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朋友開學哭得放肆大喊:媽媽不要走
不知不覺中,暑假已經接近尾聲了,開學的日子近在眼前。有些地區現在已經正式開學了,那么,新生開學都是一副什么樣的場景呢?是充滿歡聲笑語呢?還是哀嚎滿天呢?相信大家的感觸各有不同。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看一年級小朋友們在開學第一天都是什么樣的狀況吧!
8月22日,開學第一天。一年級小朋友第一次踏入小學校園,這些“小豆包”都是2010年前后出生的,差不多都是“10后”,他們有哪些別開生面的表現呢?一起來看。
場景一哭得放肆“媽媽不要走”
22日一早,樹勛小學門口就由老師帶領各個班級的引導員,舉著班級牌等候一年級新生。
一個穿著黑T恤、黑短褲、黑涼鞋的酷小子,背著黑書包淡定地走進校門,他找到自己班級、站好,等待著被引領走進教學樓。
他左顧右盼,突然發現一個女生拽住媽媽的衣角,因為分別而痛哭。
酷小伙兒突然想到什么,于是他也大哭起來,老師們圍攏上前,酷小子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往回拽著老師伸出來的手,委屈、悲憤莫名,張開大嘴,嚎啕大哭。
“好了,好了,把情緒發泄出來就好了。”對待這種場面,老師經驗豐富。
后來,在老師的勸慰下,孩子安靜地跟著隊伍走了。
還有一個扎著兩個粉色頭花的小姑娘,黑色T恤熱褲配粉色大書包,那么帥氣的裝扮,竟然幾乎是抱著媽媽的腿走進校門,她拎著兩個大袋子,里面裝著手工工具箱等一應物品。
媽媽好言相勸,孩子抱著媽媽哭著說:“媽媽不要走,不要走……”
場景二呼喊“加油”為自己打氣
這么多的“小豆包”,哭鼻子還是極個別的。看看其他興致勃勃的小家伙們。
在樹勛小學升旗儀式上,一個穿著白短袖襯衫、黑色西服短褲、扎著黑背帶和黑領結的小男孩登上講臺,他理著小平頭,看起來特別精神。原來他是一年二班李冠霖,代表一年級新生發言。清脆的童音響徹操場,發言結尾尤其有聲勢,“讓我一起加油!”激勵的口號引起小伙伴的呼應,“加油!”一年級方陣喊聲一片。
真是開了個好頭兒。而升國旗的時候,伴隨著音響放出的國歌聲,一年級“小豆包”們飽含激情地唱起來,一年一班一位小男孩一副聲嘶力竭的搖滾范兒,“前進、前進、前進進”,結尾一句尤其唱得“激情澎湃”。
場景三“爸爸沒教怎么寫‘書’啊”
22日,在吉大附屬中學小學部一年五班的班級門口,班主任呂忠琴老師正在忙碌著。
孩子來到班級后第一件事就是點名。
呂老師的鼓勵方式不一樣,對于靦腆、回答聲音小的孩子說:“用你的小手傳感器傳感一下,能夠大聲地回答老師的問題。”
對內向、瘦小的孩子,呂老師會說:“明天早上你得加個雞蛋吃啦,吃不了大雞蛋,最少也得吃個鵪鶉蛋啊。”
點完名,呂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書”字,這是老師教給孩子們的第一個字。“明天一定要記得帶書了。”呂老師強調說。
“小豆包”完全不按照老師的邏輯來啊,一個小男孩沒經過老師允許,徑直地走到呂老師那里,天真地說:“老師,我爸爸沒教我怎么寫‘書 ’啊!”一時間,讓呂老師是哭笑不得,輕聲地和男孩說:“爸爸沒教你,老師教你了啊!”
場景四記者當助教 呵護“小豆包”
排座位是個體力活,在等候之余,一年五班的雙雙拉著記者的手說:“我有點想幼兒園的李老師了,因為她是我們的園長,而且經常陪我們玩,但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走了。”
之后記者領著雙雙去廁所,小姑娘不會沖學校的廁所,很不好意思,還很著急,記者教她如何用腳來踩,小姑娘很高興,“我又學會了一項本領。”她驕傲地說。
學習方法指導
一年級數學和語文怎么學?
在幼兒園階段學習以游戲為主,進入小學后,數學學習要把孩子的形象思維引導向抽象思維,如果孩子跟不上怎么辦?別急,聽聽老師們怎么說。
抽象的數學一年級如何學好?
樹勛小學一年五班班主任、一年級組長姜蕊老師說:“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學習數學以培養興趣為主,老師會這樣引導:‘黑板是什么形狀?班級在走廊哪一側?估計一下,班級有多大?’從身邊事物上,喚起孩子對數學的感性認識。”
回到家,雖然一年級不會留筆頭作業,但家長跟孩子聊聊學校生活,能夠有意識地讓孩子復現學校的學習場景,也能讓孩子有意識地翻翻課本。不要小瞧親子間的聊天,這個過程還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讓孩子更熱愛校園生活。
學習還要有坐得住板凳的精神,可以看書、下象棋,培養注意力從10分鐘到15分鐘,長久以往,慢慢培養孩子的持久注意力。
學好語文 親子閱讀有啥方法?
語文學科很重要,如何學好語文也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樹勛小學語文一年組科長程怡老師,從親子閱讀上教給家長支一招兒,“學好語文離不開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親子閱讀開始。”程怡老師還針對不同孩子,給出不同解決方案,“對于不愛讀書的孩子,可以從家長讀、孩子聽開始;對于識字能力不強的孩子,家長要指讀。每次讀書以半小時為宜,不愛讀書的孩子讀十分鐘也可以。可是讀半小時家長也很累,所以家長可以讀一半,讓孩子看一半,或者分角色讀書。”
新文化記者 劉佳音 陳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