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公開信向父母"宣戰":我們不是拿來比較的傀儡(2)
昨天下午,記者見到了剛剛與孩子交流了的馮爺爺一家人。&ld;我們前晚聽兒子說了此事,有一些擔心,一大早就從大學城趕過來看孫子。&rd;馮爺爺告訴記者,他和老伴早上趕到時,孫子的外公、外婆也到了。一家人與孩子好好交流了一下。
據馮爺爺介紹,其孫子今年下半年要升初中,學習壓力比較大,不是在學校學習就是去補習,&ld;聽說那封信中有&ls;藍色天空再見了,世界的一草一木再見了&rs;之類話語,很擔心孩子做出傻事。&rd;他說,雖然孫子比較聽話,但兒子、兒媳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擔心在高壓下,孩子承受不起。
馮爺爺之子馮先生說,看到這信,心里很不好受,一個晚上都在反思是不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太嚴了,對他寄予的希望太大了。馮先生還向記者大致描述了一下與孩子交流的情況,他告訴兒子樓下信的內容,讓兒子自己去看,回來大家交流。兒子回來告訴他們,信的內容有些嚇人,&ld;如果是我,直接就說我不要做什么,要做什么。&rd;馮先生說,兒子認為寫信有些笨,是在嚇唬家長,但也是怕家長的表現。交流中,兒子認為父母對他管得太嚴,天天都在學習學習,自己玩耍時間太少,除了學習和成績,自己很少有喜歡的東西。
記者表示希望見一見孩子,被婉拒。&ld;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說我們管嚴了,孩子都沒得自了。&rd;馮先生說,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溝通可能有問題,以后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能讓孩子憋在肚子里。讓孩子快樂成長,也是一個合格家長應盡的責任。
住戶劉女士說,女兒今年11歲,正讀小學五年級,學習任務比較重,又參加了兩個補習班。她對女兒很嚴格,女兒平時耍的時間少,空間也小。女兒有時不太聽話,比如耍手機聊天,有時還惹父母生氣,父母會說幾句,但罵得比較少。這幾天,女兒有一些反常,經常與三四個女同學一起出入,在樓下耍得很晚才回家。20日晚9點多鐘回家時,樓下小賣部的工作人員告訴她,女兒和幾個同學在小賣部旁的乒乓球臺聊了很久,好像&ld;密謀&rd;啥子事。
所以這封信出來后,她迅速與女兒交流,一是了解信是不是女兒寫的,二是了解女兒對父母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女兒明確告訴她,信不是自己寫的,但交流中她發現,女兒對她的怨氣很大,&ld;女兒說我只在乎她的成績,在乎她舞蹈跳得好不好、鋼琴練得好不好,卻很少陪著逛街。女兒說我是一個虎媽媽。&rd;
劉女士告訴記者,昨天與老公商量了,在保障女兒的安全情況下,多給女兒一些空間,多陪陪她,&ld;就像信上說的,給她們一些自。&rd;
記者昨天上午在小區里遇到幾名孩子。11歲的蔣姓小男孩告訴記者,他正讀五年級,他支持寫信者這樣做,&ld;我們在學校被老師管得死死的,回到家又被父母管得死死的,不是學鋼琴就是學毛筆字,或者參加培訓班。&rd;他說,在家不敢反對媽媽的要求,不然要被罵。
&ld;如果是我,我也會和他們一起寫,可惜不知道是哪些人寫的,也沒有喊我。&rd;10歲的鄧姓小女孩也說,她每個周末都要去練跳舞,還要學英語,自己沒有一點時間,不是學習就是去學習的路上,&ld;我好累,我想休息,我想做自己的事。&rd;
而11歲的譚姓小女孩說,她不會寫這樣的信,父母對孩子這樣好,可能有時有些過激,但出發點是好的。她家比較開通,她想做什么,不喜歡做什么,一般會向媽媽說,有些事媽媽還是會同意她的。
記者查看小區群聊天內容發現,群主發布緊急通知后,群里頓時炸開了鍋,不少家長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ld;西西媽咪&rd;是一名小學五年級孩子的媽媽,她說,以后周末就讓女兒休息兩天,不再讓她補課了,要是真想不開怎么得了,太嚇人了!
&ld;火火兔&rd;是一名小學三年級孩子的父親,他說,孩子心其實很脆弱,父母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希望,給他們造成了很多無形的壓力。
當然,也有個別家長認為孩子是玻璃心,不能解家長的良苦用心。&ld;bella&rd;是一名初二年級孩子的媽媽,她說,孩子在青春期是最叛逆的時候,一定要嚴格管教,現在他們不解家長,等他們懂事以后就解家長的良苦用心了。
著名教育專家、原中國家長教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肖力平表示,孩子以致家長的一封信來向父母&ld;控訴&rd;打罵和限制自,說明孩子受到的壓力很大,孩子與家長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家庭教育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ld;家長的教育方式和與孩子的溝通均出現了嚴重偏差。&rd;肖力平說,從信上看,&ld;控訴&rd;者應該是小學四年級或五年級的孩子,如果再大點,孩子就會直接向父母提出要求,而小學四年級、五年級的孩子,挑戰父母的&ld;權威&rd;不足,只能以這種方式向父母發泄不滿。
肖力平建議,對于這封信,家長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于小區住戶有上千戶,不能確定是哪些孩子的行為,那么,小區的所有家長,無論孩子大小,都需要好好反省,思考一下與孩子如何溝通,如何引導孩子,平時對孩子有過激行為的要向孩子道歉,給孩子一定空間和時間,不能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學校老師逼孩子,周末在家父母逼孩子,要讓孩子適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