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嚴查幼兒園"小學化"現象
幼兒園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只是孩子在接正式教育之前的一個良好開始,意義在于讓孩子走出家庭、步入社會,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培養孩子對于大自然以及對世界的想象力,給孩子打造一個溫馨舒適的教育環境,幫助他們今后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但是有一部分幼兒園出現了小學化的現象,致使孩子們純真無邪的童年時光被學習壓力占據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育部嚴格對各類幼兒園進行質量監測評估,解決家長們的后顧之憂,還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昨日,教育部召開《教育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5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過去5年中國學前教育發展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表示,教育部還將嚴查幼兒園&ld;小學化&rd;現象,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他透露,&ld;全面二孩&rd;政策實施后,教育部將會同衛生計生部門做好數據監測,精準布局新建幼兒園。
鄭富芝說,未來將為留守兒童建一批寄宿制幼兒園。
鄭富芝介紹,《教育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5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加在一起達到4000億,平均每年800億。
不過,學前教育專題評估報告中也顯示,我國學前教育普及水平還存在明顯城鄉差異,城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高于農村。教育部明確,將按照中央&ld;公益&rd;&ld;普惠&rd;的學前教育發展要求,把&ld;雙50%&rd;作為各地建設公益普惠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的考核指標,即公辦幼兒園數量占比50%以上,在公辦幼兒園就讀的幼兒占比50%以上。
昨日,教育部明確,在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時,要堅決防止和糾正&ld;小學化&rd;傾向。鄭富芝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提高教育質量,對于幼兒園來說,就是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教育部通報,未來要建立科學的幼兒園保教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制定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對各類幼兒園進行質量監測評估,定期發布評估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同時,教育部還要求嚴格規范小學招生和起始年級教學,嚴禁小學以各種名義進行選拔性入學考試,一年級嚴格實行&ld;零起點&rd;教學,教學進度不得提前,解除家長(微博)的后顧之憂。
此前,衛計委表示&ld;全面二孩&rd;預計明年一季度全國落地。但目前,地方一些幼兒園仍然要求家長在送孩子入園時出示&ld;獨生子女證&rd;。對此,鄭富芝表示,目前相關政策已經宣布,隨著政策落地,入園需出示獨生子女證的規定也將取消。
同時,鄭富芝介紹,隨著&ld;全面二孩&rd;政策的實施,學前教育的學齡人口數量將增加,預計到2020年,二孩入園將明顯增長。
&ld;我們跟衛計委保持聯系,根據實際的增加數量,測算我們要在哪些地方新建多少幼兒園。&rd;鄭富芝說。
此外,鄭富芝還表示,未來,將推動全國各地建設一批離兒童祖父母近的寄宿制幼兒園。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針對&ld;是否應當把公益普惠學前教育直接納入義務教育體系&rd;問題,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義務教育一方面是普及,另一方面還有強制的意思,學前教育目前還不適宜納入義務教育體系。
鄭富芝解釋,老百姓呼吁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實際上是希望教育部門解決&ld;入園難&rd;&ld;入園貴&rd;等問題,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應下工夫解決這一問題。
據悉,除提高公辦幼兒園的比例和公辦幼兒園的入園率外,教育部還將推動繼續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北京師范大學(微博)教授、學前教育專題評估組組長劉焱認為,未來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占比至少要提高到7%,使之與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