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靜思未必有效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非常復雜的,人難免會遇到很多難題,需要靜下心來思考,這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便能盡快思考出難題的答案,這樣好的方法為什么有人說靜思未必有效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5068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科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常常必須依靠身體的動作,或者在紙上寫寫畫畫作為輔助。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人們閱讀計算機屏幕上的一個問題(例如:有三個杯子,容量分別是50毫升、70毫升和15毫升,請用它們量出45毫升的液體),并且在想到答案之后就把解法說出來。
實驗中,規定一半人需要把雙手坐在身下,因此他們在思考和解答的過程中無法進行手部動作;而另一半人則擁有自的雙手,可以&ld;比劃&rd;著考慮問題。錄像顯示了有趣的結果:人們在思考問題時,會自發地用手勢來幫助自己;而一旦他們無法自動作,思考問題和闡述答案的速度就大幅度下降了。因此,思考問題可不是越安靜越好,有時還是需要適當&ld;多動&rd;呢。
當然了,如果為了鍛煉發散性思維而天打碎杯子,也未免太不經濟了。所幸,我們還有另一種思維利器,可以讓自己不必親眼觀察真實的事物,也能夠從各個角度考量世界,甚至超越現實世界的限制而讓思維更加自‐那就是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是利用直觀形象和心表象進行思維的過程,相比于依賴嚴謹定義和公體系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更加有利于快速地拓展思路、產生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