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至2025年我國將新建設5萬所足球特色學校
為了更好的發展和實行校園足球的進步,從今年起至2025年,10年間,我國將建設5萬所足球特色學校,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了解足球,接觸足球,熱愛上足球。想看更多最新兒童資訊嗎?請看
一提到中國足球,國人無不皺眉頭。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就有代表批評中國的足球問題,&ld;就是社區足球和校園足球沒有搞起來。這個責任還是在教育部。&rd;青少年足球的多頭管、聯賽體系混亂曾受到社會抨擊。在新確定的&ld;校園足球計劃&rd;中,則將主導權從昔日的中國足協交還到教育部手中。
2014年底,全國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教育部主導的校園足球工作全面啟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在教育部設立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在昨天正式公布的《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中,規定各地中小學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加大課時比重。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現有5000多所的基礎上,在2020年內達到2萬所,2025年內達到5萬所。此外,將完善足球保險機制,增加政府購買服務,提升校園足球安全保障水平。
發展校園足球,體育老師們感受最深的是缺人。門頭溝區育園小學體育組組長張凝說,學校有7個體育老師,要教1400多個學生。每個老師一周有19到20節課之多,還不包括社團和球隊的訓練。很多學校因為人手不夠需要從體育局聘請外援,但因需求量大,體育局也常出現無人可派的局面。
另外,足球運動的發展在中學階段會出現&ld;斷檔&rd;的情況。安外三條小學校長程洪表示,這主要出于兩個原因。首先,目前中學在足球場地提供方面出現缺口。中學的足球訓練與小學不同,小學生因為年紀比較小,比賽規模以3人賽、5人賽、7人賽居多,因此小學的足球場地基本可以滿足學生的訓練和比賽要求。而中學生的比賽更加規范化,需要正規11人的足球場地,目前很多中學都不具備這種條件。這也成為制約足球發展的硬傷。
其次,有足球特長學生的升學出口狹窄。于場地受限,在中學階段設立足球校隊的學校鳳毛麟角。程洪介紹,很多安外三小校隊畢業的孩子,以特長生的身份進入中學后都很難持續發展。加上家長們認為踢足球會耽誤文化課成績,所以都不贊成學生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