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照相機鏡頭看起來有顏色
在這個鳥語花香,陽光明媚,天朗氣清的季節,帶上相機來一次遠足的旅行吧。拿著相機一路記錄自己到過的地方,拍下美麗的風景。可是大家注意到沒有,照相機鏡頭看起來是有顏色,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高級照相機的鏡頭看起來大都呈現藍紫色,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其實,這是因為在鏡頭前涂了一層厚度大約為100納米的氟化鎂薄膜。
要想知道鏡頭表面這層薄膜的作用,就得從光照射在鏡頭上發生反射和折射說起。從能量的角度來看,對于任何鏡頭,光的能量并不能全部透過界面,總有一部分會從界面上反射回來。無論光從空氣入射玻璃,還是從玻璃入射空氣,反射光能都只占到入射光能的4%左右。為了取得更好的攝影效果,照相機內部還常常采用多個透鏡。這樣計算下來,光能損失將達到50%,甚至更多。有些由20個透鏡組成的復雜光學系統,光能的損失竟能達到90%以上!這些反射光成為有害的背景雜光,嚴重影響到照相機的成像質量。
那么,有什么辦法能減少光在鏡頭表面的反射呢?方法就是在鏡頭上鍍一層特定厚度的氟化鎂薄膜。這層薄膜的存在,是為了讓反射光發生相消干涉,這樣就可以降低鏡頭表面的反射率,減少光能損失。通常把這層薄膜稱為“增透膜”。事實上,采用這樣的單層增透膜,光反射率可以降低到1.2%左右。
我們都知道,太陽光中包含了許多不同的顏色,鏡頭上的增透膜不可能使它們全都發生相消干涉,只能使個別波長的反射光光強降到極小而已,對于其他波長相近的反射光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比如照相機鏡頭的增透膜,一般選擇對人眼最敏感的黃綠色光進行相消干涉,使其反射光強減弱,所以照相機鏡頭呈現出與黃綠色光互補的藍紫色。
實際應用中,有時也會提出完全相反的需要,比如盡量降低光的透射率,提高光的反射率。這樣的薄膜稱為“高反膜”。如果僅有一層薄膜不能將反射率提高太多,還可以采用多層膜,光強反射率最高可達99%以上。