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分明景色優美 為什么不同的季節人會得不同的疾病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特色和氣候,人們可以感覺到不一樣的風景。但是你們知道嗎?不同的季節,人們的身體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冬春季節,感冒的人特別多;到了夏季,腹瀉的人特別多,而感冒的人則相對較少。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不同的季節人容易得不同的疾病?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先來看一個類似的現象。一年四季會開不同的花,比如春天有迎春花、廣玉蘭、桃花,夏天是蓮花、荷花、牽牛花,秋天常見的有桂花、菊花,到了冬天我們會見到臘梅綻放。
與一年四季花開不同的道一樣,引發疾病的不同病毒、細菌和寄生蟲也需要在不同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進行繁殖,甚至有些病原體需要依附不同的動植物來生長和傳播。例如,流感病毒適宜在冬春季節等溫度較低的環境下繁殖,因此這兩季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數就會增多。夏秋季節溫度較高,濕度也比較大,是真菌、大腸桿菌等病原體繁殖的有利條件,這些病原體口進入人體胃腸道后,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的癥狀,所以在溫度較高的夏秋兩季,胃腸道疾病相對多見。即使都是蚊蟲,不同的蚊蟲種類傳播的疾病也不同。許多病原體可以先寄生在蚊蟲體內,當蚊蟲叮咬人體時便伺機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而進一步繁殖。比如,流行性乙型腦炎和瘧疾均是夏秋季節高發的蟲媒傳染病(以蚊蟲作為傳播媒介的疾病),前者依靠蚊蟲(主要是三帶喙庫蚊)叮咬將乙腦病毒帶入人體,引發高熱、抽搐等癥狀;后者則是通過雌按蚊叮咬使瘧原蟲(一種寄生蟲)進入人體血液,引起高熱、寒戰、貧血、關節疼痛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