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拾荒拼湊大學夢:塑料瓶3分 易拉罐每斤1毛(2)
因為及時地完成了發放任務,加上了解到了崔項錚家里的情況,書店負責人在最后一共給了她50塊錢,作為認真工作的獎勵。
眼 下6000多元的入學費用,項錚只籌夠了1000多元,剩下近5000元的缺口,還得繼續努力,姥爺崔文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卻無可奈何。就在采訪快結 束的這天,崔項錚接到了唐山市希望工程的電話,告訴她可以申請貧困大學生助學金。崔項錚準備先在紙上寫一下情況介紹,再去同學家上網填寫申請表。
在外孫女寫情況介紹時,一旁觀看的姥爺,抑制不住情緒,掉下了眼淚。
心情漸漸恢復平靜的崔文昌,拿出了自己的老年手機,里面存滿了外孫女的照片。老人認真地翻看字典,在每張照片下面,逐字逐句打上了長長的心里話。&ld;豆豆長大 了,姥爺背不動了,前面的路自己走吧&rd;,在兩人唯一的一張合影下,姥爺顫顫巍巍,留下了這樣的話:留個念想,她走了,我想她我得看看她,另外,這里面有對 她,有些告誡和鼓勵。
崔文昌又找來了紙和筆,戴上老花鏡,極其認真地給項錚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豆兒,今晨種小豆,仰觀天象
看薄云淡霧初升的太陽又露出了笑臉
偶得一句,水潤眾生萬象新,風雨兼程
這段話,不再傷感,依舊樂觀,依舊充滿希望。
父親癲癇20年,家徒四壁,倔強姑娘金榜題名后一小時縫百件服裝掙學費
在石家莊市元氏縣,《經濟半小時》記者認識的另一位高三畢業生,以574分考入河北大學,為了攢足上大學的費用,這個暑假也過得格外繁忙。
李清然獨白:我叫李清然,家住石家莊市元氏縣李家莊村,這里是太行山區,在這個小村子,家家戶戶都不富裕,但在我眼里,他們都是幸運的。因為我的家,并不完。今年能考上大學,對我和父親來說,是喜悅,也是哀愁。
李清然的母親,在她不到兩歲時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清然從小跟隨父親李戰法生活,可是早在20多年前,父親就患上了癲癇,無法干重體力活,近幾年,更是病痛不斷,甚至連交流都有些費勁。
兩年前,李清然和父親搬到了二伯家,和爺爺、二伯一起生活。孩子上大學,一直是全家人最大的夢想。
李清然:剛剛考完試,去醫院之后,我就跟爺爺說,我說爺爺我考上大學了,爺爺就特別高興,因為當時一直在醫院里邊都不說話,屬于半昏迷的狀態,就是希望爺爺安慰一下,希望爺爺能好點。
可是,就在高考成績出來的前一天,總是念叨著&ld;好好上學&rd;的爺爺,因為病重,還沒來得及看一眼錄取通知書就匆匆離世了。帶著沉痛的心情忙完爺爺的后事,擺在 這個家里最現實的難題就是李清然6600元的大學學費和生活費,這幾乎壓垮了這個靠低保維生,月收入不到500元的家庭。其實,早在李清然剛升高中時,她 就嘗到過這種付不起學費的滋味,甚至差點因此輟學。
學校每月給李清然300元的生活補助,加上伯伯的接濟,她省吃儉用度過了高中三年。現在,眼看著馬上要上大學了,學費依舊沒有著落。無奈的父親情緒有些失控,低下頭不知所措。
一邊說著自己從未因為學費問題哭過的李清然,一邊控制不住地落淚。
李清然說,往年暑假,她都會去外面打工掙錢。但今年因為照顧病重的爺爺,工作找得晚了,到現在也沒找到合適的短期工,只能在家多干點活。
這天,李清然的大姑李春英來了,她準備把舊棉被翻新一下,讓清然帶去學校蓋,這樣可以省下一筆買被褥的錢。從小到大,清然的衣服,家里的被子,幾乎全是姑姑 在操持。姑姑家的經濟也不寬裕,只能力所能及,在生活上多照顧照顧她。臨走前,心疼孩子的大姑塞給了李清然50塊錢,讓她中午多買點菜
送走了姑姑,清然開始做午飯。夏天吃豆角,冬天吃白菜,飯桌上的菜,幾乎很少換樣。李清然清楚地記得,今年家里吃過最好的一頓飯,就是在爸爸生日那天熬了大鍋菜。
李清然:沒買肉,有豆腐,粉條,就算改善伙食了。
李清然一家人的日常用餐。
家里的每一分錢,都是這樣精打細算,能省就省。但即便如此,離交學費還遠遠不夠。這天大姑還給清然捎來了一個消息,鄰村有家服裝廠可能需要臨時工,李清然吃過午飯就急忙趕了過去??墒沁@家服裝廠并不大,平時是訂單式生產,并不缺人手。
聽說李清然考上了大學,但交不起學費,好心的服裝廠老板爽快地收下了她,但是要求她先用碎布頭試試,等學會了再正式上工。
李清然小心翼翼地用碎布頭進行練習。她上次找的服裝廠,練習就花了兩天時間。現在距離開學的時間越來越短,她想盡快得到老板認可,做得格外認真。沒多久,服裝廠老板就點頭同意讓她正式工作了。
因為還不熟練,每次縫合短短的30公分寬的布片,李清然大約需要一分鐘,一小時下來,她只能完成60多件,才掙4塊多錢。雖然掙得錢并不多,但今天能順利到服裝廠上班,對李清然來說,已經感到無比滿足了。
在一群工人中間,這個18歲的孩子顯得并不起眼,但工作起來卻格外認真。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李清然也縫得越來越快,幾個小時過去,她高興地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一個小時她已經能縫近百件了,比剛開始快了很多。
李清然:我一天大概能做三捆,有720件,算下來正好是50塊錢,一個月應該能掙1500,離交學費不夠吧,我還差不少,還有其他的住宿費書費,差不少呢。
在河北,往年像崔項錚和李清然這樣的貧困大學生 約占被錄取大學新生的8%。他們絕大多數都來自農村貧困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2016年,河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將通過&ld;圓夢行動&rd;,資助約600多名貧 困大學生 每人發放5000元人民幣,但這對于全省所有的貧困大學生而言,還遠遠不夠。
半小時觀察:
對 于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要想走出一條和父輩們不一樣的路,上大學幾乎是唯一的途徑。我們常說,寒門出貴子,就是因為他們能吃苦,懂得珍惜,有著堅強的意志 品質。貧困于他們,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磨練。眼下,我們國家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消除貧困的歷史進程中,幫助貧困學生、減少貧困學生,應成為 扶貧的重要課題。今年秋季學期起,河北省就將為在省內普通高校就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免學費、免住宿費、免費提供教科書。這樣的政策正在深刻影響著中 華民族的現在與未來。但我們仍然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捐助特困大學生的愛心行動中,多一分努力,多一分支持,多一分力量。讓每一個貧困學生都能得 到公平的教育機會,順利實現那個不平凡的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