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物為何變成了“兒童毒物”
時間:
書之意2
兒童資訊
書是人們進步的階梯,孩子們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了解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積,讓自己變得有修養。可是如今書這是這樣嗎?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各種嬰童產品的發達,一些孩子的讀物,童話充滿恐怖暴力,兒童讀物變成了&ld;兒童毒物&rd;,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ld;給孩子買幾本睡前故事,打算一邊讀,一邊陪孩子睡覺。可讀到一半,噎住了。因為故事中,大森林里,兔子、長頸鹿、大象、獅子,無一例外都愛吸食毒品。孩子不停地追問,爸爸,什么是大麻、快樂丸?&rd;昨天,讀者程先生向武漢晚報反映,兒童讀物,都變成兒童&ld;毒物&rd;了。這樣的書,怎么能夠出版呢?
拿到了這本名為《床頭5分鐘快樂故事》的彩色畫冊。其中有一篇名為《快樂的兔子》的故事,最讓劉先生不滿。記者讀了一遍發現,這篇600字左右的小故事,講的是一個磕了藥(搖頭丸)的兔子,在森林里發瘋奔跑。一路上,它碰到了正在卷大麻的長頸鹿,正在吸可卡因的大象,以及一只正準備給自己注射海洛因的獅子。
程先生說:&ld;孩子聽了這個故事,腦海里留下的一定是:童話世界里,動物們都在吸毒的印象。這會給孩子怎樣的影響呢?吸毒,這樣違法的事情,在孩子心中就可能會種下兒戲、玩笑的印象。這太可怕了。
程先生說,書是今年2月份在漢陽商場外的一處地攤上買的,10元三本。前幾天,拿出那幾本書躺在床上陪女兒讀。讀著讀著,一篇文章快要讀完的時候,程先生發現,這故事有點離譜。這個時候,好奇心重的女兒不停地拉著他問,什么是海洛因,什么是快樂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