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現離婚高潮 父母不再為孩子維持和美"假象"
&bsp;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做任何事,前提都是為孩子考慮。盡管夫妻雙方因為種種原因感情破裂,但是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業,家長們紛紛對離婚這一敏感的詞避而不談,一旦孩子高考結束,這段婚姻也走向了重點。目前,多地高考結束現離婚高潮早已不是罕見的事情。
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業,忍住怒火,在孩子面前&ld;休戰&rd;,這份&ld;默契&rd;讓早已貌合神離的夫妻兩人硬是把婚姻&ld;撐&rd;到了孩子高考結束。統計表明,每年高考過后的6到9月份,婚姻登記處辦離婚的案例都會突增,形成一個離婚的&ld;小高潮&rd;。
前不久,一家三口走進了江北區婚姻登記處的&ld;讓愛回家&rd;婚姻家庭服務指導中心。女兒大大方方地說,她是陪著父母來離婚的。&ld;高考完了,我也考上了重點大學。父母為我演了那么多年的戲,現在他們該過自己的人生了。&rd;
女孩的母親是寧波人,年齡在45歲左右,20年前經人介紹認識了孩子的父親。男方的工作也不錯、性格長相也還可以,在相親半年后,兩人按部就班步入了婚姻的禮堂。
但結婚后真正共同生活在一起,兩人卻發現存在著巨大的生活習性差異,經常為了一些瑣事而爭吵。比如,牙膏到底該怎么擠,妻子說要從&ld;屁股&rd;開始,丈夫堅持要從頭擠;有時小兩口去丈母娘家&ld;蹭飯&rd;,寧波的碗比較小,丈夫多跑了幾趟廚房去盛飯,免不了要被妻子奚落一番……
這些問題總是吵吵吵,到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兩人的矛盾更是越發不可收拾。妻子給女兒報了鋼琴、英語、舞蹈等好多課外輔導班,孩子要是考試低于85分,總是要遭一頓打罵。丈夫對此極不認同,認為應該給女兒一個快樂童年,注重過程就可以了,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應該如此功利教育。
&ld;你們互相之間的冷漠,我怎么會不知道,不過看在眼里苦在心里罷了。&rd;女兒說,她很明白父母為她學業所做的犧牲,但為父母兩人考慮,在一番家庭會議后,還是愿意陪伴他們友好地來辦離婚登記。&ld;從今往后,你們可以不用為了我,而是為了自己,好好生活了。&rd;
王女士今年47歲,沒有氣惱,也沒有埋怨,來到婚姻登記處的時候一臉冷漠。&ld;我和她爸爸說要離婚,剛開始女兒還不同意,后來還是我幾次談心,她才點頭的。&rd;
女兒18歲,高考完即將邁進大學校門。在今年春節后到6月的這幾個月里,王女士親眼見證了自己家庭的破裂。&ld;想不到以前的家庭和美都是裝出來的啊,他早就起了二心,看孩子大了,終于不再藏著掖著了。&rd;
王女士說,之前考慮到孩子還小,為了在孩子面前維持和美的家庭氛圍,丈夫還會經常和她一起出席學校的家長會,三個人一起手牽手逛街吃飯。但在今年春節后,也就是高考前幾個月,丈夫好像變了一個人‐‐‐不僅常常出門打牌,過年過節也不回家見長輩,反倒是和牌友、驢友出去徒步、聚餐;再到女兒高考后,就更是肆無忌憚了,打電話給他時常不接,晚上接到女人電話就跑到別的房間去煲電話粥,有時出去就夜不回家……
丈夫怎么突然就&ld;變臉&rd;了?王女士后來才知悉,原來他早已有了一段婚外情,之前不過是為了孩子維持的&ld;假象&rd;,看到孩子長大了,他覺得不用再顧忌收斂了,反正也不用再開家長會了,不用做戲給雙方長輩看了。
&ld;談了好幾次,這段婚姻是沒法再挽留了。&rd;王女士也是一名職業女性,經濟獨立,她和丈夫迅速處好財產分割,共有財產一人一半,房子留了一套給女兒,兩人走向了分手。
&ld;平時我們辦的離婚,一般一個月是在四五十對左右。但在高考后的這段時間,出現了離婚&ls;小高潮&rs;。&rd;江北區婚姻登記處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根據統計,今年6月10日到8月5日,不到兩個月時間,他們一共辦了132對離婚,其中有27對當事人正處在出生于1968年到1970年的&ld;高度嫌疑&rd;年齡。
因為來到民政局辦離婚的,都是協議離婚方式,從雙方簽署的離婚申明里,看不出具體的孩子年齡、學業等相關信息,而且大部分夫妻分手在填寫原因時都會說是性格不合。江北區婚姻登記處只能根據今年高中畢業的孩子年齡約在18歲左右來倒推其父母的年齡,假定他們在28歲到30歲產子,因此挑選了夫妻雙方有一方在1968年、1969年和1970年3個年齡段進行統計。
但就這3年的一個年齡段,統計出來的結果還是足以叫人咋舌。在132對離婚夫妻中,占比27對,約占總數的205%,算是相當高的。
&ld;事實上,現在的離婚主要年齡段集中在80后、90后;按比例來說,他們最高。其次才是60后。&rd;婚登處的工作人員表示,60后的夫妻走向離婚,很多都是因為之前沉淀的矛盾太多,難以化解,而不像80后、90后年輕人是于性格沖突。&ld;年輕人更容易沖動離婚,中年人相對來說,沖動離婚的比例要少得多。他們顯得更為平靜,但態度堅決。&rd;
中年夫妻,發生家庭矛盾,一般都是些什么原因?&ld;讓愛回家&rd;婚姻家庭服務指導中心的高級婚姻家庭咨詢師雷麗告訴記者,主要有四方面,分別是:雙方價值觀差異大、姻親家庭介入太多、孩子教育和婚外情。其中,孩子教育、婚外情引發的矛盾,各占了4成左右的比例。
&ld;跳舞、鋼琴、英語培訓,很多媽媽都給孩子排滿了這樣的興趣課程,就是她們童年時沒有受到過這些熏陶,所以才把這些當初自己缺失的都強加給孩子。&rd;雷麗看來,這種家長的投射心,極容易導致夫妻雙方的教育分歧。
其實,有了分歧也很正常,只要雙方進行充分的溝通,總能尋到解決之道‐‐‐哪怕最后采取夫妻中一方全權管,另一方當&ld;甩手掌柜&rd;的模式也好。&ld;最怕就是夫妻倆當著孩子的面爭吵,這會讓孩子不知到底該聽誰的。&rd;
雷麗說,&ld;讓愛回家&rd;進駐江北區婚姻登記處已有兩年時間,從她所接觸的諸多離婚勸導案例來看,如果夫妻雙方對孩子教育能盡量達成一致,將有效降低夫妻矛盾。
隱忍,和忠誠一樣,被列為&ld;中國式婚姻&rd;的幾條法則,甚至在排序上更為重要。但苦心經營一段貌合神離的婚姻,真的就比單親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更小嗎?
&ld;父母是否在婚姻關系內,和對孩子的傷害并沒有必然關系。如果一定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會說三個字:不一定。&rd;雷麗說,所有的愛一定都是和諧的。一段矛盾百出、貌合神離的婚姻,那種冷漠氛圍,孩子是肯定可以感受得到的,他們也一定會從中受到極大傷害。
但單親家庭的孩子則不一定,這取決于單親的那位父親或母親提供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和愛。雷麗她們在工作中也時常遇到單親家庭成長出的人格健全、心態積極的孩子,比那些父母在爭吵中的完家庭走出來的孩子要更為健康。
雷麗提醒作為父母的家長,如果真正為了孩子好,不應去假扮&ld;好夫妻&rd;,而是應真正想辦法經營好自己的婚姻才對。這些家長表面看對孩子還是有責任心的,為了孩子可以這樣隱忍,實質卻很自私,最終讓孩子來承受家庭破裂的后果。
如果父母對婚姻有維護與經營的念,出現問題的初期,就早早解決好,或者自己解決不了去尋找專業的婚姻咨詢師幫助解決,總比最終離婚要好,也能讓孩子有一個完的家。如果非離婚不可,也要好聚好散,把對孩子和彼此的傷害減少到最低。因為不管何時離婚對孩子都是一次心靈創傷,不要再過多地指責埋怨,相互傷害,不然會加重對孩子的傷痛,甚至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