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油紙傘能遮風擋雨
人類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發明了各種有利的東西,方便日常生活。下雨了,人們打一把傘也可以出去。 油紙傘大家知道嗎?它是一種起源于中國古代的紙質傘。紙一般遇到水很容易受濕而酥爛,可是油紙做的傘為什么能遮風擋雨呢?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原來,油紙傘是用桐油浸泡過的&ld;油紙&rd;制成的。桐油,是從桐樹子中榨取的油,在中國古代被當作&ld;油漆&rd;。它的成分也是甘油三酯。在1000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如果把桐油涂在木頭或金屬表面,它很快就會變干,即從液態變為固態,形成一層膜,可以防水、防銹、防腐蝕。如果把布浸泡在桐油里,還能得到油布,用來防雨防潮。
桐油在空氣中會變干,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現代家庭廚房的抽油煙機上,常常可以看到濾網上黏附了許多油滴,如果不及時清洗,時間長了就會變黏稠,最后變成像橡膠一樣的物質,用清潔劑也很難去除。可見,不只是桐油,其他植物油在空氣中也會變干。
植物油在空氣中變稠變干的原因,是于它們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被氧氣氧化時,會發生脂肪酸分子之間的&ld;交聯&rd;。氧化過程中生成的過氧化物不但能使脂肪酸分子斷裂,形成小片段(比如使食物變&ld;哈喇&rd;味),也能&ld;攻擊&rd;附近的其他不飽和脂肪酸分子,把它們連在一起。許多脂肪酸分子彼此交聯,就會形成網狀化合物,好像線被織成了布。這樣植物油就逐漸變黏變稠,甚至形成附著牢固的膜。這就是抽油煙機濾網上黏結的油膩用清潔劑也不易洗掉的原因。
那么,為什么桐油特別適合用來作為&ld;油漆&rd;的原料呢?這是因為桐油所含的脂肪酸不但絕大多數為不飽和脂肪酸,而且在這些不飽和脂肪酸中,又絕大多數為α-桐酸。α-桐酸含有三個雙鍵,彼此相近,兩兩之間僅以一個單鍵隔開,形成&ld;雙鍵‐單鍵‐雙鍵‐單鍵‐雙鍵&rd;的結構。這種被一個單鍵隔開的雙鍵叫作&ld;共軛雙鍵&rd;,比單個雙鍵或者彼此分得比較遠的多個雙鍵更容易受到氧的攻擊。α-桐酸中有三個雙鍵形成的&ld;共軛雙鍵&rd;,就特別容易受到氧的攻擊而被氧化,所以桐油在空氣中也干得特別快。食用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雖然也含有一個或多個雙鍵,但是大多不形成共軛雙鍵,所以被氧化的速度比較慢,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才能被聞出有&ld;哈喇&rd;味。而且脂肪酸之間的交聯程度也比較低,不會完全變干,所以不能被當作&ld;油漆&rd;來使用。
和食物變&ld;哈喇&rd;味時不飽和脂肪酸斷裂形成有氣味的小片段一樣,桐油中的脂肪酸在彼此交聯時,也會有一些脂肪酸分子斷裂,形成小片段。這些小片段也會揮發到空氣中,所以新刷的桐油漆會有氣味。隨著時間延長,這些小片段逐漸揮發殆盡,而脂肪酸之間的交聯也逐漸完成,油漆的氣味就會越來越小,最后幾乎聞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