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銀河系中心有大黑洞(2)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要想知道一個天體究竟是什么,最起碼需要知道它的兩個屬性:質量和大小。那么,這個神秘的家伙究竟是什么呢?如何才能知道它有多少質量呢?證據來自它周圍的恒星。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天文學家就執行一個探測計劃,用地面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位于夏威夷的凱克望遠鏡,在近紅外波段對銀心方向的十幾顆比較亮的恒星進行長期的監測,描繪出它們的運動軌跡。尤其是其中一顆編號為S0-2的恒星,經過15年的觀測,幾乎得到了它的一個完的運動軌道。通過對這些完或者尚不完的軌道進行分析,人們發現這些恒星都被來自人馬座A*的一個天體產生的強有力的引力牢牢地&ld;拽住&rd;了。要產生如此強勁的引力,大約需要集中400萬個太陽的質量。那么這么多的質量是集中在多大的范圍內呢?通過分析這些恒星的軌道形狀可以判斷,這個物質分布區域的半徑小于10光日。
此后不久,天文學家還利用干涉技術,把相距幾千千米的射電望遠鏡組成網絡,相當于構造一架超級巨型的射電望遠鏡,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本領。利用這種技術,在銀河系背景的襯托下,對銀心引力源的&ld;陰影&rd;進行&ld;拍照&rd;,可以更精確地探測中心質量的分布范圍。用這個方法,人們已經知道銀心中巨大的引力質量,都集中在半徑小于500光秒的范圍內,相當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對于地球和人類來說,日地之間是一個很大的空間,但是想要容納400萬個太陽的質量,卻實在是太小太小了。因為這些物質之間一定存在引力作用,要它們集中在如此小的范圍之內,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而又沒有任何可見光輻射出來,唯一的可能就是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