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二輪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面對課外文言文考題,學生首先在心理上主產生懼怕。畏懼、慌張只會自亂陣腳,這樣還沒開始答題就已經開始失分了,因此考生掌握文言文的答題技巧有助于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畏懼心理。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2018高考二輪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2018高考二輪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練習題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李清臣字邦直。七歲知讀書,日數千言。客有從京師來者,與其兄談佛寺火,清臣從傍應曰:“此所謂災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驚曰:“是必大吾門。”
治平二年,試秘閣,歐陽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則謬矣。”時大雨霖,災異數見,論者歸咎濮①議。及廷對,或謂曰:“宜以《五行傳》‘簡宗廟,水不潤下’為證,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間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聲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議皆謂可用,顧以親抑之可乎?”既而詔舉館閣,歐陽修薦之,得集賢校理。
紹圣元年,廷試進士,清臣發策曰:“今復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罷常平②之官而農不加富,賜土以柔遠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賈之路不通。夫可則因,否則革,惟當之為貴,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亡金明寨,主將張輿戰沒,章惇怒,議盡戮全軍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誅吏士,異時亡將必舉軍降虜矣。”于是但誅牙兵十六輩。仆射韓忠彥與之有連,惟其言是聽,出范純禮、張舜民,不使呂希純、劉安世入朝,皆其謀也。尋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贈金紫光祿大夫。
清臣蚤以詞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記,簡重宏放,文體各成一家。為人寬洪,不忮害。嘗為舒亶所劾,及在尚書,亶以贓抵罪,獨申救之,曰:“亶信亡狀,然謂之贓則不可。”起身窮約,以儉自持,至富貴不改。然志在利祿,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謬,竟不如愿以死。
(選自《宋史·李清臣傳》,有刪改)
[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倉。常平之官,簡稱“倉臣”,掌常平倉、免役、市易、坊場、河渡、水利等事。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吾不之信民間/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
B.吾不之/信民間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
C.吾不之信/民間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
D.吾不之信/民間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必擢上第”的“擢”指遷官,即升職。與“擢”意思相同的還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中的“察”“舉”等詞。
B.從“歐陽修薦之”可以看出歐陽修在當時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學上,他與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蘇、曾鞏、王安石并稱為“唐宋八大家”。
C.“廷試進士”中的“進士”是指在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考試——殿試的人,意思是可以進授爵位的人,而應試者被稱為“舉進士”。
D.“贈金紫光祿大夫”中的“贈”是古代朝廷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績,追授給死者的一種官職或稱號,也稱追贈;其余還有贈官、贈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