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下調奶制品價格,歐洲奶源成奶粉市場新寵
說起進口牛奶我們一般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新西蘭了,這個國家可是全世界牛奶出口最多的國家哦,可是正是這樣的一個出口大國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哦,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2月10日報道 外媒稱,新西蘭農戶正在壓低牛奶產量,因歐美的大量供應打壓了奶價,顯示數年來推動新西蘭經濟成長的“白金”潮已成明日黃花。新西蘭是全球最大奶制品出口國。
據路透社12月9日報道,上一季創紀錄高位的奶制品價格已不復存在,因供應過剩且中國和俄羅斯的購買放緩,打壓了新西蘭最大出口業—奶制品的出口。
新西蘭奶制品企業恒天然料在12月10日下調奶制品出廠價預估,或將乳固體價格從當前的每公斤5.30新西蘭元下調至六年低點5.00新西蘭元下方。
分析師預計新價格將遠低于平均生產成本,將使新西蘭農業為基礎的經濟規模削減約55億新西蘭元,這對農戶來說是個重大打擊。
“我們將看到未來六個月左右的貿易數據相當疲弱,因奶制品價格至今的跌勢已反應到官方數據,其將顯示在經常帳和貿易條件數據中,”新西蘭國民銀行分析師Doug Steel稱。
但這位分析師表示,現在就說奶制品產量將較上年同期下降,還為時尚早。
英媒:歐洲奶源超新西蘭成中國奶粉市場新寵
延伸閱讀英媒:歐洲奶源超新西蘭成中國奶粉市場新寵
12月4日報道
英媒稱,新西蘭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國,但是在恒天然的肉毒桿菌事件發生后,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巨頭貝因美在其旗艦產品上印上了愛爾蘭國花三葉草,以求讓中國的父母們對貝因美產品的歐洲奶源感到安心。
據路透社網站12月3日報道,直到去年,新西蘭奶源的配方乳粉在中國一直被視為質量的黃金標準。食品安全丑聞在中國頻頻發生,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造成至少六名嬰幼兒死亡,這讓中國的父母們已如驚弓之鳥。
但事關恒天然的肉毒桿菌事件讓新西蘭奶源的名聲蒙塵。雖然這起恐慌事件經證實只是虛驚一場,但還是促使配方乳粉企業減少從新西蘭進口奶源,這些企業今年還宣傳稱歐洲是他們產品的奶源。
“(配方乳粉企業)在情感上目前已經從新西蘭傾向歐洲,”一家大型跨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中國高管稱。由于無權向媒體談此事,該高管拒絕透露姓名。他還稱,對于消費者而言,“歐洲”標簽提高了產品的聲望。
咨詢公司Euromonitor稱,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有助于中外企業在華擴大業務。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銷售規模在2017年預計會較去年的310億美元增長一倍。
配方乳粉還是進入中國規模更廣大的乳制品市場的大門。預計中國到2017年會成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市場。
歐洲企業對于這樣的增長機會已經是翹首企盼,特別是在歐盟明年將取消對牛奶生產的限制、開放更多產能以供出口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包括愛爾蘭的Glanbia、丹麥的Arla Foods及荷蘭的FrieslandCampina等。
“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根以及我們的所有產品均來自北歐,這是我們努力向消費者傳遞的信息,”Arla Foods高級副總裁Frede Juulsen通過電話對路透稱。
中國行業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從新西蘭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占這類奶粉進口總量的比例已經較2012年同期減半至9%。恒天然是新西蘭的乳制品出口大戶。
恒天然駐上海的一位發言人稱,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一直充滿競爭。“我們是該領域原料的大規模供應商,我們原料客戶的需要依然旺盛,”該發言人補充說。
新西蘭仍是中國基礎原料乳粉的最大供應源,但歐洲、澳大利亞以及美國也在迎頭趕上。
幾位中國父母對路透稱,他們現在購買美國和歐洲奶源的配方乳粉,而不是購買新西蘭奶源的配方乳粉。
“恒天然事件后,我把所有受影響的(配方乳粉)品牌都從名單上勾掉了,”28歲的公務員徐勇(音)說。徐勇目前為自家六個月大的寶寶買的是荷蘭奶源的配方乳粉。“我是出于安全顧慮而選擇的。”
這種情況也引起了國際及中資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重視。
美贊臣、雀巢以及中國的貝因美、合生元都在其產品及網站上打出“歐洲牌”。
達能旗下的多美滋在其中國官網為一款配方乳粉打出了“100%愛爾蘭原裝原罐進口”的宣傳語。恒天然事件后,多美滋在華銷售銳減,達能因此表示正在起訴恒天然,并稱不會再采購該公司的產品。
雅培也在其中國網站稱其配方乳粉產自西班牙、丹麥和愛爾蘭,沒有明顯提及新西蘭。雅培曾因恒天然事件在中國召回產品。
雅培和達能拒絕為本文置評。
雀巢發言人稱,由于“中國消費者目前的偏好”,公司從歐洲進口配方乳粉,但在中國出售的多數配方乳粉都是本地奶源且在本地生產。美贊臣發言人稱,公司依賴一系列奶源。
新西蘭a2Milk獲批回歸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
延伸閱讀新西蘭a2Milk獲批回歸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
北京時間7月22日晚間消息,繼今年年初取締數百個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后,中國政府現在開始逐漸允許新西蘭乳制品企業在中國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而專門為消化牛奶有困難的人群提供乳制品的a2 Milk 公司也在最新一批獲準進入中國市場的新西蘭乳制品企業名單中。
新西蘭最大乳制品生產商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于今年5月獲批回歸中國市場,這個月月初New Zealand New Milk Ltd.也回到了中國市場。其他得到中國政府批準可以再次在中國市場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乳制品企業有Nutricia Ltd.、Westland Co-Operative Dairy Company Ltd.、Canpac International Ltd.、Gardians Ltd.、Sutton Group Ltd.、Dairy Goat Co-Operative (N.Z.) Ltd. 、GMP Dairy Ltd等七家。
中國政府5月1日出臺的新規則明確規定,外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必須在中國有關監管部門登記后才能將它們的產品出口到中國。新規定還要求任何一家出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到中國的公司對奶粉的整個生產過程負有監管責任,這就意味著如果它們外包生產,它們也必須保證對生產過程進行強有力的監督。
去年8月,Fonterra發現公司的部分產品中可能存在致命細菌,于是在亞洲范圍內發起召回,盡管這次召回最終被證明是沒有必要的,但這也對新西蘭“安全食品供應商”聲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
五年前,中國某家公司生產的配方奶粉受工業化學品三聚氰胺污染,造成6名嬰兒死亡,30萬名嬰兒患病。隨著中國中產階級隊伍的壯大,對優質安全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需求與日俱增,與此同時越來越多人呼吁對配方奶粉的生產實行更嚴厲的監管。
a2 Milk公司獲批消息公布當天,該公司股價漲了6.6%,而新西蘭NZX-50指數僅漲了0.1%。該公司發言人稱,雖然生產合作伙伴Synlait Milk還沒獲得批準,但公司擁有足夠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庫存來滿足中國市場需求。
新西蘭奶農因工資過低投訴逐年增多
延伸閱讀新西蘭奶農因工資過低投訴逐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