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幼兒園老師揮美工刀嚇唬孩子 涉事老師被開除
&bsp; 幼兒園是年幼的孩子們踏出家門,第一次獨自面對的一個新環境,他們在這里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及與人友好相處的能力。所以,幼兒園的環境,以及幼師的專業素質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日前,網傳南安一幼兒園老師揮美工刀嚇唬小孩,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涉事老師已做開除處。
東南網5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林莉莉 黃謹 文/圖)剛剛結束的周末,3段小視頻刷爆了泉州人的微博微信圈。視頻中,一名身穿黑裙子的女幼師,揮舞著美工刀,正在教育一名光腿男童的畫面,引來網友關注。
前晚,海都報微信訂閱號&ld;泉州第一時間&rd;對此事進行報道,還原事件經過。昨天中午,南安市教育局、水頭鎮政府公布調查報告,澄清涉事幼兒園網絡傳言,并說明該園無證辦學問題。
此外,涉事的南安水頭世紀新城大地雙語幼兒園陳園長明確表示,不論網絡如何傳言,宋老師拿美工刀嚇唬孩子的行動,都是不對的,有錯在先。對于宋老師的行為,幼兒園已作出開除處。
21日中午,3段小視頻流出,火速在微信微博傳播。其中一段畫面中,一名黑裙女幼師,手里拿著美工刀,與一名男孩對話,畫面中男孩躲閃哭泣。另外兩段視頻中,出現男童光著腿,被老師拉扯著的畫面,被網友解讀為&ld;男童尿褲子,遭老師拿美工刀割傷&rd;。視頻一經傳播,引來網友關注。
截止到21日晚,網絡上出現視頻中涉事的宋某某老師的照片及相關消息。一時眾說紛紜,謠言四起。另外,對于涉事幼兒園無證辦學的消息,也引發網友議論。
昨天中午,在南安水頭中心小學,南安市教育局、水頭鎮政府公布了此事的調查報告。
事件經過如下:21日,該園中班香橙班小智(化名)的家長發現孩子有淤青,懷疑是老師體罰所致。在調取監控視頻時,發現小智在哭,老師進行勸導,未發現體罰行為。但視頻中顯示,該班宋老師有疑似對另一幼兒小斌(化名)體罰的行為,隨行家長對視頻進行錄像,并轉發至微信朋友圈。
事發后,水頭中心小學、水頭派出所介入調查。派出所民警介紹,第一個視頻中,宋老師在準備下午的美術課,拿美工刀準備削鉛筆時,發現小斌不睡覺跑出教室,宋老師拿沒有出鞘的美工刀,在小孩手臂劃了一下嚇唬小孩,要求小孩去睡覺。第二個視頻為老師嚇唬后,小孩還是往外跑,老師想把他拉回床上睡覺,這一過程并沒有對小孩造成傷害。第三個視頻為孩子平常有穿背心脫褲睡覺的習慣,視頻中孩子后仰躺在床上,其實是老師在幫他脫褲子,沒有對孩子有過激行為。
另外,對于涉事南安水頭世紀新城大地雙語幼兒園無證辦學的問題,南安市教育局工作人員介紹,該園的辦學條件,以及校車、消防、餐飲等條件均已合格,正在驗收與辦許可證的流程中。
21日下午,視頻中小斌的媽媽,在該幼兒園家長微信群里,發表聲明,要求停止轉發視頻和言論,并對情況進行說明。
聲明中表示,小斌并未受到傷害,她對老師行為的原因表示解。小斌在幼兒園讀中班,平常睡覺要脫衣服,穿背心睡覺。那天小斌不想睡覺,宋老師在跟孩子交流,沒有做出過激行為。小斌媽媽表示,網絡上流傳的視頻,處于快進中錄制,所以老師動作看起來很快,她希望大家能性客觀看待此事,另外,小斌很開朗活潑,并不排斥上幼兒園。
&ld;不論網絡如何傳言,宋老師拿美工刀嚇唬孩子的行為,都是不對的,有錯在先。&rd;該幼兒園陳園長介紹,對于宋老師的行為,幼兒園已作出開除處。對于一名年輕幼師的過失,幼兒園不希望因此事對宋老師造成身心傷害,將對宋老師進行心建設。
&ld;每天,我們幼兒園都會對老師進行心、情緒疏導,不讓老師將情緒帶進課堂。&rd;該園的另一名老師介紹,面對小朋友,不管怎樣都不應拿美工刀嚇唬。
昨天下午3點,該幼兒園召開家長會,涉事班級的家長及其他班家長到幼兒園開會。現場,家長對此事提出不同看法,并對幼兒園提出意見建議。陳園長表示,將采納家長提出的合建議,不斷提升辦園水平。
&ld;拿美工刀嚇唬孩子,這是絕對不行的,違背了教師最基本的行為要求。&rd;泉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曾雅茹說。老師之所以有教師資格,說明應該具備行業專業要求,知識和能力應該與普通人有差別。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知道該如何引導教育孩子,說明老師的專業修養、知識和技能不足,應該通過思考、學習、培訓來提升,并進行考核來達到該有的專業能力。
曾雅茹認為,孩子中午不午睡,說明他還不累,不想睡,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到另一個房間,進行安靜的活動,慢慢引導孩子安靜下來,形成午睡習慣。每個孩子都是有差別的,不一樣的生心水平,行為也就不一樣,因此老師應該對不一樣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另外,家長和老師關注的重點不一樣,存在溝通上的問題。家長更注重孩子在班級里是否愉快、平和;而老師重視集體活動中孩子的行為,根據教學需要,要求孩子注意力集中,做統一的學習活動。這一點的不同,需要老師與家長注意。
對于出現溝通難時,曾雅茹建議,老師除了與家長進行語言溝通外,還可以讓家長觀看孩子一周的學習情況,用視頻讓家長了解真實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