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記得不曾發生過的事情
大家看過經典的好萊塢大片《盜夢空間》嗎?片中主角不僅能潛入別人的夢中,竊取人家心中深藏不露的機密,還能在別人的夢境中植入一些根本沒發生過的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有時我們突然感覺這件事似曾相識,已經發生過一樣。人們為什么會“記得”不曾發生過的事情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早在20世紀末,心理學家洛夫特斯就通過實驗成功地給一些人“植入”了兒時的記憶:首先,她給每個參與者講述了四個童年故事,其中三個是由他們的親友提供的真實故事,另一個則是編造的“在超市走失”的經歷。然后,她請參與者每天回憶這些故事的細節。一開始,參與者都對在超市走丟的事情沒有印象,但是在后來的幾天,不少參與者漸漸回憶起來了。更加叫人疑惑的是,在這個虛構的超市走失故事中,參與者還會不斷增添更多的細節。最終,大約四分之一的參與者被成功“植入”了在超市走失的記憶!這個實驗讓很多人了解到,人是可以被植入編造的虛假經歷的。根據這個研究成果,法律成功解救了好幾批因為被“植入”犯罪記憶而“認罪伏法”的無辜受害者。
1988年,美國某政黨領袖保羅·英格拉姆被自己的女兒指認曾進行過多次性犯罪。在被關押接受調查的半年時間里,英格拉姆漸漸回憶起自己當年的罪行,對犯罪行為供認不諱。不過奇怪的是,他所陳述的犯罪行為和他女兒舉證的細節并不相符。于是,心理學家理查德·奧夫世易介入調查。他僅僅暗示了英格拉姆還有一些其他犯罪行為,便很快使英格拉姆“回憶”出更多犯罪細節,而未接受過暗示的女兒卻沒有相應的記憶。因此,奧夫世易認為,英格拉姆很可能被“植入”了記憶,因為別人的暗示而虛構出了自己的犯罪場景。經過漫長的調查審理,英格拉姆最終于2003年被釋放。
這聽起來非常可怕,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自己被壞人植入記憶。雖然給別人植入記憶不用像《盜夢空間》里那樣冒著生命危險,但畢竟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很多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