里的大部分同學都是尖子生,隨著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推行,一些&ld;985&rd;和&ld;211&rd;高校在自主招生時要求考生出具數學和物等學科競賽的成績,為了拔得頭籌,班里的部分同學只能找校外培訓班&ld;偷開小灶&rd;。
晨曦說,物和英語一直是自己的弱項,她一直很想找老師補習一下,當時掃了一眼校外培訓班收費表,幾千元一門的收費,&ld;太貴了,沒好意思向家長要錢報名&rd;。
在她看來&ld;上網課&rd;又便宜又方便,收到&ld;空中課堂&rd;的報名通知后她毫不猶豫地報了物、數學和英語3門學科。&ld;一共才花360元,還是自己學校的老師來上課,乘著暑假補習一下自己的劣勢科目,比浪費時間宅在家里更有意義&rd;。
&ld;網絡補課的做法目前在不少高中學校都有,是禁補令下學校采取的變通的做法,應性看待這種現象,不能簡單地指責學校的做法違規。&rd;熊丙奇指出,國家從學生減負出發,禁止學校和教師進行有償補課,但是補課的需求是現實存在的,如果通過禁令把學生完全推向校外的補課市場,不但學生的學業壓力沒減輕,還會讓家長付出更高的補課費。
&ld;歸根結底補課跟線上線下都沒關系,在現行的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和人才評價體系下,暑假補課現象會永遠存在。&rd;在儲朝暉看來,對待在線教育不能一刀切禁止,&ld;很多地方為了禁補一連出臺好幾個文件,語氣也越來越強,但最后效果都不好&rd;。
除了現實的需求,&ld;禁補令&rd;在法律面前也顯得十分糾結。目前在我國,禁止老師有償補課還缺乏明確的上位法支持,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都沒有規定教師不得利用自己的休息日、節假日時間出去兼職。
熊丙奇指出,現實中要讓禁補來得更有底氣必須解決兩個問題。首先必須建立教師教育公務員制,在要求教師履行相應職責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保障教師的待遇。此外必須改革升學考試制度,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而不是只用單一的分數來評價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