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增強寶寶抵抗力10個推拿法
許多家長在家中應用消毒劑,想要將病菌隔絕在外,可是等孩子長大后一旦接觸病菌就容易生病,提高孩子自己的免疫力才是關鍵所在,那么怎樣做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呢?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增強寶寶抵抗力八大妙招 小兒在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低下的嬰幼期正是各種疾病的易感染期。此期間應該按照以下幾點加倍呵護。
開始應喂些爛飯、軟飯,菜要切碎、魚要去刺。飲食要定時,除一日三餐外,可適當加1‐2次餅干、豆漿、牛奶、水果等。
讓孩子從小進行&ld;三浴&rd;鍛煉(即空氣浴、陽光浴和水浴)。嬰兒滿月后就應該盡早進行戶外活動,晴天讓孩子多曬太陽;大孩子每天堅持到戶外做體操、跑步、跳繩、玩游戲,多進行溫水浴等,還可以讓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疊被子、掃地等。此外,居室要定時開窗通風,保證空氣新鮮。在冬春季和傳染病流行季節,盡量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如大商場、影劇院和娛樂場所,以免染上疾病。
6個月的寶寶可在上個月的基礎上,繼續進行仰臥翻至側臥,再側臥翻至俯臥的訓練。訓練時媽媽或爸爸可將具有吸引力的玩具,放在寶寶一側伸手夠不著的地方,寶寶為了夠取玩具,如果即使伸手使勁也夠不著時,必然會全身使勁,這樣就自然而然地翻身成為俯臥姿勢。
同時,還要訓練寶寶自己獨坐的能力。開始時,媽媽或爸爸可以給予寶寶一定的支撐,或用手,或用被褥,然后逐漸撤去左右支撐讓寶寶靠著坐,等寶寶自己能夠坐穩后,再逐漸撤離靠背。以上訓練要經常進行,只要持之以恒,大多數寶寶到了第七個月時就能靈巧地翻滾和穩穩地獨坐了。這些訓練有助于寶寶肌肉關節的力量和協調能力的發展。
手部肌肉能力訓練主要包括夠取比較小的物體、扔掉再拿和倒手等內容。訓練時,所選擇物體要逐漸從大到小,距離要逐漸從近到遠。讓寶寶努力夠取小的物體,最好從滿手抓逐步過度到用拇指和食指捏取,以鍛煉手指靈活性和手指肌肉的力量。
同時,給寶寶一些能抓住的如小積木、小塑料玩具等小玩具之后,然后繼續給寶寶手里遞另外的玩具,訓練寶寶放下一件,再接過一件的能力。或者訓練寶寶有意識地將玩具從一只手傳到另一只手。
3、補充足夠的水分。小兒飲水不足常表現為煩躁不安、哭鬧、皮膚干燥失去彈性,不但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還能導致免疫功能降低,使小兒易患感染性病癥。以母乳喂養者為例:新生兒第一周每天30毫升,分3‐4次喂完;第二周每天45毫升;一月齡以后每天60毫升;半歲加至100毫升。
4、隨季節、天氣的變化,隨時給孩子增減衣服。因為這是預防孩子染病的有力措施。
5、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智力開發,還能促使孩子增進食欲,增強抵抗力。
6、小兒發熱時不要立即退熱。一定范圍內的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的生性防御反應。發熱時,機體代謝速度加快、免疫功能活躍、抗體生成增多,肝臟解毒功能增強,有利于身體對疾病的抵抗。
7、傳染病流行期間,盡量不帶孩子去公共場所,以減少感染機會。
8、一定要讓小兒參加全程全量的計劃免疫。因為免疫接種是幫助孩子抵抗感染性病癥的有效措施。家長必須按計劃免疫要求與醫務人員配合,不讓孩子錯過每一次保證健康的機會。
疫苗是人類抵御傳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積極措施,按時給寶寶接種疫苗,可有效的預防一些傳染性疾病。如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肝等。國家衛生部規定的孩子從小按程序進行的免疫接種,可以有效地預防各種小兒傳染病的侵害。
孩子通常要接受的疫苗有以下的一些:白喉、破傷風、百日咳三聯疫苗、小兒麻痹癥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乙肝疫苗、水痘疫苗。要注意的是,孩子接種疫苗往往有一定的時期,一般來說在疾病防疫中心、各類媒體上你們都會得到關于接種疫苗的信息,學校也會有集中接種疫苗的機會,家長千萬不要錯過。而且隨著醫學的發展,不斷會有新的更好的疫苗問世,實施免疫的時間和方法也在變化,家長可以多向醫生和護士咨詢,以便及時獲得這方面的信息。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過分干凈,抵抗力反而減弱,并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另外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清潔的效果。玩泥巴、在草地上打滾、堆城堡、挖洞穴等這些家長認為&ld;臟兮兮&rd;的游戲,完全可以讓孩子玩,孩子不會因此而得病,反而能增強身體抵抗力。
四個月以前,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已足夠嬰兒的營養需求。但隨著嬰兒的長大,母乳及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已不足寶寶成長所需,所以為了寶寶有充足的營養,必須適時地給他們添加輔食。足夠的營養是保證兒童生長發育和健康的先決條件,也是增強免疫力的根本方法。首先要讓孩子吃夠母乳,延長斷奶時間至生后第2年,因為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物質和抗體,可以抵抗多種病毒和細菌;平時還要給孩子多吃高蛋白飲食,如牛奶、雞蛋、豬肝及瘦肉末等,特別注意在飲食中多補充鐵劑、鈣劑和維生素A、維生素、維生素E和β―胡蘿卜素。
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在熟睡時的生長速度是清醒時的3倍,而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寶寶生長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時期!
有關調查顯示:68%的疾病與室內污染有關,80%~90%的癌癥起因與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這些污染物包括進入室內的大氣污染物、人體自身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成分,如粉塵、皮屑、棉絮、纖維、重金屬;來自寵物的污染、建材裝飾材料、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妝品、殺蟲劑、噴香劑、清潔劑等。要注意定時打開門窗換氣。每天至少2次,保證孩子房間空氣流通。多帶孩子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綠地等處做戶外運動,以增強兒童體質,提高他們的免疫力國家衛生部規定的孩子從小按程序進行的免疫接種,可以有效地預防各種小兒傳染病的侵害。
為了保護兒童的生命健康,防止室內環境污染對兒童的傷害,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注意裝飾材料、家具的選擇。室內裝飾材料是造成污染的主要來源,應該認真選擇。彈性地板、沙發和床墊的復合面料以及皮革涂飾劑等物品中含有大量重金屬,在兒童房應該避免使用。新買的家具一定要注意甲醛和苯的釋放量,最好通風一段時間再用,讓家具里的有害氣體盡快釋放。
?。?)家庭裝修時注意兒童房間的裝飾設計,不要片面地追求設計效果,不要使用大量顏色的涂料,因為五彩繽紛的涂料重金屬含量就越多,容易造成室內環境污染。
?。?)注意兒童玩具的選擇。給孩子購買的玩具質量要合格,不應該含有有害物質,最去好正規的商場購買正規的玩具。
(4)做好兒童房的通風和凈化。如果常開窗透氣,污濁空氣可飄走,而且室內也得到充足的光線并保持干燥,多種病毒病菌也難以滋長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