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公共場所小便是對是錯
在這個風和日麗的季節里,出去游玩的人很多,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小孩在公共場所隨地小便,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對于許多家長來說孩子還小,憋不住尿,對健康不利,一時在附近也找不到廁所。但是在大多數這是一種不衛生也不文明的行為,家長應該從小就教孩子文明的習慣。
重慶何先生一家三口到附近超市買菜,正當他和妻子選購蔬菜時,1歲10個月大的兒子穿著開襠褲,突然就尿尿了。夫妻倆趕快跑過來,妻子掏出紙巾開始清。
這時,一名中年女營業員走過來查看,并叫何先生用拖把清干凈,&ld;我說我怎么知道拖把在哪兒?&rd;沒想到這名營業員沖著孩子吼起來,罵孩子沒素質,何先生的兒子當場嚇得大哭起來。何先生和妻子跟營業員吵了起來。
更沒想到的是,女營業員打電話叫來兒子幫忙,何先生便撥打110報警,雙方在超市外打成一團。
去年4月,一對去香港旅游的內地夫妻,因為小孩在香港街頭小便,這對夫妻與港人發生激烈沖突。孩子母親說:&ld;洗手間排隊,孩子著急,怎么辦?&rd;之后有多名網友澄清,母親當時是用尿布接著的。
小孩當街撒尿,引發的口水戰、肢體沖突不少,網友對此持兩種態度。網友&ld;皮皮小乖&rd;說:&ld;當街撒尿的小孩,年齡一般在2歲至6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憋不住尿的。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我們應該解這些家長。&rd;
網友&ld;豪哥媽&rd;則說:&ld;家長要從自身做起,要用自己良好的一言一行來給孩子做個榜樣。如果真的遇到特殊情況,家長也要盡量把孩子帶到人少的地方,并在孩子方便完之后清干凈,給孩子做良好的示范。讓孩子養成愛護公共衛生、愛清潔的好習慣很重要。&rd;
網友&ld;胡同&rd;說:&ld;小孩子特別是女孩,家長不要隨便把隱私部位暴露在他人面前,孩子的公德心也要從小培養。&rd;
大部分人認為,小孩隨地小便,也應該是僅限于尿急,又找不到廁所的情況下。因為小孩的生功能決定,他還無法憋尿,所以尿急,必須當場解決。但是大人不應該等孩子尿完就走了,而應該為小孩子善后,比如打掃干凈尿濕的地方等。
多數市民認為,對于小孩當街撒尿,應該寬容對待。而此事,也從側面反映一個&ld;如廁難&rd;的問題,不少市民呼吁,增加公廁數量,更加合地設置公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