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蠅草為什么能感覺到獵物中了“埋伏”(2)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植物學家在觀察昆蟲中&ld;埋伏&rd;的全過程時發現,只有當獵物碰到了感應毛,而且某兩根或幾根感應毛被碰壓成彎曲狀態時,葉片才猛然關閉,于是就大膽假設:這種行為的發生,一定是某種信號飛快地從感應毛傳送到葉片內部的運動細胞,快得就像人類神經中的電脈沖。
為此,科學家對捕蠅草的電特性進行了研究。結果,他們不僅在捕蠅草的葉片上記錄到電脈沖,還在捕蠅草的感應毛內測出一些不規則的電信號。其中有一位名叫賽爾的植物學家,對植物的電信號進行了6個月的研究,發現植物有一個&ld;化學神經系統&rd;。這個系統的生物學意義是,當有敵人想傷害植物時,它會產生防御反應。當然,捕蠅草產生的是&ld;進攻反應&rd;。因此賽爾認為,植物有類似動物的感覺,兩者唯一的區別是,動物能表達這種感受,而植物是用化學物質來做出反應的,這種化學反應從某種意義上說,與人類的神經系統很相似。
關于植物是否有類神經組織的問題,大多數科學家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植物中的電信號傳遞速度太慢,與高等動物體內的電信號傳送速度無法相提并論,因此植物體內有神經組織的說法是不妥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