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補課風盛行 學生心碎家長稱:不補早晚要吃虧(2)
嚴斌告訴記者,年初的時候有朋友問起孩子暑期補課的事,他還堅決表示不補課:&ld;想到我們讀書那會兒非常辛苦,真的不想讓娃娃受累。&rd;嚴斌說,直到今年5月,他還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讓兒子去補課,&ld;從小學開始一二年級都很難耍好,我想讓兒子好好耍一個暑假……&rd;
6月初開始,幼兒園的家長群里,關于是否補課的討論達到了高潮。&ld;我侄兒都補了,進小學適應快。&rd;&ld;我侄兒就沒補,也沒感覺落后好多啊!&rd;&ld;補的人多了,不補就吃虧。&rd;嚴斌向記者展示了其中的一段討論,群內92名家長,大約有50人明確表示要讓孩子補課。
嚴斌仍有些猶豫。他打電話咨詢了一家培訓機構,得知語文、數學、英語每科的補課費都要3000元左右,&ld;錢多咬咬牙還能承受,但娃娃只喜歡上英語課。&rd;
6月下旬,幼兒園家長群中,滿屏都是家長交流的報班經驗,這讓嚴斌有些慌了。嚴斌同妻子商量后,決定為孩子報數學和英語的銜接班。然而此時,他 走遍市區所有開辦&ld;幼升小&rd;銜接班的培訓機構,得到的都是明確回答:名額已滿。無奈之下,嚴斌不得不在一家培訓機構報了一個&ld;一對一&rd;班,費用比之前打聽 的貴了一倍。
同嚴斌相比,成都市民譚女士是&ld;過來人&rd;。她的女兒即將上初二,就讀于成都外國語學校,&ld;娃娃一年補課費6萬元,還不算是多的。&rd;
譚女士介紹,娃娃成績不算差,但是在高手如云的班里,數學也只能排在中下游。這個暑假,譚女士為女兒報了兩個數學班,一個是&ld;名師班&rd;,采用大 班集中上課的形式,&ld;名師&rd;把初二數學的重點、難點進行梳講授;另一個是&ld;一對一&rd;,主要老師針對娃娃具體情況,補充弱項,提升強項。這兩個補習班, 花了譚女士12000余元。
另外,為了練好外語(課程)口 語,譚女士還為女兒報了全年的英語外教班,預交了36000元;又為女兒報了數學的平時補習班,提前報了初二的物補習班,共花去10000余元。&ld;娃娃 班上有的同學,語文、數學、英語、物,只要有的科目都報了補習班,這還沒算興趣班、特長班。&rd;譚女士說,女兒的同學中,一個補習班都沒有報的&ld;沒聽說 過&rd;,報3個以上補習班的占一半以上。
&ld;往年暑假都是讓娃娃耍為主,從內心來說,我也希望娃娃自成長,能不補就不補。&rd;譚女士表示,今年補習班特別火,&ld;現在競爭這么激烈,幾乎所有人都在補課,我的娃娃不補,早晚要吃虧。&rd;
嘉賓
四川省教育學會秘書長 紀大海全國模范教師、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教師 葉德元
成都錦江區&ld;與孩子一起成長&rd;校外教育中心事長 李鐵鋼
主持人
本報記者 江蕓涵&ld;從小一直到現在小學畢業,豆豆從沒有補過課,也沒有參加過任何培訓班,在朋友中絕對是個另類。&rd;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副教授李鐵鋼,倡導并組建的 &ld;與孩子一起成長&rd;校外教育中心,通過開展各種自然科學活動在成都家長圈小有名氣。這個暑期,當身邊的同學忙著上&ld;小升初&rd;銜接班的時候,他的孩子豆豆依 然沒有補課安排,而是每天鍛煉三個小時、參加社區志愿活動、短期研學旅行構成。
到底該不該補課?現在家長對補課的追捧折射出教育的什么問題?有什么解決問題的建議?7月5日,本報記者邀請了李鐵鋼、教育專家紀大海研究員、在一線當班主任的葉德元老師,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李鐵鋼:我發現以前假期校外補課學生,主要是四年級以上,這幾年越來越小,小學特別是一二年級學生家長的焦慮比例提高了,但低年級時還不知道孩 子喜歡什么、擅長什么,較易陷入盲目全面提升誤區。紀大海:往深處來看,家長對補課的追捧,這是市民性和國家性的價值觀沖突對抗,折射到教育實踐中來 了。國家雖然倡導素質教育,要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但是家長還是最買分數的賬,因為社會現實中的用人、選拔機制幾乎都離不開考試和學歷,公務員(課程)要考、當兵要考、進大企業好單位都要看學歷,北大清華出來的學生的確就業就好些。對于家長而言,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在進入社會的時候有一個&ld;有利&rd;的處境。
李鐵鋼:我主張還孩子一個真正的童年,所以豆豆的周末和假期沒有補課,現在很多孩子很小就被補課壓得喘不過氣來,違背身心健康啊。但是不補課不意味著就是不學習,學習的方式很多,參加志愿活動、到大自然中去探索,鍛煉身體,增長見識,這些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意義。
葉德元:當班主任這些年,看到不少家長推崇補課的背后是逃避,逃避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至關重要,不是周末或假期放到培訓班補習 班就了事,孩子需要家長的陪伴,更年期撞到青春期是不能躲避的,家長應該積極主動地去迎接這個沖突挑戰,包括怎么樣幫孩子安排好學習時間和規劃,怎么面對 學習壓力。對孩子而言,可以利用很多方式把學習范圍擴大,家長的眼界應該打開,孩子的很多能力和知識不是課本上能獲取的,比如在旅游中開拓眼界。
紀大海:奉勸家長們不要盲目比較分析,對自己的孩子要精準定位,因材施教,要合安排孩子的暑期,補習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三分之一,暑期就是假期,是以休息為主的。
此外,我覺得政府和媒體要引導學校和相關部門給孩子暑期安排,讓孩子學會玩耍,在玩中學習。比如相關部門和學校能夠在研學旅行方面下些功夫,通過購買社會服務,讓專業機構來參與組織,讓孩子過一個快樂健康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