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面容易開裂 為什么潮濕的地面也會開裂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一提到地面開裂估計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干旱、曝曬這種情況,其實地面開裂的情況也有很多的可能,有的就是因為由于浸水、暴雨等原因導致的。據悉在山西萬榮縣的一個村莊,就曾因一場暴雨引發大面積地裂縫,裂縫長達1.5千米,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地裂縫是地表巖土體在自然和人為因素作用下產生開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長度和寬度裂縫的現象,其規模不一,形狀不定,成因也各有不同。眾所周知,地球表層是由六大板塊構成的,板塊的不斷漂移直接或間接地形成“撕裂”巖土層的力量,傳到地表后形成開裂,這被稱為構造地裂縫,往往伴隨地震、火山一起出現。另一種是非構造地裂縫,通常伴隨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凍融以及人類活動在相對小范圍內發生。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特殊性巖土如膨脹土、濕陷土也會因為水含量的變化出現裂縫。
地裂縫是一種緩慢發展的地質災害,某些人為活動則會加劇它的發展和危害,如過度抽取地下水,會使地下巖土加速沉降,加快和放大裂縫的速度及規模;而農田灌溉、水庫蓄水或突降暴雨則會使地下土體受力狀態失衡,地下裂縫受到水的“潤滑”后也可能加速變形,形成地表開裂。
中國很多地區都發生過嚴重的地裂縫災害。1968年,江蘇省從連云港市到沭陽縣,近百千米范圍內出現了大規模連續性的地裂縫,當地百姓以為要發生大地震了,十分惶恐。經過專家的觀測,發現是因為當地長期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深層失水干裂并蔓延到地表形成的。2007年8月,廣東雷州市多處出現地裂縫,很多房屋被拉裂,這是由于當地的紅黏土有較強的脹縮性,雨季時吸水膨脹,旱季時缺水收縮,以致形成地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