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在打造鐵器時為什么要淬火(2)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淬火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金屬工件的硬度和耐磨度。以鋼為例,在淬火時,我們需要把鋼加熱到一定溫度(這個溫度叫作&ld;相變溫度&rd;)以上,保持一段時間后在水、油或其他無機鹽、有機物的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在這個過程中,鋼的內部結構會發生改變,從一種稱為&ld;奧氏體&rd;的狀態轉變成另外一種叫作&ld;馬氏體&rd;的狀態(或一種叫作&ld;下貝氏體&rd;的狀態)。當然,這種轉變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說,最后得到的鋼中混合了各種不同的狀態,而這也正是不同類型的鋼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和耐磨度的主要原因。
淬火后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人們又將淬火后的鋼件在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回火與淬火常常配合使用,相得益彰。
中國是最早把淬火工藝應用在金屬加工中的國家之一。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就在打制兵器時使用了淬火工藝,從而大大提高了兵器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