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艇機攻擊目標為什么轉著圈飛(2)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20世紀60年代初,貝爾空間系統公司的弗里克斯曼在公司內部的自交流會上提出了&ld;側射武器系統加燈塔盤旋&rd;的概念,并于1963年4月向空軍提交了正式報告。隨后的試飛結果表明,飛行員可以很容易地進入并保持燈塔盤旋動作,側射武器系統也取得了優異的命中率。據此,美軍在越南戰場投入了第一代炮艇機‐‐A-47。 1
與傳統的軸向射擊武器系統相比,裝備側射武器系統的炮艇機優勢明顯。首先,傳統軸向射擊武器每次進入攻擊航線時只有一次攻擊機會,飛過目標后需重新進入攻擊航線,在此期間目標很容易丟失。炮艇機在做燈塔盤旋時,側射武器始終是自然指向目標的,可以持續不斷地投射火力,并有很高的射擊命中率。其次,炮艇機可用現役運輸機改裝,成本很低。軍用運輸機載重量大,可搭載多挺機槍或多門航炮,如A-130 H型空中炮艇就裝有一門105毫米口徑火炮、一門40毫米口徑&ld;福博斯&rd;機關炮、兩門20毫米口徑61六管加特林機炮,有時還加裝一些機槍,備彈量也很大,火力輸出能力強。唯一的缺點是炮艇機防御力差,只適合在取得制空權的條件下攻擊防空火力弱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