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疾控中心為兒童牙齒填“溝”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糖果嗎?它們甜甜的是不是很好吃,百吃不厭,吃完了又向父母要。但是作為家長你們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吃的好,過的開心,你們關注過孩子的牙齒情況嗎?糖吃多了是對孩子的牙齒有傷害的。近期廣州市就針對做出了反應,他們為兒童六齡齒免費窩溝。
近日,廣州市疾控中心召開會議,啟動兒童六齡齒免費窩溝封閉工作。對此,有家長表示擔心,做窩溝封閉是否會影響孩子的咬合功能、是不是所有&ld;大牙&rd;都要封閉、所填充的物質對孩子身體是否有害等。記者就此采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的專家。
根據2015年廣州市兒童六齡齒免費窩溝封閉項目實施方案要求,從今年1月1日起,廣州市為2014年秋季注冊的小學(含民辦學校)二年級學生中符合窩溝封閉適應癥者,免費提供窩溝封閉治療。自2011年項目啟動以來,全市已實施窩溝封閉人數達288萬,封閉牙數881萬顆,人均封閉牙數306顆。
窩溝封閉為何物?為何要對沒壞的牙齒做治療?對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兒童口腔中心、口腔預防保健科主任曾素娟介紹,兒童牙齒發育時期,于牙尖融合障礙,點隙裂溝形成于釉質面的交界處。如果表面沒有完全融合,在釉質間和釉牙本質界之間將留下深的溝裂,這些部位的菌斑就難以清潔,從而成為致齲細菌及其代謝產物滯留的場所。窩溝封閉就是將牙齒的&ld;溝壑&rd;填充封閉起來,避免成為隱患。
曾素娟介紹,窩溝齲可發生得很早,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兒童在3歲時即罹患齲病,而在這個年齡窩溝齲占了67%。有調查表明,3歲時下頜第一和第二乳磨牙的患齲率為171%和257%,6歲時第一乳磨牙的患齲率為509%,第二乳磨牙為657%,而切牙及尖牙的患齲率僅為117%~213%,這反映了窩溝齲在不同類型乳牙中發生概率的差別。
12歲兒童的第一恒磨牙的患齲率為65%。&ld;中國早些年進行的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12歲年齡組兒童齲均中,窩溝齲占90%以上;而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12歲年齡組兒童齲齒好發的位置依次是下頜第一磨牙、上頜第一磨牙、下頜第二磨牙,說明了我國兒童的窩溝齲預防十分重要。&rd;
曾素娟表示,給學齡兒童做窩溝封閉不會影響孩子的咬合功能,醫生只是將&ld;溝壑&rd;填平,不會讓顆材料凸顯在牙面。然而,決定是否采用窩溝封閉防齲涉及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窩溝的形態。
&ld;牙萌出后達咬合平面即適宜作窩溝封閉,一般是在牙萌出后4年之內。&rd;曾素娟介紹,乳磨牙在3~4歲,第一恒磨牙在6~7歲,第二恒磨牙在11~13歲為最適宜封閉的年齡。釉質發育不全, 面有充填物但存在未作封閉的窩溝,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作封閉。&ld;總之,封閉的最佳時機是牙齒完全萌出、齲尚未發生的時間內。適應癥則取決于兒童牙齒的解剖情況、齲病的活躍性、患齲的風險及兒童合作情況。&rd;窩溝封閉完成后,不能置之不,3個月到半年應復檢一次,以保證封閉效果。
另外,對于家長關心的窩溝封閉劑成份,曾素娟介紹,封閉劑通常有機高分子樹脂、稀釋劑、引發劑和一些輔助劑(如溶劑、填料、氟化物、涂料等)組成,用量方面對人體危害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