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手繪建議書致校長 呼吁改善學校廁所環境
學校是一個大的公共環境,這里聚集了學生及老師,師生們將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奉獻給了這里,所以,這就要求學校最起碼要給廣大師生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保證大家的日常所需才是。日前,兩名小學生手繪建議書致校長,呼吁改啥學校廁所環境,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市民吐槽部分廁所有異味無廁紙難鎖門
本報倡議“文明廣州”從“文明如廁”開始
“行動起來!讓我們好好拉大便!”廣州兩名小學生抱怨學校的廁所太臭,無法讓他們“好好拉大便”,“憤而上書”校長。校長看到這份建議書后,忍俊不禁,發上了朋友圈對孩子大加贊賞,并承諾要為孩子提供一個“香香的廁所”。此事在家長群中引發熱議,許多家長都為孩子遇到問題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勇于表達觀點,以及校長對孩子的尊重點贊。
廁所是檢驗文明的窗口,體現著一個單位的管理水平,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這已經是不少人的共識。本報記者巡城發現,雖然廣州許多公共場所的廁所內排泄物殘留的問題已經很少,但諸如洗手臺有水漬、坐便器上有尿漬和腳印、地板不干燥等細節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在此,廣州日報發出倡議,“文明廣州”從“文明如廁”開始。
文/廣州日報記者劉曉星、申卉
圖/廣州日報記者陳憂子
緣起
小學生圖文并茂
為廁所衛生建言
日前,位于番禺的北京師范大學南奧實驗學校三年(2)班和一年(1)班的小銘、小凝兩兄妹向該校的鄭鐵軍校長遞交了一份三頁紙的“建議書”,內容為“呼吁改善學校廁所環境”。建議書中,孩子們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告知校長因為覺得學校的廁所臭,他們不愿意在學校拉便便,寧愿憋回家。還畫出了在快要憋不住的時候,如何捂鼻子、憋氣、快速用嘴呼吸。孩子還對學校一樓的四個廁所進行了實地調查,將廁所評分等級分為“香、干凈”、“一般臭”、“臭”、“臟”。其中,辦公室旁邊的廁所是香和干凈的,科藝樓的廁所一般臭,而大通道的兩個廁所則分別是“臭”和“臟”。同時分析了不同的廁所為何會有香臭之分。分析完原因后,孩子們奉上了“秒殺大人智商”的建議——讓廁所干燥,不要有水,所以要用熱水加鹽拖地。除此以外,還可以鋪報紙、使用抽濕機、用除味寶、增加排氣扇通風、在每個廁所門上粘貼衛生提醒、征集同學們的衛生建議等。最后,兩個孩子向校長“喊話”:“請兩位校長盡量采納,改善一下廁所環境,讓我們好好拉大便!”盡管被學生吐槽,但鄭校長不怒反喜,將這份建議書放上朋友圈,為孩子們點贊。他承諾,會努力盡快為全體師生家長提供“香香的廁所”。
調查
四成受訪家長稱
學校廁所有異味
昨日,記者針對廁所清潔問題隨機采訪了30名小學生家長,其中有5人表示沒有“考察”過學校的廁所,8人認為廁所有異味,所有受訪家長均表示未在廁所發現未沖走的排泄物。“孩子學校的衛生間里沒有放置廁紙,我認為不合理。雖然我們會在孩子的書包里放置紙巾,但有時一急起來,小朋友直接就沖進廁所了,方便完發現忘了帶紙,索性就不擦了。”一年級孩子家長陳女士說。還有家長希望學校衛生間里放置香皂或者洗手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