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打造鐵器要淬火 淬火有什么用
我們在電視劇中都有看過,古代工匠制作武器和鐵器的時候,將鐵器制作成型之后,都要放到水中冷卻,這種工藝叫做&ld;淬火&rd;,淬火是鍛造鐵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那么淬火有著什么樣的作用呢?為什么打造鐵器必須要淬火呢?
鐵匠在打造鐵器時,先要把它放在爐中加熱至赤紅,再用鐵錘把鐵件錘打成需要的形狀。過后,鐵匠會把高溫的半成品放入冷水內,&ld;吱啦&rd;一聲,一陣白煙倏然飄起,鐵器就成型了。這個過程叫作&ld;淬火&rd;。鐵匠打造的工具是否能做到硬而不脆,既夠鋒利又夠韌性,關鍵就在淬火這道工序上,它決定了鐵匠師傅手藝的高低優劣。
淬火是金屬熱處工藝中的一種。所謂金屬熱處,就是將金屬工件放在一定介質中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并保持一定時間,然后以不同速度進行冷卻。同一種金屬采用不同的熱處工藝,可獲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淬火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金屬工件的硬度和耐磨度。以鋼為例,在淬火時,我們需要把鋼加熱到一定溫度(這個溫度叫作&ld;相變溫度&rd;)以上,保持一段時間后在水、油或其他無機鹽、有機物的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在這個過程中,鋼的內部結構會發生改變,從一種稱為&ld;奧氏體&rd;的狀態轉變成另外一種叫作&ld;馬氏體&rd;的狀態(或一種叫作&ld;下貝氏體&rd;的狀態)。當然,這種轉變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說,最后得到的鋼中混合了各種不同的狀態,而這也正是不同類型的鋼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和耐磨度的主要原因。
淬火后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人們又將淬火后的鋼件在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回火與淬火常常配合使用,相得益彰。
中國是最早把淬火工藝應用在金屬加工中的國家之一。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就在打制兵器時使用了淬火工藝,從而大大提高了兵器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