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千里長堤會潰于蟻穴
螞蟻一共有六只腳,每只腳都是粗到細。前四只肢長在它的胸兩邊,后兩只長在胸和腹之間,是非常小又可愛的動物。同時他們也是非常具有破壞力的動物,人們常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為什么那么堅固的防水工程會被小小的螞蟻破話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原因大多是江河堤防土料堆積而成,而土料具有透水性。在江河水位淹沒線以下的江堤部分,水體會通過土料中微小的孔隙滲透進來,使江堤形成上干下濕的兩部分,干濕部分的分界線稱為土堤的浸潤線。如果土堤質量不好,或者土堤中存在的孔隙、裂縫(例如蟻穴和獸洞)較大,就會導致滲透到土堤中的水分比較多,土體含水量過高,浸潤線明顯抬高,而且在土堤的背水坡不斷滲出水分。一旦滲水現象惡化,就可能造成滑坡、管涌等險情。
另外,中國南方的水利工程普遍存在著白蟻的危害,尤其是棲居著白蟻群體的江河土堤。在土堤附近山坡上的枯萎樹木、草叢經常孳生白蟻,而于土堤內的濕度、溫度適宜白蟻生活,因而山坡上的白蟻容易蔓延到土堤上來。它們在土堤內密集營巢,迅速繁殖,蟻道四通八達。堤壩內白蟻巢穴的體積會超過1立方米,有的蟻穴很大,甚至連人和耕牛都會陷進去。蟻道內徑可達6~12厘米,有的甚至貫通堤壩的內外坡。因而在發生洪水時,容易釀成管涌、滑坡,甚至塌堤垮壩。
歷史上于蟻穴而造成的江堤潰決事例很多。1998年7月至8月長江大洪水期間,長江支流蘄河赤東支堤(位于湖北蘄春縣)先后發生不同程度險情18處、漏洞23個,口徑3~13厘米,每分鐘滲水量2~50升;還發生口徑20厘米、深40厘米的管涌險情1處,每分鐘涌水量40升,漏洞貫穿堤身,屬于潰口性險情,嚴重危及大堤安全。事后查明原因系堤頂白蟻危害嚴重所致。2003年夏天,長江荊江大堤于公安縣南平鎮堤段出現管涌,大堤危在旦夕,幸而水利專家及時判定管涌是白蟻危害所致,經過5小時有針對性的奮戰,終于排除了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