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非常的擅長說唱 為什么樹木不喜歡它
夏天是個非常炎熱的季節,同樣它也是非常的熱鬧。每當到夏天,知了是肯定少不了的,它總是喜歡停在樹上,不知疲倦地唱個不停,好像有說不完的話,或許你可能會以為知了和樹木是好伙伴。其實,樹木特別不喜歡知了,這是為什么呢?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知了是一種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可分為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對樹木造成嚴重危害。我們平時看到在樹上&ld;吱吱&rd;叫著的是知了的成蟲,每當知了叫得口渴之際,總會用自己堅硬的口器‐‐一根尖細的硬管,插入植物的莖和枝,吮吸樹木體內的大量營養和水分。知了吃飽喝足了,受到它蹂躪的樹木卻發生了嚴重的營養不良‐‐褪色、變黃,甚至還會引起樹木的根、莖或個植株枯黃而死。
成蟲成熟后,雌、雄成蟲在樹上進行交配。雌成蟲在交配受精后,在樹的嫩枝上用針狀產卵器刺破樹皮,將卵產在嫩樹枝木質部內,樹枝被刺傷后往往因水分供應不上而枯萎死亡。
卵經過約為200天的孵卵期,就變成小小的幼蟲。剛孵化出來時,幼蟲呆在樹枝上,一陣秋風會把它吹到地面。一到地面,幼蟲馬上尋找柔軟的土壤往下鉆,繼續它漫長的地下危害活動。幼蟲的地下生活少則3年,多則十幾年,它們的生長發育才能成熟。在這段時間里,它仍是靠吸食樹木根部的汁液為生。當樹木的根系受到致命的傷害,棵樹就會元氣大傷直至枯死。幼蟲要通過5次蛻皮才能變為成蟲,其中4次在地下進行。經過幾年緩慢的生長發育,它們終于熬到了最后一次蛻皮,然后,在夏至雨后的某一天破土而出。憑著多年的能量儲存和生存的本能,用它原來挖洞的開掘足找到一棵樹攀爬上去。約經2~4小時,蛻去干枯的殼后變成成蟲,就變成我們熟悉的知了了。當然,它們依然是依靠吸食樹木汁液來維持生命。
可見,知了的一生都在危害著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