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兩棲動物的皮膚總是濕漉漉的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動物么,那你們了解兩棲動物嗎?它是從水生向陸生過渡的一個類群,兩棲動物一開始生活在水了,后來成功登上陸地,就離開了曾經養育它們的水世界。可為什么兩棲動物的皮膚總是濕漉漉的,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兩棲動物皮膚裸露、具有腺體,而且皮膚上布有血管,具有呼吸功能,可以彌補發育很不完善的肺臟攝氧的不足。如果你嘗試抓一只青蛙,會發現它們的皮膚不但是濕漉漉的,而且非常黏滑。這是因為兩棲動物的皮膚腺主要是遍布全身的黏液腺,可以分泌黏液。濕漉漉的皮膚具有對空氣和水的可透性,不但減少了體內水分的散失,而且皮膚可以幫助呼吸。此外,兩棲動物通過濕漉漉的可透性皮膚進行蒸發和冷卻,也是它們調節體溫的一種途徑。
除了以上這些作用,有些種類的兩棲動物的皮膚還能分泌毒液,如箭毒蛙。當它遇到天敵時,就會分泌毒液,使天敵暫時中毒,喪失戰斗力。而我們所熟知的癩蛤蟆等蟾蜍科動物,它們的耳后腺和表皮腺體的分泌物是一種有毒的白色乳狀液體,經加工后,就是名貴的中藥藥材‐‐蟾酥。蟾酥具有解毒、消腫、強心、止痛等作用。此外,兩棲動物的皮膚具有色素細胞,它們還能以絢麗的膚色警戒敵手、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