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的"猴子"
&bsp; 原標題:那些年陪著我們一起成長的&ld;猴子&rd;
猴年新春將至,猴子無疑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仔細會向一下,猴子可是每個人成長的最好見證,從《西游記》到如的《大圣歸來》,它們中間經歷了無數個春夏秋冬,給人們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下面,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那些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的&ld;猴子&rd;吧。
1986版的經典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劇照。
《大話西游》中至尊寶的劇照。
經典的語文課文《猴子撈月亮》配圖
《大鬧天宮》(1961、1964)經典&ld;猴&rd;:齊天大圣
猴年即將來臨,‐‐‐這只&ld;猴子似乎很不一般,因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過&ld;猴子&rd;作伴。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孩子們最常翻看的是 《猴子等明天》 《大鬧天宮》 這類以猴子為主角的小人書;及至上小學,《猴子撈月亮》 從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現在都是小學生們熟悉的課文;再大一點,《西游記》 成了必讀課外書;上到大學,《大話西游》 成為大學生們的愛情寶典……如今,關于猴子的繪本、電影更是隨處可見,《好奇的喬治》 系列以及《人猿星球》 《大圣歸來》 等,都讓人耳熟能詳。各類科學實驗中也離不開猴子的貢獻。最新的關于自閉癥的研究,就是在猴子身上獲得了突破。讓我們在新年來臨前,盤點那些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ld;猴子&rd;們吧……
要說活躍在幾代人心中的猴子動畫片,第一個跳出來的恐怕就是那個能翻江倒海,把天宮鬧得不可開交的&ld;齊天大圣&rd;。上穿鵝黃衣、腰束虎皮裙、下著大紅褲、腳蹬黑靴子的齊天大圣,有一張傳統京劇臉譜化的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更是塑造了讓幾代人都難忘的猴英雄形象。
《大鬧天宮》 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于1961年至1964年制作的彩色動畫片,和現在大片制作離不開電腦不同,那時 《大鬧天宮》 的制作可沒有用電腦,全靠一支筆手工繪制,所以光畫師就有30多位,畫師們分成工作小組,共同參與原畫和動畫的制作。一般來說,10分鐘的動畫就要畫7000到1萬張原動畫。而 《大鬧天宮》 分為上集50分鐘和下集70分鐘,光原畫就畫了十幾萬張,耗時近兩年時間。
更讓今人難以想象的是這部片子的精耕細作。為了盡量多地融入中國元素,當時,連畫師帶導演一起,都跟著京劇演員一起學舞槍弄棒、對著鏡子學習揣摩各種動作的要領。而為了揣摩齊天大圣孫悟空的神態,有中國動畫界&ld;泰山北斗&rd;之稱的導演萬籟鳴,還特地弄了兩只猴子拴在車間里,讓畫師們通過臨摹猴子獲得靈感。
《大鬧天宮》 的創作年代非常特殊。那時正逢三年自然災害,這部片子投資超過百萬元,在當時可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于1964年下半年完成的 《大鬧天宮》 下集,在&ld;文革&rd;中還沉寂了十余載,直到&ld;文革&rd;結束后,大約1978年左右,《大鬧天宮》下集才第一次面對觀眾公開放映。也因為&ld;文革&rd;的關系,這部影片的原畫、動畫手稿很大一部分被損毀,只幸存下少量畫稿成為珍貴資料。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 是國產動畫片歷史上的一座豐碑,它曾榮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等多項國際大獎。
去年下半年,一部名為 《大圣歸來》 的國產動畫片登上大銀幕,這部歷時8年打造的&ld;大圣&rd;盡管頗有致敬經典的味道,刷新了票房紀錄,但在豆瓣上,網友們仍把評分最高評給1964年版的&ld;齊天大圣&rd;。有網友在觀影后甚至如此感慨:&ld;大圣被壓五行山下后,說書的人說,齊天大圣是不會死的,他只是睡著了啊。聽到這里我就開始哭了‐‐‐對啊,齊天大圣是不會死的啊,不管多少年過去也一樣……我長大了,他們的故事已經過去了好多年,但是永遠都不會死,不會被人遺忘的。&rd;
而關于這只神采奕奕的猴子,還有一則佳話。用過微軟0ffie軟件的人應該記得,軟件里也時而會&ld;飛&rd;出來一只可愛的猴子。據說,2001年,比爾&iddt;蓋茨開發ⅹP軟件時就曾找到上海美影廠,表示希望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孫悟空出任ⅹP 中的ffi助手。后來,人們就看到了一個重新設計的、和電腦結合的百變孫悟空。
《西游記》(1986年) 經典&ld;猴&rd;:孫悟空
2016丙申猴年來臨,中國人對美猴王的集體記憶大概都逃不出他的手心‐‐‐1986年央視版 《西游記》 中六小齡童塑造的孫悟空。很多人說,雖然這些年很多大明星都演過孫悟空,但始終無法超越六小齡童飾演的美猴王。今年恰是 《西游記》 播出30年,這部從&ld;70后&rd;這一代人寒暑假播到如今&ld;10后&rd;們的寒暑假、迄今重播達3000多次的電視劇,也創下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視率最高的紀錄。
說86版 《西游記》 是難以被超越的經典,一個重要原因是猴王這個角色難以被超越。眾所周知,雖然很多大明星都演過孫悟空這個角色,但論誰最像猴子,沒有人超得過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是&ld;猴王世家&rd;第四代傳人,其父章宗義 (六齡童)6歲登臺名噪一時,是南派猴戲有名的代表人物。而自小就靦腆內向的六小齡童,剛開始并不擅長猴戲。1966年,當六小齡童的二哥小六齡童因患白血病去世,為完成二哥的臨終囑托,&ld;演成美猴王,兄弟便能相見&rd;,家中排行最小的六小齡童接過了金箍棒,繼承演好&ld;美猴王&rd;的家族使命。
1982年出演 《西游記》 的時候,六小齡童雖表演猴戲時間不長,舞臺經驗不足,但他在演猴子身上花的苦功,總讓后輩演員感慨萬千。當時,六小齡童是600度近視200度散光,連普通人的視力都達不到,但為了練就孫悟空的一雙&ld;火眼金睛&rd;,六小齡童盯落日、盯運動中的乒乓球、盯香火的青煙。還有劇中大戰紅孩兒中有一場火燒戲,他被燒得頭暈目眩,差點丟了性命。為了拍好火焰山的酷熱感,劇組在新疆高達四十多度的外景拍攝,六小齡童用膠水粘上的&ld;猴臉&rd;因汗水堵塞似針刺火燒一般,疼得連正常吃飯都很困難。
六小齡童曾回憶,1982年到1988年,在拍電視劇 《西游記》 期間,他養了一只猴子,吃住都在一起。當年,他化妝拍電視劇時,有一只猴子發現了他,還馬上向他敬禮‐‐‐這一幕有照片為證。多少年后,每次說到這一茬,看過照片的人們仍還嘖嘖稱奇。
猴年來臨之際,億萬中國人都格外想念猴哥,來看看 《西游記》 中孫悟空的經典臺詞吧‐‐‐
&ld;呔,吃俺老孫一棒!&rd;&ld;妖怪,哪里逃!&rd;&ld;俺老孫去也!&rd;
&ld;八戒,你這呆子!&rd;
&ld;俺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rd;
&ld;孩兒們,現在全天下都知道俺老孫是唐僧的大徒弟,師傅有難,徒弟哪有不管之? 等我取經回來,再享榮華! 八戒,走!&rd;
&ld;我的兒,你看看我是誰?!&rd;
……
&ld;苦練七十二變,方能笑對八十一難。&rd;六小齡童總結的這句話,打動了很多人的心。猴年,就讓我們記住猴哥的這句人生感言吧。
《大話西游》(1995年)
經典&ld;猴&rd;:穿越變身至尊寶的孫悟空
這只&ld;脫胎&rd;自 《西游記》 的猴子也很是受到時光的厚待。在1995年誕生直到20年后2014年重新上映,都吸引了大波粉絲捧場。
《大話西游》 里的猴子是陪伴唐僧西天取經的&ld;生亦無歡,死亦無苦&rd;的孫悟空,也是反反復復穿越回去一心要救活自己愛的白晶晶的至尊寶,最后卻發現已在500年前愛上了紫霞仙子,并讓紫霞仙子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一滴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